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包括有整体机架,所述整体机架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侧设有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远离所述皮带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底部设有密封管道且所述进料装置延伸至所述密封管道的内壁;所述密封管道的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表面设有离心排尘风机,所述离心排尘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在所述密封管道的内壁,所述密封管道的顶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有尾部清扫器,所述尾部清扫器的底端设有密封型集灰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多种密封装置来保证整机运输不撒漏、不逸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气垫机
,主要涉及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
技术介绍
气垫带式输送机,又名气垫输送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由荷兰研究出的一种新型连续输送设备。我国于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该技术,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制的带宽1米、长97米大型试验样机安装于北京矿务局王平村煤矿,从此拉开了气垫输送机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序幕。目前,现有的气垫机由于需要输送至很长的地段,输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撒漏、逸尘的状况,且气垫机输送带上的物料载荷的截面积直接影响到输送效率、输送机了近千米,输送带的张力变化较大,输送带张力不均匀容易蜷带、不能做到密封型、不能防雨防风防尘,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包括有整体机架,所述整体机架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侧设有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远离所述皮带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底部设有密封管道且所述进料装置延伸至所述密封管道的内壁;所述密封管道的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表面设有离心排尘风机,所述离心排尘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在所述密封管道的内壁,且所述密封管道的顶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有尾部清扫器,所述尾部清扫器的底端设有密封型集灰斗,所述密封型集灰斗通过法兰与所述尾部清扫器的底端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远离所述皮带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是由进料筒和进料斗组成的,所述进料筒的顶端设有密封盖,且所述进料筒与所述进料斗之间设有密封垫圈。优选的,所述进料斗通过所述密封垫圈与所述进料筒密封连接,且所述进料斗的底端设有缓冲组件。优选的,所述密封管道内设有圆弧形深盘槽,所述圆弧形深盘槽上设有输送带。优选的,所述离心排尘风机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尾部清扫器的内壁,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尾部清扫器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料筒的顶端设有密封盖,且进料筒与进料斗之间设有密封垫圈,从而保证了进料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的达到了不撒漏、不逸尘的目的;物料通过出料口落入尾部清扫器中,将其刮下的物料及杂物落入密封型集灰斗内集中清理,且密封型集灰斗通过法兰与尾部清扫器连接,使得在尾部输送时做到不撒漏、不逸尘的目的;通过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关,使得变速齿轮箱和离心排尘风机可以正常工作;物料通过缓冲组件落到输送带上,降低对输送带的磨损;通过在密封管道内设有圆弧形深盘槽,起到了减少输送带横向刚度的影响,提高了输送效率、降低了能量消耗;通过离心排尘风机的进风口采用多个进风口,选用合适的气压和气流,可以保持气垫机稳定运行。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整体机架、11-控制开关、2-变速齿轮箱、21-第一电机、22-皮带、3-进料装置、31-进料斗、32-进料筒、32a-密封盖、32b-密封垫圈、33-缓冲组件、4-支撑板、41-离心排尘风机、42-第二电机、5-密封管道、51-出料口、52-圆弧形深盘槽、53-输送带、6-密封型集灰斗、61-尾部清扫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附图1-3,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包括有整体机架1,所述整体机架1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设有皮带22,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变速齿轮箱2,所述变速齿轮箱2远离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3,所述进料装置3的底部设有密封管道5且所述进料装置3延伸至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所述密封管道5的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装置3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板4,多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表面设有离心排尘风机41,所述离心排尘风机41的出风口固定在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且所述密封管道5的顶端设有出料口51,所述出料口51的下端设有尾部清扫器61,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设有密封型集灰斗6,所述密封型集灰斗6通过法兰与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相固定连接。请参照附图1,所述第一电机21远离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1,所述控制开关11与所述第一电机21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导线连接;所述离心排尘风机4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42,所述第二电机42与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二电机42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开关11相连接。在本实例中,通过控制开关11控制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42的开关,使得气垫机可以正常工作。请再次参照附图1,所述出料口51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内壁,且所述出料口51的宽度小于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直径。在本实例中,物料通过出料口51落入尾部清扫器61中,可将物料进行集中处理。请参照附图2,所述进料装置3是由进料筒32和进料斗31组成的,所述进料筒32的顶端设有密封盖32a,且所述进料筒32与所述进料斗3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32b;所述进料斗31通过所述密封垫圈32b与所述进料筒32密封连接,且所述进料斗31的底端设有缓冲组件33。在本实例中,通过设有密封盖32a和密封垫圈32b,从而保证了进料装置3的密封性;进一步的物料通过缓冲组件33落到输送带53上,降低了输送带53的磨损。请参照附图3,所述密封管道5内设有圆弧形深盘槽52,所述圆弧形深盘槽52上设有输送带53。在本实例中,通过在密封管道5内设有圆弧形深盘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包括有整体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机架(1)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设有皮带(22),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变速齿轮箱(2),所述变速齿轮箱(2)远离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3),所述进料装置(3)的底部设有密封管道(5)且所述进料装置(3)延伸至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n所述密封管道(5)的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装置(3)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板(4),多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表面设有离心排尘风机(41),所述离心排尘风机(41)的出风口固定在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且所述密封管道(5)的顶端设有出料口(51),所述出料口(51)的下端设有尾部清扫器(61),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设有密封型集灰斗(6),所述密封型集灰斗(6)通过法兰与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包括有整体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机架(1)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设有皮带(22),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变速齿轮箱(2),所述变速齿轮箱(2)远离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3),所述进料装置(3)的底部设有密封管道(5)且所述进料装置(3)延伸至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
所述密封管道(5)的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装置(3)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板(4),多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表面设有离心排尘风机(41),所述离心排尘风机(41)的出风口固定在所述密封管道(5)的内壁,且所述密封管道(5)的顶端设有出料口(51),所述出料口(51)的下端设有尾部清扫器(61),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设有密封型集灰斗(6),所述密封型集灰斗(6)通过法兰与所述尾部清扫器(61)的底端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撒漏、不逸尘的气垫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1)远离所述皮带(22)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1),所述控制开关(11)与所述第一电机(21)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文婷,劳雨溪,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粮油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