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龙专利>正文

自动鞋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5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软质鞋套套在人脚上的自动鞋套机,它具有底座、踏脚、螺纹推进轴、传动装置,螺纹推进轴竖直设在底座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且与螺纹推进轴传动连接,踏脚设置在底座中部,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下部的推进轴齿轮、中央齿轮及与推进轴齿轮和中央齿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踏脚与复位弹簧装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电机驱动,电机齿轮与中央齿轮啮合,底座上或踏脚上设有与电机电连接的行程开关,踏脚下行时可接触到行程开关;也可用带主动齿轮的驱动槽轮驱动,踏脚上的滑动拨叉滑插在驱动槽轮的两组斜槽和竖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方便、动作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软质鞋套套置在人脚鞋子上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换鞋的场所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了换鞋而产生的各种不便,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鞋套机,它能在不换鞋子的情况下方便地将软质鞋套套在人脚鞋子上,所以鞋套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各种鞋套机也应运而生。在现有的自动鞋套机中,比较典型的结构具有底座、踏脚、螺纹推进轴、带动螺纹推进轴转动的传动装置、电机等零部件,这些结构中的传动装置采用了较多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因而使结构复杂,零件制造成本高;同时,对组装精度要求很高,因而使组装工作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组装方便的自动鞋套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鞋套机,具有底座、踏脚、螺纹推进轴、传动装置和电机、螺纹推进轴竖直设在底座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且与螺纹推进轴传动连接,踏脚设置在底座中部,其改进点在于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下部的推进轴齿轮、中央齿轮及与推进轴齿轮和中央齿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踏脚与复位弹簧装连;电机齿轮与中央齿轮啮合;底座上或踏脚上设有与电机电连接的行程开关K1,踏脚下行时可接触到行程开关K1。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鞋套机,具有底座、踏脚、螺纹推进轴和传动装置,螺纹推进轴竖直设在底座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且与螺纹推进轴传动连接,踏脚设置在底座中部,其改进点在于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下部的推进轴齿轮、中央齿轮及与推进轴齿轮和中央齿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踏脚与复位弹簧装连;踏脚下方的底座上装有可转动的驱动槽轮,驱动槽轮上具有互相连通的两组斜槽和竖槽,踏脚上装有滑插在斜槽或竖槽中的滑动拨叉;驱动槽轮下部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中央齿轮的内圈齿相啮合,或通过介轮与中央齿轮的内圈齿相啮合。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下部的推进轴齿轮、中央齿轮及与推进轴齿轮和中央齿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所以传动装置所采用零件少,传动环节少,结构简单,且全用齿轮传动,齿轮便于制造,还可用注塑齿轮大批量制造,因而制造成本低,体积也小;还由于采用电机齿轮与中央齿轮啮合,或者采用驱动槽轮上的主动齿轮与中央齿轮内圈齿啮合的方式带动上述传动装置运转,最后带动螺纹推进轴转动的传动结构,这些齿轮对组装精度要求并不高,传动环节紧凑,不用调整,因而组装工作很方便,且齿轮传动还具有运转可靠的特点,不会出现卡死或打滑的现象。本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采用电驱动,尤其适合老、弱、儿童等人群使用,不需用大的力踩踏脚,只需轻轻踩下即可动作;第二种技术方案采用脚力踩踏脚驱动,适用于一般人群,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鞋套机的结构示意图,亦即图2的A-A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去掉齿轮罩后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去掉箱盖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中螺纹推进轴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中瓦型导向板的结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中瓦型导向板固定套的结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亦即图11的C-C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沿D-D线的剖视图;图13是图10去掉齿轮罩后的仰视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去掉箱盖后的立体图;图15是第二个实施例中驱动槽轮的结构放大图;图16~图17是本技术螺纹推进轴上装鞋套拉环时瓦型导向板的状态图;图18是本技术装好鞋套准备使用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的自动鞋套机,具有底座9、踏脚7、螺纹推进轴3、传动装置和电机6、螺纹推进轴3竖直设在底座9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9上且与螺纹推进轴3传动连接,踏脚7设置在底座9中部,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3下部的推进轴齿轮13、中央齿轮10及与推进轴齿轮13和中央齿轮10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12;踏脚7与复位弹簧14装连;电机齿轮6-1与中央齿轮10啮合;底座9上或踏脚7上设有与电机6电连接的行程开关K1,踏脚7下行时可接触到行程开关K1。本技术还可配置箱盖2,箱盖2和底座9可以通过端盖2上的燕尾销2-1和底座9上的燕尾销9-1以及插件26相连接。如图6所示,本技术可设有电机6的控制器,行程开关K1通过控制器与电机6电连接。电机6的控制器包括降压整流电路17、稳压电路18、分压电路23、延时电路19和开关电路25,降压整流电路17的输出端V1接至稳压电路18的输入端,稳压电路18的输出端V2分为二路,一路接至开关电路25,另一路接至分压电路23,分压电路23的分压V3经行程开关K1接延时电路19,延时电路19的输出端接开关电路25的输入端,开关电路25的输出端接电机6;同时,开关电路25的凸轮开关K2的凸轮K2-1与电机6输出轴装连。图中,220V电源从变压器B初级a和b输入,经降压后从c和d输出接至桥式整流器的输入端,整流输出直流电压V1,由滤波电容C5滤波后,经三端稳压器IC2稳压输出V2,再经滤波电容C4滤波后分为两路,一路接开关电路25的电源输入端,另一路接分压电路23,经电阻R3串接与稳压二极管D2并联的滤波电容C3稳压形成分压V3,经行程开关K1接延时电路19的时基电路IC1的4脚和8脚以及延时电阻R1的一端,延时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可调电阻R2后接至时基电路IC1的6脚和2脚,时基电路IC1的6脚和2脚同时接定时电容C1的一端,定时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路的负极,时基电路IC1的5脚和负极之间接有一电容C2,延时电路19的输出端,一端为IC1的1脚接地,另一端为IC1的3脚与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4和电阻R5的公共点,电阻R4的另一端接负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D4的基极,三极管D4的集电极接稳压电路18的输出端V2,三极管D4的发射极和电路负极之间串联有继电器J的线圈,继电器J的线圈两端并联有二极管D3,三极管D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凸轮开关K2,三极管D4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一端相接,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负极共同构成开关电路25的输出端,该开关电路25的输出端与电机6相连。在电机控制电路中,IC1型号可采用555时基集成电路,IC2可采用7815三端集成稳压器,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型号的时基集成电路和稳压器。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电机6的控制器,也可以仅由降压整流电路17开关电路25和延时电路19组成,但取消开关电路25中的凸轮开关K2及其凸轮K2-1,并同时取消稳压电路18和分压电路23。此外,当电机6采用交流电机时,只需将行程开关K1与凸轮开关K2并联后再与电机6串联,然后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即可,此时行程开关K1点动接通后,电机6即由凸轮开关K2接通继续供电,直至电机6转动到凸轮开关K2断开,就完成了一次套鞋套的过程,这时的电机6的控制器就比较简单。当然,也可以由行程开关K1与交流电机6串接后直接与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这时就可省略电机6的控制器。如图7所示,为了使鞋套拉环在四个螺纹推进轴3上每次都能同步脱落,后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鞋套机,具有底座(9)、踏脚(7)、螺纹推进轴(3)、传动装置和电机(6)、螺纹推进轴(3)竖直设在底座(9)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9)上且与螺纹推进轴(3)传动连接,踏脚(7)设置在底座(9)中部,其特征在于:a、传 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3)下部的推进轴齿轮(13)、中央齿轮(10)及与推进轴齿轮(13)和中央齿轮(10)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12);b、踏脚(7)与复位弹簧(14)装连;c、电机齿轮(6-1)与中央齿轮(10)啮合; d、底座(9)上或踏脚(7)上设有与电机(6)电连接的行程开关(K1),踏脚(7)下行时可接触到行程开关(K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鞋套机,具有底座(9)、踏脚(7)、螺纹推进轴(3)、传动装置和电机(6)、螺纹推进轴(3)竖直设在底座(9)的四角,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9)上且与螺纹推进轴(3)传动连接,踏脚(7)设置在底座(9)中部,其特征在于a、传动装置包括设在螺纹推进轴(3)下部的推进轴齿轮(13)、中央齿轮(10)及与推进轴齿轮(13)和中央齿轮(10)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12);b、踏脚(7)与复位弹簧(14)装连;c、电机齿轮(6-1)与中央齿轮(10)啮合;d、底座(9)上或踏脚(7)上设有与电机(6)电连接的行程开关(K1),踏脚(7)下行时可接触到行程开关(K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套机,其特征在于行程开关(K1)通过控制器与电机(6)电连接,电机(6)的控制器包括降压整流电路(17)、稳压电路(18)、分压电路(23)、延时电路(19)和开关电路(25),降压整流电路(17)的输出端(V1)接至稳压电路(18)的输入端,稳压电路(18)的输出端(V2)分为二路,一路接至开关电路(25),另一路接至分压电路(23),分压电路(23)的分压(V3)经行程开关(K1)接延时电路(19),延时电路(19)的输出端接开关电路(25)的输入端,开关电路(25)的输出端接电机(6);同时,开关电路(25)的凸轮开关(K2)的凸轮(K2-1)与电机(6)输出轴装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套机,其特征在于螺纹推进轴(3)上带有两段不同螺距的螺纹,螺纹推进轴(3)上段螺纹(3-1)的螺距等于鞋套拉环的厚度,下段螺纹(3-2)的螺距略大于鞋套拉环的厚度,其螺纹深度浅于上段螺纹(3-1)的深度,且由上往下渐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套机,其特征在于螺纹推进轴(3)与底座(9)上设置的推进轴支承套(8)通过轴承(5)转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套机,其特征在于螺纹推进轴(3)的螺纹段外围设有装鞋套拉环时用的瓦型导向板(1),瓦型导向板(1)上端设有限位上止挡片(1-1),瓦型导向板(1)下端具有套在螺纹推进轴(3)上的环套(1-3),环套(1-3)装在瓦型导向板固定套(4)内,环套(1-3)上带有伸出瓦型导向板固定套(4)之外的拨杆(1-2),瓦型导向板固定套(4)上开有供拨杆(1-2)拨动的一段滑槽(4-1),瓦型导向板固定套(4)装设在底座(9)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套机,其特征在于底座(9)的下方还装设有齿轮罩(15),推进轴齿轮(13)、过渡齿轮(12)、中央齿轮(10)和电机齿轮(6-1)均设置在底座(9)与齿轮罩(15)之间,推进轴齿轮(13)通过滚珠轴承(11)与齿轮罩(15)平面滑动配合,而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