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3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通过四根立杆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下表面的四角,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中部通过液压缸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上表面的中部,四根立杆分别穿插过活动板四角的通孔与活动板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利用定位机构的设置,通过膨胀囊膨胀撑起轮毂,轮毂与定位机构的金属件不接触,能够大大降低轮毂加工过程中轮毂受到的磨损,并且通过多点支撑,能够大大降低轮毂打孔过程中的晃动,避免轮毂打孔出现较大的误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毂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轮毂成型后需要进行pcd孔的打孔操作,打孔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剧烈的震动,容易造成工件的损伤,一方面是钻头可能发生偏差,另一方面轮毂与夹持机构的接触点也会受到磨损,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通过四根立杆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下表面的四角,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中部通过液压缸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上表面的中部,四根立杆分别穿插过活动板四角的通孔与活动板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指向工作台并安装有打孔机构,工作台上表面对应打孔机构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安装杆、传动盒、主齿轮、从动杆、副齿轮和钻杆,传动盒位于电机的正下方,传动盒的侧壁通过四根安装杆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盒上壁至传动盒内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六个副齿轮分别通过六根从动杆活动连接在传动盒内,且六个副齿轮均与主齿轮啮合,从动杆的底端贯穿传动盒至其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杆的顶端,从动杆的通过轴承与传动盒的上下壁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壳、集料斗、限位盒、条形孔、膨胀囊、供气管和排污管,定位壳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集料斗的外壁与定位壳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壳内壁焊接有六个限位盒的开口,定位壳侧壁对应限位盒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粘接有膨胀囊,六个膨胀囊的进气管均与供气管的出口连通,集料斗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的进口,排污管的出口和供气管的进口均贯穿工作台至工作台下侧。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还包括打磨层和扩张筒,钻杆的下半部为其工作段,打磨层粘接在钻杆的上半部,且打磨层内侧的上半部不与钻杆接触并粘接有扩张筒。优选的,所述打磨层为外壁粘接有刷毛的橡胶筒,扩张筒为呈漏斗状的橡胶筒。优选的,所述定位壳、集料斗和电机位于同一轴心,集料斗呈漏斗状且位于定位壳内侧。优选的,所述膨胀囊呈T字形,且其靠近定位壳侧壁的一端插接在条形孔内,且膨胀囊位于条形孔内一段的侧壁呈连续S形的皱褶状。优选的,六个所述副齿轮以主齿轮的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两个限位盒以定位壳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利用定位机构的设置,通过膨胀囊膨胀撑起轮毂,轮毂与定位机构的金属件不接触,能够大大降低轮毂加工过程中轮毂受到的磨损,并且通过多点支撑,能够大大降低轮毂打孔过程中的晃动,避免轮毂打孔出现较大的误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配备打孔机构,通过液压缸进给,传动结构稳定,并且利用打磨层和扩张筒的设计,能够在完成打孔后伴随钻杆进入孔内对孔的内壁进行打磨,节省后续的打磨工作,且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并且集料斗能够收集从孔内落下的碎屑并排出,避免碎屑污染定位机构8而对下一个轮毂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膨胀囊图。图中:1工作台、2立杆、3固定板、4液压缸、5活动板、6电机、7打孔机构、71安装杆、72传动盒、73主齿轮、74从动杆、75副齿轮、76钻杆、77打磨层、78扩张筒、8定位机构、81定位壳、82集料斗、83限位盒、84条形孔、85膨胀囊、86供气管、87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通过四根立杆2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下表面的四角,固定板3下表面的中部通过液压缸4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上表面的中部,四根立杆2分别穿插过活动板5四角的通孔与活动板5形成滑动连接,活动板5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指向工作台1并安装有打孔机构7,工作台1上表面对应打孔机构7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8。打孔机构7包括安装杆71、传动盒72、主齿轮73、从动杆74、副齿轮75和钻杆76,传动盒72位于电机6的正下方,传动盒72的侧壁通过四根安装杆71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盒72上壁至传动盒72内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73,六个副齿轮75分别通过六根从动杆74活动连接在传动盒72内,且六个副齿轮75均与主齿轮73啮合,从动杆74的底端贯穿传动盒72至其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杆76的顶端。定位机构8包括定位壳81、集料斗82、限位盒83、条形孔84、膨胀囊85、供气管86和排污管87,定位壳8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集料斗82的外壁与定位壳81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壳81内壁焊接有六个限位盒83的开口,定位壳81侧壁对应限位盒83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84,条形孔84内粘接有膨胀囊85,六个膨胀囊85的进气管均与供气管86的出口连通,集料斗8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87的进口,排污管87的出口和供气管86的进口均贯穿工作台1至工作台1下侧。打孔机构7还包括打磨层77和扩张筒78,钻杆76的下半部为其工作段,打磨层77粘接在钻杆76的上半部,且打磨层77内侧的上半部不与钻杆76接触并粘接有扩张筒78。打磨层77为外壁粘接有刷毛的橡胶筒,扩张筒78为呈漏斗状的橡胶筒。定位壳81、集料斗82和电机6位于同一轴心,集料斗82呈漏斗状且位于定位壳81内侧。膨胀囊85呈T字形,且其靠近定位壳81侧壁的一端插接在条形孔84内,且膨胀囊85位于条形孔84内一段的侧壁呈连续S形的皱褶状。六个副齿轮75以主齿轮73的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两个限位盒83以定位壳81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该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工作时,将轮毂套在定位壳81上,供气管86的进气端进入气泵供气端,由气泵供气将膨胀囊85撑起顶住轮毂内壁将之固定,气泵供气量由设备调试阶段确定,确保轮毂固定稳固即可,随后启动电机6带动钻杆76转动,由液压缸4推动活动板5向下运动对轮毂进行打孔操作,活动板5下降直至打孔完成,打磨层77进入孔内打磨,打磨层77进入孔内的过程中,扩张筒7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通过四根立杆(2)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下表面的四角,所述固定板(3)下表面的中部通过液压缸(4)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上表面的中部,四根立杆(2)分别穿插过活动板(5)四角的通孔与活动板(5)形成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指向工作台(1)并安装有打孔机构(7),工作台(1)上表面对应打孔机构(7)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8);/n所述打孔机构(7)包括安装杆(71)、传动盒(72)、主齿轮(73)、从动杆(74)、副齿轮(75)和钻杆(76),传动盒(72)位于电机(6)的正下方,传动盒(72)的侧壁通过四根安装杆(71)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盒(72)上壁至传动盒(72)内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73),六个副齿轮(75)分别通过六根从动杆(74)活动连接在传动盒(72)内,且六个副齿轮(75)均与主齿轮(73)啮合,从动杆(74)的底端贯穿传动盒(72)至其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杆(76)的顶端;/n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定位壳(81)、集料斗(82)、限位盒(83)、条形孔(84)、膨胀囊(85)、供气管(86)和排污管(87),定位壳(8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集料斗(82)的外壁与定位壳(81)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壳(81)内壁焊接有六个限位盒(83)的开口,定位壳(81)侧壁对应限位盒(83)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84),条形孔(84)内粘接有膨胀囊(85),六个膨胀囊(85)的进气管均与供气管(86)的出口连通,集料斗(8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87)的进口,排污管(87)的出口和供气管(86)的进口均贯穿工作台(1)至工作台(1)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车轮毂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通过四根立杆(2)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下表面的四角,所述固定板(3)下表面的中部通过液压缸(4)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上表面的中部,四根立杆(2)分别穿插过活动板(5)四角的通孔与活动板(5)形成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指向工作台(1)并安装有打孔机构(7),工作台(1)上表面对应打孔机构(7)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8);
所述打孔机构(7)包括安装杆(71)、传动盒(72)、主齿轮(73)、从动杆(74)、副齿轮(75)和钻杆(76),传动盒(72)位于电机(6)的正下方,传动盒(72)的侧壁通过四根安装杆(71)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盒(72)上壁至传动盒(72)内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73),六个副齿轮(75)分别通过六根从动杆(74)活动连接在传动盒(72)内,且六个副齿轮(75)均与主齿轮(73)啮合,从动杆(74)的底端贯穿传动盒(72)至其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杆(76)的顶端;
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定位壳(81)、集料斗(82)、限位盒(83)、条形孔(84)、膨胀囊(85)、供气管(86)和排污管(87),定位壳(8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集料斗(82)的外壁与定位壳(81)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壳(81)内壁焊接有六个限位盒(83)的开口,定位壳(81)侧壁对应限位盒(83)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跃马轮毂盱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