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66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4
一种滑动装置,其具有固定导轨、可动导轨、锁定板、弹簧部件、以及设置在锁定板上的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锁定板被保持在可动导轨中,并能够在与固定导轨卡合的锁定位置与该卡合已被解除的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弹簧部件能够产生将锁定板保持在锁定位置上的弹力。第1卡止部使锁定板的第1端侧卡止固定于弹簧部件。第2卡止部使锁定板的第2端侧卡止固定于弹簧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将座椅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第609010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可动导轨、锁定杆以及弹簧等。锁定杆是设置有多个卡止爪的杆状部件。在该锁定杆的于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可动导轨中的状态下,该锁定杆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摆动位移。锁定位置是多个卡止爪卡合于可动导轨以及固定导轨的位置。非锁定位置是该卡合已被解除的位置。弹簧是呈杆状的弹簧,其对锁定杆作用用于将锁定杆保持在锁定位置处的弹力。具体而言,在该弹簧的于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被支撑在可动导轨中的状态下,该弹簧在其于该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按压锁定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滑动装置的示例。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座椅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该滑动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可动导轨,座椅的座椅主体可固定在可动导轨上,并且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锁定板,锁定板呈板状且被保持在可动导轨中,并且能够在与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位移,锁定板构成为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其中,锁定位置是锁定板与固定导轨卡合从而限制该可动导轨滑动的位置,非锁定位置是该限制已被解除的位置,并且锁定板具有与该位移方向相交的板面;弹簧部件,弹簧部件构成为对板面作用用于将锁定板保持在锁定位置的弹力;第1卡止部,第1卡止部设置在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1端侧卡止固定于弹簧部件;以及第2卡止部,第2卡止部设置在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2端侧卡止固定于弹簧部件,并且,第2卡止部设置在以下位置,即,在与位移方向以及滑动方向均正交的方向上与第1卡止部错开的位置。由此,该滑动装置的锁定板在与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于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该滑动装置的弹簧部件对锁定板施加弹力。通过第1卡止部以及第2卡止部使锁定板卡止固定于弹簧部件,因此,该锁定板处于稳固固定于弹簧部件的状态。所以锁定板的动作稳定。该滑动装置可以为例如以下结构。弹簧部件是通过将一根金属制成的线材弯折成预先规定的预定形状而形成的,弹簧部件中的对板面作用弹力的作用部是从第1卡止部侧朝第2卡止部侧延伸的部位,并且,优选作用部构成为,在该作用部的从第1端侧至第2端侧的范围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对板面作用弹力。由此,在该滑动装置中,弹力能够稳定地作用到锁定板上。弹簧部件优选具有第1被卡止部和第2被卡止部,第1被卡止部构成为与第1卡止部卡止且在与作用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2被卡止部构成为与第2卡止部卡止且在与作用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由此,在该滑动装置中,锁定板处于夹在第1被卡止部和第2被卡止部之间的状态,所以,能够限制该锁定板在滑动方向上位移。滑动装置优选具有操作部件,操作部件是接收操作力而从初始位置进行位移的部件,并且操作部件具有对锁定板作用操作力的按压部,操作部件构成为,使该锁定板位移到非锁定位置,并且,投影到与板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上的按压部优选以横贯投影到该假想平面上的作用部的方式在与投影到该假想平面上的作用部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由此,该滑动装置能够抑制作用于锁定板的操作力的作用点与弹力的作用点之间产生大幅度的偏离。所以,该滑动装置中的锁定板可稳定地实施动作。弹簧部件优选除作用部之外还具有从作用部朝滑动方向上的第1方向延伸的第1弹簧部、以及从作用部朝滑动方向上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弹簧部,作用部、第1弹簧部以及第2弹簧部优选由一根金属制成的线材形成,并且,第1弹簧部优选相对于第2弹簧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偏移。由此,可易于制造弹簧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导轨的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的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板的动作的图。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板的动作的图。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以及锁定板等的图。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的图。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以及锁定板的图。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板的图。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2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2弹簧部与可动导轨之间的固定结构的图。图1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锁定板的图。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锁定板和可动导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本技术所属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本实施方式是将本技术的滑动装置应用到在车辆等交通工具中安装的座椅(以下称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例。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部件或部位的形状等而标注的符号。因此,该滑动装置不限于标注在各图中的方向。标注在各图中的方向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到车辆中的状态下的方向。对于实施方式所包含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声明为“仅有一个”等情形外,其至少设置有一个。也就是说,在未事先声明为“仅有一个”等情形下,该部件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第1实施方式)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至少具有两个滑动装置10以及座椅主体2。座椅主体2至少具有座垫3以及座椅靠背5。座垫3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部位。座椅靠背5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部位。滑动装置10是用于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座椅主体2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装置。该座椅主体2由两个滑动装置10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具体而言,第1滑动装置10支撑座椅主体2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侧。第2滑动装置10支撑座椅主体2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端侧。2.滑动装置的结构2.1滑动装置的概要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滑动装置10为相同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端侧的左滑动装置10的说明。如图2所示,左滑动装置10至少具有固定导轨11、可动导轨12、锁定板13、弹簧部件14以及操作部件16。<固定导轨以及可动导轨等>固定导轨11是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交通工具的部件。可动导轨12是供座椅主体2固定于其上且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的部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12经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座椅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n固定导轨;/n可动导轨,所述座椅的座椅主体可固定在所述可动导轨上,并且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n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呈板状且被保持在所述可动导轨中,并且能够在与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位移,所述锁定板构成为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其中,所述锁定位置是所述锁定板与所述固定导轨卡合从而限制该可动导轨滑动的位置,所述非锁定位置是该限制已被解除的位置,并且所述锁定板具有与该位移方向相交的板面;/n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构成为对所述板面作用用于将所述锁定板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弹力;/n第1卡止部,所述第1卡止部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1端侧卡止固定于所述弹簧部件;以及/n第2卡止部,所述第2卡止部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2端侧卡止固定于所述弹簧部件,并且,所述第2卡止部设置在以下位置,即,在与所述位移方向以及所述滑动方向均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卡止部错开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5 JP 2019-0111451.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座椅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导轨;
可动导轨,所述座椅的座椅主体可固定在所述可动导轨上,并且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
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呈板状且被保持在所述可动导轨中,并且能够在与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位移,所述锁定板构成为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其中,所述锁定位置是所述锁定板与所述固定导轨卡合从而限制该可动导轨滑动的位置,所述非锁定位置是该限制已被解除的位置,并且所述锁定板具有与该位移方向相交的板面;
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构成为对所述板面作用用于将所述锁定板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弹力;
第1卡止部,所述第1卡止部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1端侧卡止固定于所述弹簧部件;以及
第2卡止部,所述第2卡止部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上,并用于使该锁定板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第2端侧卡止固定于所述弹簧部件,并且,所述第2卡止部设置在以下位置,即,在与所述位移方向以及所述滑动方向均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卡止部错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是通过将一根金属制成的线材弯折成预先规定的预定形状而形成的,
所述弹簧部件中的对所述板面作用所述弹力的作用部是从所述第1卡止部侧朝所述第2卡止部侧延伸的部位,并且
所述作用部构成为,在所述作用部的从第1端侧至第2端侧的范围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对所述板面作用所述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幸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泰极爱思TF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