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71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舱,该无人机机舱包含侧板,该侧板的一侧端连接顶盖,所述顶盖与侧板为一体机构,侧板的与顶盖相对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底板,其中侧板、顶盖及底板的厚度小于3mm,所述侧板、顶盖及底板分别具有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该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厚度比介于1:6~8:1。这样使得机舱可以在与镁铝合金、钛合金等相比,在减少单位体积重量的情况下达到相同或者更高强度,结构可设计性强。其配置有挂钩可用于挂设物品,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卷轮转动控制绳索升降,从而控制挂设的物品升降。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方便无人机的装配和维修,檐板和尖头可以为机舱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舱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机舱。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现如今无人机在工业、农业、军事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无人机正在向多功能化发展,当无人机需要携带物品进行空中投放时,这时就需要用到无人机空挂载,无人机空挂载的出现使无人机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更进一步。然而,目前的现有的无人机机舱大多镁铝合金、钛合金等,这样重量中,由于无人机搭载的电池组的容量有限,如何提高无人机的运行效率越发显得重要,另外目前的无人机大多不具有专门为挂载配备的装置。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无人机机舱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舱,包括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一侧端连接顶盖,所述顶盖与侧板为一体机构,侧板的与顶盖相对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侧板、顶盖及底板的厚度小于3mm,所述侧板、顶盖及底板分别具有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该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的厚度比介于1:6~8:1。通过这样的设计,减轻机舱重量的同时提高其结构强度。较佳的,该第二聚合材料层上配置有涂层,其用以在使用时降低被检出,提高隐身性能。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侧板的内壁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安装。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向机舱内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末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头部设置有伸出侧板的尖头,顶盖靠近头部的两侧设置有伸出侧板的檐板,顶盖的尾部设置有顶部装配孔。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流斜面。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头部设置有箭头,侧板靠近头部的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筋条,侧板的尾部设置有侧向装配孔。优选的,该第一聚合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泡沫层的厚度为2.2mm、第二聚合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的无人机机舱其包含的顶盖、侧板和底板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这样使得机舱可以在与常规材料(镁铝合金、钛合金等)相比,在减少单位体积的情况下达到相同或者更高强度,结构可设计性强,质量得到减轻。其配置的挂钩可用于挂设物品,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卷轮转动控制绳索升降,从而控制挂设的物品升降。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方便无人机的装配和维修。檐板和尖头可以机舱进行防护。导流斜面用于减少无人机飞行时的阻力。箭头进一步减少无人机的飞行阻力,筋条可以提高机舱的强度。本技术是一种外形流畅,结构强度高,实用性强的无人机机舱。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无人机机舱的仰视图;图2为一种无人机机舱的正视图;图3为一种无人机机舱的俯视图。图中:1-顶盖,2-伸出侧板,3-底板,4-顶部装配孔,5-檐板,6-尖头,7-导流斜面,8-侧向装配孔,9-筋条,10-箭头,11-沉头孔,12-避空孔,13-安装座,14-转轴,15-卷轮,16-绳索,17-挂钩,18-电机,19-主动齿轮,20-被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无人机机舱,其包括侧板、顶盖、底板,其分别包含由碳纤维材制成聚合材料层,其厚度小于3mm,该侧板、顶盖及底板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第二聚合纤维层,其厚度比介于1:6~8:1,其中第一聚合材料层位于机舱的内侧、第二聚合材料层位于机舱的外侧,通过这样的设计,减轻机舱重量的同时提高其结构强度。较佳的,该第二聚合材料层上配置有涂层,其用以在使用时降低被检出,提高隐身性能。请参阅图1~图3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舱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舱,包括侧板2,所述侧板2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所述顶盖1与侧板2为一体机构,侧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前后两侧的侧板2上设置安装有挂载装置,所述挂载装置包括转轴14,所述侧板2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安装座13,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3之间,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卷轮15,转轴14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卷轮15上缠绕有绳索16,所述绳索16一端连接有挂钩17,所述底板3上位于卷轮15的正下方设置有避空孔12。在一实施方式中,该无人机机舱的中部配置有孔(避空孔12),其固定连接无人机主机的折叠旋转主轴。顶盖1、侧板2和底板3由碳纤维材料制成,使得机舱强度高,质量轻,挂钩17用于挂设有物品,驱动装置驱动转轴14转动,卷轮15转动控制绳索16升降,从而控制挂设的物品升降。可优选地,顶盖1、侧板2、底板3的表面徒涂布有隐身涂层,以进一步降低搭载其的无人机被雷达侦测到。较佳的,搭载该机舱的为固定翼无人机。可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8,所述电机18固定安装在侧板2的内壁上,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9,所述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被动齿轮20,所述被动齿轮20与主动齿轮19啮合安装。电机18通过齿轮转动驱动转轴14转动。可优选地,所述侧板2的下端设置有向机舱内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沉头孔11,所述沉头孔11中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末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底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方便无人机的装配和维修。可优选地,所述顶盖1的头部设置有伸出侧板2的尖头6,顶盖1靠近头部的两侧设置有伸出侧板2的檐板5,顶盖1的尾部设置有顶部装配孔4。檐板5和尖头6可以机舱进行防护。可优选地,所述顶盖1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流斜面7。导流斜面7用于减少无人机飞行时的阻力。可优选地,所述侧板2的头部设置有箭头10,侧板2靠近头部的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筋条9,侧板2的尾部设置有侧向装配孔8。箭头10进一步减少无人机的飞行阻力,筋条9可以提高机舱的强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顶盖1、侧板2和底板3由碳纤维材料制成,使得机舱强度高,质量轻,挂钩17用于挂设有物品,驱动装置驱动转轴14转动,卷轮15转动控制绳索16升降,从而控制挂设的物品升降。电机18通过齿轮转动驱动转轴14转动。底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方便无人机的装配和维修。檐板5和尖头6可以机舱进行防护。导流斜面7用于减少无人机飞行时的阻力。箭头10进一步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机舱,包括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一侧端连接顶盖(1),所述顶盖(1)与侧板(2)为一体机构,侧板(2)的与顶盖相对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底板(3),所述侧板(2)、顶盖(1)及底板(3)的厚度小于3mm,所述侧板(2)、顶盖(1)及底板(3)分别具有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所述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的厚度比介于1:6~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舱,包括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一侧端连接顶盖(1),所述顶盖(1)与侧板(2)为一体机构,侧板(2)的与顶盖相对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底板(3),所述侧板(2)、顶盖(1)及底板(3)的厚度小于3mm,所述侧板(2)、顶盖(1)及底板(3)分别具有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所述第一聚合纤维层、泡沫层及第二聚合纤维层的厚度比介于1:6~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上设置有挂载装置,所述挂载装置包括转轴(14),所述侧板(2)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安装座(13),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3)之间,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卷轮(15),转轴(14)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卷轮(15)上缠绕有绳索(16),所述绳索(16)一端连接有挂钩(17),所述底板(3)上位于卷轮(15)的正下方设置有避空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8),所述电机(18)固定安装在侧板(2)的内壁上,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9),所述转轴(1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拴陈斌周玄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