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包括釜体、加热组件、搅拌组件、浮块、第一限位板、力敏传感器、第一可变式轴承、刺破板、第二可变式轴承、下压风扇和真空抽提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级机械式消泡结构,垂直的刺针在转动时可产生切向的刺破力,切向的刺破力作为一级消泡力,刺破板水平转动时产生靶平力作为二级消泡力,下压风扇产生的风压作为三级消泡力,在三级消泡作用的结合下可完全抑制抑制气泡挟带液的上涌,无需消泡剂的加入;三级消泡过程仅在气泡挟带液上涌至目标位置时才启动,在气泡挟带液不显著时不进行消泡过程,这样实现了快速反馈式的三级消泡过程,显著地节省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
本技术涉及溶剂抽提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
技术介绍
在水性聚氨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预聚反应顺利进行,同时为了将预聚体在乳化过程顺利地分散于水中,通常需要向预聚体中加入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以降低粘度。当向预聚体加水乳化完成后,需要把加入的溶剂从体系中脱除,达到产品水性化,完全不含有溶剂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蒸馏的方法实现丙酮溶剂的脱除,仅通过升温来实现溶剂蒸发抽提则需要较高的温度,不仅产生大量的能耗,会使得聚氨酯产品在较高温度下品质下降。现有技术中采用减压蒸馏解决上述问题,但减压蒸馏抽提时会在聚氨酯产品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大量的气泡挟带着聚氨酯乳液一起向上,形成气泡挟带液,被抽提装置抽出,这会造成大量的产品损失,而且会堵塞抽提管。即使在加入消泡剂后仍然难以抑制气泡挟带液上涌,同时因为消泡剂的加入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采用三级机械式消泡结构,在三级消泡作用的结合下可完全抑制抑制气泡挟带液的上涌,无需消泡剂的加入。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中用于脱溶过程的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包括釜体、加热组件、搅拌组件、浮块、第一限位板、力敏传感器、第一可变式轴承、刺破板、第二可变式轴承、下压风扇和真空抽提泵,其中具体地:釜体其顶部设有抽提孔,其底部设有出料口;加热组件设于釜体的夹套中;搅拌组包括搅拌桨、搅拌杆和搅拌电机;浮块活动穿套于所述的搅拌杆上;第一限位板固定于搅拌杆上,且设于浮块上方;力敏传感器连接于浮块和第一限位板之间;第一可变式轴承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上,且设于第一限位板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刺破板其中部连接于第一可变式轴承的轴承外圈上,刺破板下方设有多个刺针;第二可变式轴承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上,且设于第一可变式轴承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下压风扇其中部连接于第二可变式轴承上,转动时能够向下鼓动气流;真空抽提泵与抽提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刺破板为多孔网板。多孔网板转动时产生的靶平力进一步限制了气泡的蔓延,使得气泡难以上升至刺破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的刺针均匀分布于刺破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的刺针与水平面垂直。垂直的刺针在转动时可产生切向的刺破力,切向的刺破力作为一级消泡力。刺破板水平转动时产生靶平力作为二级消泡力。下压风扇产生的风压作为三级消泡力。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可变式轴承包括第一轴承主体、第一压紧杆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轴承主体的轴承外圈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的第一压紧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一压紧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的第一螺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紧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主体上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可变式轴承包括第二轴承主体、第二压紧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二轴承主体的轴承外圈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的第二压紧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二压紧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的第一螺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压紧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主体上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距离。进一步地,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力敏传感器、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组件为蒸汽式加热器或电热式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采用三级机械式消泡结构,垂直的刺针在转动时可产生切向的刺破力,切向的刺破力作为一级消泡力,刺破板水平转动时产生靶平力作为二级消泡力,下压风扇产生的风压作为三级消泡力,在三级消泡作用的结合下可完全抑制抑制气泡挟带液的上涌,无需消泡剂的加入。2)本技术中的三级消泡过程仅在气泡挟带液上涌至目标位置时才启动,在气泡挟带液不显著时不进行消泡过程,这样实现了快速反馈式的三级消泡过程,显著地节省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脱溶过程的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可变式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压紧杆抵压于轴承内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抽提孔,3、搅拌杆,4、出料口,5、搅拌电机,6、浮块,7、第一限位板,8、力敏传感器,9、第一可变式轴承,10、刺破板,11、釜体,12、下压风扇,13、真空抽提泵,91、第一伺服电机,92、第一压紧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中用于脱溶过程的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包括釜体1、加热组件、搅拌组件、浮块6、第一限位板7、力敏传感器8、第一可变式轴承9、刺破板10、第二可变式轴承11、下压风扇12和真空抽提泵13,参见图1。釜体1其顶部设有抽提孔2,其底部设有出料口4,加热组件设于釜体1的夹套中,搅拌组包括搅拌桨、搅拌杆3和搅拌电机5。真空抽提泵13与抽提孔2连接。浮块6活动穿套于所述的搅拌杆3上,第一限位板7固定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浮块6上方,力敏传感器8连接于浮块6和第一限位板7之间,力敏传感器8连接有无线信号发生器。第一可变式轴承9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限位板7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刺破板10其中部连接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的轴承外圈上,刺破板10下方设有多个刺针。第二可变式轴承11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下压风扇12其中部连接于第二可变式轴承11上,转动时能够向下鼓动气流。具体实施时,刺破板10为多孔网板,多孔网板转动时产生的靶平力进一步限制了气泡的蔓延,使得气泡难以上升至刺破板10上方。刺针均匀分布于刺破板10下方,刺针与水平面垂直,垂直的刺针在转动时可产生切向的刺破力,切向的刺破力作为一级消泡力。刺破板10水平转动时产生靶平力作为二级消泡力。下压风扇12产生的风压作为三级消泡力。第一可变式轴承9包括第一轴承主体、第一压紧杆92和第一伺服电机91,第一轴承主体的轴承外圈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压紧杆92上设有外螺纹,参见图2。第一压紧杆92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9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中。第一压紧杆92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主体上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距离,可实现抵压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其特征在于,包括:/n釜体(1),其顶部设有抽提孔(2),其底部设有出料口(4);/n加热组件,设于釜体(1)的夹套中;/n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桨、搅拌杆(3)和搅拌电机(5);/n浮块(6),活动穿套于所述的搅拌杆(3)上;/n第一限位板(7),固定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浮块(6)上方;/n力敏传感器(8),连接于浮块(6)和第一限位板(7)之间;/n第一可变式轴承(9),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限位板(7)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n刺破板(10),其中部连接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的轴承外圈上,刺破板(10)下方设有多个刺针;/n第二可变式轴承(11),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n下压风扇(12),其中部连接于第二可变式轴承(11)上,转动时能够向下鼓动气流;/n真空抽提泵(13),与抽提孔(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釜体(1),其顶部设有抽提孔(2),其底部设有出料口(4);
加热组件,设于釜体(1)的夹套中;
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桨、搅拌杆(3)和搅拌电机(5);
浮块(6),活动穿套于所述的搅拌杆(3)上;
第一限位板(7),固定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浮块(6)上方;
力敏传感器(8),连接于浮块(6)和第一限位板(7)之间;
第一可变式轴承(9),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限位板(7)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
刺破板(10),其中部连接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的轴承外圈上,刺破板(10)下方设有多个刺针;
第二可变式轴承(11),其轴承内圈连接于搅拌杆(3)上,且设于第一可变式轴承(9)上方,具有两种工作结构,包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同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非同步;
下压风扇(12),其中部连接于第二可变式轴承(11)上,转动时能够向下鼓动气流;
真空抽提泵(13),与抽提孔(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溶过程的抑泡型抽提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破板(10)为多孔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洛阳,杨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