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72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灌装机,包括:软管和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包括竖直腔体和水平腔体,所述竖直腔体一端与所述水平腔体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水平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进口单向阀连接,所述软管另一端与出口控制阀连接,所述竖直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增压柱塞泵,所述增压柱塞泵的输出端增压柱塞部分深入所述竖直腔体内部。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软管灌装机,解决现有技术中蠕动泵软管的压力承受能力有限,并且增压能力也有限,所以不能进行高压力的灌装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灌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管灌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灌装领域,蠕动泵是一种常用的灌装设备,该泵具有较高的灌装精度,特别适用于液体的常压灌装。由于蠕动泵的增压能力有限,而蠕动泵采用的软管压力承受能力也有限,使得现有封装机不能进行高压力的灌装,并且,由于对软管的完全挤压,使软管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完全恢复至原有形态而影响灌装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灌装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蠕动泵的增压能力有限,而蠕动泵采用的软管压力承受能力也有限,使得现有封装机不能进行高压力的灌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灌装机,包括:软管和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内充满增压液,所述T型腔体包括竖直腔体和水平腔体,所述竖直腔体一端与所述水平腔体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水平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进口单向阀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控制阀连接,所述竖直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增压柱塞泵,所述增压柱塞泵的输出端为增压柱塞,所述增压柱塞的部分深入所述竖直腔体内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直腔体侧壁设置有单向进液口,通过设置单向进液口可以向竖直腔体内补充增压液。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直腔体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柱塞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使得增压柱塞泵在控制增压柱塞动作时,增压柱塞与竖直腔体之间保持密封,竖直腔体内的增压液不会从增压柱塞与竖直腔体之间漏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腔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软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进口单向阀连接,所述水平腔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出口控制阀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接头保证了水平腔体一端的密闭性,通过设置第二接头保证了水平腔体另一端的密闭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外表面设置有网状保护层,通过在软管外表面设置了一网状保护层,加强了软管的耐压能力,这样软管内部就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可以灌装自身高的物料,也可以靠液压作用使软管整体均匀受力内部产生高压实现物料的高压灌装。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软管灌装机,药液通过进口单向阀进入软管,出口控制阀关闭,药液贮存在软管内,增压柱塞泵推动增压柱塞,并打开出口控制阀,柱塞推动增压液将压力传递给软管将药液增压,并通过控制阀排出,控制柱塞的行程可以精确控制药液的排出量,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软管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软管;2.网状保护层;3.水平腔体;4.竖直腔体;5.出口控制阀;6.进口单向阀;7.增压液;8.单向进液口;9.密封圈;10.增压柱塞;11.第一接头;12.第二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灌装机,包括:软管1和T型腔体,T型腔体内充满增压液7,T型腔体包括竖直腔体4和水平腔体3,竖直腔体4一端与水平腔体3中间位置连接,水平腔体3内设置有软管1,软管1一端与进口单向阀6连接,软管1另一端与出口控制阀5连接,竖直腔体4另一端设置有增压柱塞泵,增压柱塞泵的输出端为增压柱塞10,增压柱塞10的部分深入竖直腔体4内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管灌装机,竖直腔体4侧壁设置有单向进液口8,通过设置单向进液口8可以向竖直腔体4内补充增压液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管灌装机,竖直腔体4另一端与增压柱塞10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9,通过设置密封圈9使得增压柱塞泵在控制增压柱塞10动作时,增压柱塞10与竖直腔体4之间保持密封,竖直腔体4内的增压液7不会从增压柱塞10与竖直腔体4之间漏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管灌装机,水平腔体3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11,软管1一端通过第一接头11与进口单向阀6连接,水平腔体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12,软管1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12与出口控制阀5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接头11保证了水平腔体3一端的密闭性,通过设置第二接头12保证了水平腔体3另一端的密闭性,即保证了软管1被密封在水平腔体3内。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管灌装机,软管1外表面设置有网状保护层2,通过在软管1外表面设置了一网状保护层2,加强了软管1的耐压能力,这样软管1内部就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可以灌装自身高的物料,也可以靠液压作用使软管1整体均匀受力内部产生高压实现物料的高压灌装。在具体使用中:药液通过进口单向阀6进入软管1,出口控制阀5关闭,药液贮存在软管1内,增压柱塞泵推动增压柱塞10,并打开出口控制阀5,柱塞推动增压液7将压力传递给软管1将药液增压,并通过控制阀排出,控制柱塞的行程可以精确控制药液的排出量。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软管灌装机,柱塞泵代替蠕动泵提高增压能力,在软管外设置网状保护层提高耐压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蠕动泵的增压能力有限,而蠕动泵采用的软管压力承受能力也有限,使得现有封装机不能进行高压力的灌装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和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内充满增压液,所述T型腔体包括竖直腔体和水平腔体,所述竖直腔体一端与所述水平腔体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水平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进口单向阀连接,所述软管另一端与出口控制阀连接,所述竖直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增压柱塞泵,所述增压柱塞泵的输出端为增压柱塞,所述增压柱塞的部分深入所述竖直腔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和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内充满增压液,所述T型腔体包括竖直腔体和水平腔体,所述竖直腔体一端与所述水平腔体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水平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进口单向阀连接,所述软管另一端与出口控制阀连接,所述竖直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增压柱塞泵,所述增压柱塞泵的输出端为增压柱塞,所述增压柱塞的部分深入所述竖直腔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腔体侧壁设置有单向进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勇孙昌营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乐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