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亚菲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08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包括移动机构、防护腔、物品收纳机构、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喂奶调节机构和喂奶件,所述防护腔设于移动机构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设于防护腔侧壁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可滑动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件设于喂奶调节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母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可调整婴儿喂奶姿势、对奶瓶自动保温的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
本技术属于母婴用品
,具体是指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奶瓶种类林林总总,式样繁多,在安全卫生、防呛等领域已经日趋成熟,现有的婴儿奶瓶一般都是通过家长手持或辅助挤压帮助婴儿喂奶,在给婴儿喂奶时,需要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持奶瓶给孩子喂奶,这种喂奶方式很不方便,长期喂奶对家长的肩关节与肘关节损坏严重,尤其是外出游玩时,不仅需要携带婴儿车还需携带大量婴儿用品,严重影响游玩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可调整婴儿喂奶姿势、对奶瓶自动保温的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包括移动机构、防护腔、物品收纳机构、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喂奶调节机构和喂奶件,所述防护腔设于移动机构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设于防护腔侧壁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可滑动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件设于喂奶调节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支腿、车轮和扶手,所述支腿对称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车轮设于支腿底端,所述扶手往外倾斜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两侧壁上设有滑槽一,所述防护腔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防护腔设于底板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包括上床身、下床身、气动杆和翻转卡件一,所述下床身设于底板上且靠近底板端部设置,所述上床身的一端铰接于下床身端部,所述上床身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气动杆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气动杆的一端铰接于底板内侧壁,所述气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床身的外侧壁上,所述翻转卡件一的一端铰接于上床身底壁上,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包括底座、伸缩板、支撑板和翻转卡件二,所述底座可滑动设于滑槽一,所述伸缩板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板设于伸缩板之间且铰接于伸缩板顶部,所述翻转卡件二的一端设于支撑板上,所述翻转卡件二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喂奶件包括挂钩和吊网,所述挂钩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吊网设于挂钩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包括电源防护腔和物品收纳腔,所述电源防护腔设于防护腔侧壁,所述电源防护腔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物品收纳腔设于电源防护腔上。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卡件一上设有卡合孔一,所述翻转卡件二上设有卡合孔二。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槽型设置,所述底板对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底板侧壁设置,所述通孔靠外侧内壁上设有卡柱一,所述卡合孔一可卡合于卡柱一上,所述伸缩板靠上端内壁设有卡柱二,所述卡合孔二可卡合于卡柱二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二,所述挂钩可滑动设于滑槽二内。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收纳腔包括奶粉筒放置腔、保温瓶放置腔和奶瓶放置腔,所述保温瓶放置腔设于奶粉筒放置腔和奶瓶放置腔之间,所述奶瓶放置腔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奶瓶放置腔底部设有电加热垫,电源组件给其供电,电加热垫上设有感温元件,奶瓶温度低时,可对奶瓶进行加热,保持内部奶液的温度,所述物品收纳腔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内壁设有密封垫,减少热量散失。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上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铰接于防护腔外壁,所述遮阳罩靠近扶手设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通过婴儿姿势调节机构调整婴儿喝奶角度,可有效防止婴儿喝奶时被呛到,通过喂奶调节机构调节奶瓶的高度和距离婴儿的距离,并通过挂钩调节奶瓶的方位,可对处在不同方位婴儿进行喂奶,通过在奶瓶放置腔内设置保温层和电加热垫,可对奶液进行充分保温,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大幅度减少外出游玩携带婴儿物品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物品收纳腔的俯视图。其中,1、移动机构,2、防护腔,3、物品收纳机构,4、婴儿姿势调节机构,5、喂奶调节机构,6、喂奶件,7、底板,8、支腿,9、车轮,10、扶手,11、滑槽一,12、上床身,13、下床身,14、气动杆,15、翻转卡件一,16、底座,17、伸缩板,18、支撑板,19、翻转卡件二,20、挂钩,21、吊网,22、电源防护腔,23、物品收纳腔,24、卡合孔一,25、卡合孔二,26、通孔,27、卡柱一,28、卡柱二,29、滑槽二,30、奶粉筒放置腔,31、保温瓶放置腔,32、奶瓶放置腔,33、保温层,34、电加热垫,35、盖板,36、密封垫,37、遮阳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防护腔2、物品收纳机构3、婴儿姿势调节机构4、喂奶调节机构5和喂奶件6,所述防护腔2设于移动机构1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3设于防护腔2侧壁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4设于移动机构1上且设于防护腔2内,所述喂奶调节机构5可滑动设于移动机构1上且设于防护腔2内,所述喂奶件6设于喂奶调节机构5上,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底板7、支腿8、车轮9和扶手10,所述支腿8对称设于底板7底壁,所述车轮9设于支腿8底端,所述扶手10往外倾斜设于底板7上,所述底板7两侧壁上设有滑槽一11,所述防护腔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防护腔2设于底板7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4包括上床身12、下床身13、气动杆14和翻转卡件一15,所述下床身13设于底板7上且靠近底板7端部设置,所述上床身12的一端铰接于下床身13端部,所述上床身12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气动杆14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气动杆14的一端铰接于底板7内侧壁,所述气动杆14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床身12的外侧壁上,所述翻转卡件一15的一端铰接于上床身12底壁上,所述喂奶调节机构5包括底座16、伸缩板17、支撑板18和翻转卡件二19,所述底座16可滑动设于滑槽一11,所述伸缩板17设于底座16上,所述支撑板18设于伸缩板17之间且铰接于伸缩板17顶部,所述翻转卡件二19的一端设于支撑板18上,所述翻转卡件二19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喂奶件6包括挂钩20和吊网21,所述挂钩20设于支撑板18下壁,所述吊网21设于挂钩20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3包括电源防护腔22和物品收纳腔23,所述电源防护腔22设于防护腔2侧壁,所述电源防护腔22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物品收纳腔23设于电源防护腔22上。所述翻转卡件一15上设有卡合孔一24,所述翻转卡件二19上设有卡合孔二25。所述底板7为槽型设置,所述底板7对称设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靠近底板7侧壁设置,所述通孔26靠外侧内壁上设有卡柱一27,所述卡合孔一24可卡合于卡柱一27上,所述伸缩板17靠上端内壁设有卡柱二28,所述卡合孔二25可卡合于卡柱二28上。所述支撑板18上设有滑槽二29,所述挂钩20可滑动设于滑槽二29内。所述物品收纳腔23包括奶粉筒放置腔30、保温瓶放置腔31和奶瓶放置腔32,所述保温瓶放置腔31设于奶粉筒放置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防护腔、物品收纳机构、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喂奶调节机构和喂奶件,所述防护腔设于移动机构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设于防护腔侧壁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可滑动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件设于喂奶调节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支腿、车轮和扶手,所述支腿对称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车轮设于支腿底端,所述扶手往外倾斜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两侧壁上设有滑槽一,所述防护腔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防护腔设于底板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包括上床身、下床身、气动杆和翻转卡件一,所述下床身设于底板上且靠近底板端部设置,所述上床身的一端铰接于下床身端部,所述上床身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气动杆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气动杆的一端铰接于底板内侧壁,所述气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床身的外侧壁上,所述翻转卡件一的一端铰接于上床身底壁上,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包括底座、伸缩板、支撑板和翻转卡件二,所述底座可滑动设于滑槽一,所述伸缩板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板设于伸缩板之间且铰接于伸缩板顶部,所述翻转卡件二的一端设于支撑板上,所述翻转卡件二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喂奶件包括挂钩和吊网,所述挂钩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吊网设于挂钩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包括电源防护腔和物品收纳腔,所述电源防护腔设于防护腔侧壁,所述电源防护腔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物品收纳腔设于电源防护腔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婴儿喂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防护腔、物品收纳机构、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喂奶调节机构和喂奶件,所述防护腔设于移动机构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设于防护腔侧壁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可滑动设于移动机构上且设于防护腔内,所述喂奶件设于喂奶调节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支腿、车轮和扶手,所述支腿对称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车轮设于支腿底端,所述扶手往外倾斜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两侧壁上设有滑槽一,所述防护腔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防护腔设于底板上,所述婴儿姿势调节机构包括上床身、下床身、气动杆和翻转卡件一,所述下床身设于底板上且靠近底板端部设置,所述上床身的一端铰接于下床身端部,所述上床身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气动杆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气动杆的一端铰接于底板内侧壁,所述气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床身的外侧壁上,所述翻转卡件一的一端铰接于上床身底壁上,所述喂奶调节机构包括底座、伸缩板、支撑板和翻转卡件二,所述底座可滑动设于滑槽一,所述伸缩板设于底座上,所述支撑板设于伸缩板之间且铰接于伸缩板顶部,所述翻转卡件二的一端设于支撑板上,所述翻转卡件二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喂奶件包括挂钩和吊网,所述挂钩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吊网设于挂钩上,所述物品收纳机构包括电源防护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菲
申请(专利权)人:陈亚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