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06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医疗床、压力床垫、压力传感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医疗床上设有压力床垫,压力床垫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模块,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病人在压力床垫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并由显示模块显示出,使得家属或医护人员能及时观察出病人的情况,保证病人不会处于某个状态过长时间;本方案设计有助推单元,当病人需要翻身时,通过助推板对其进行助力,使其能快速翻身,且本身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从而避免长期受压;可测量病人的身高和体重,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医护人员测量,提高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家庭成员里面会有年迈的老人,为了能很好的照顾到老人,通常情况下会在家中配备家用护理床,能够对老人进行照看睡到时的基本的状况;压力床垫是为预防和减缓褥疮疾病而辅助使用的医疗护理床垫,广泛应用于瘫痪、昏迷、重大手术后、骨折牵引、严重烧伤(冻伤)等患者,以及各种重症和终末期患者,适用于医院、敬老院及家庭病床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结构功能单一,病人的身体情况需要有人来进行检测,然而年轻人通常在外上班无法第一时间查看到老人的具体情况,此外由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当病人在床上时,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而在没有人看护时,容易从床上跌落,且病人翻身时一般都是自行完成的,而老人翻身时则相对比较麻烦,稍有不慎则导致病情更加严重;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医疗床、压力床垫、压力传感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医疗床上设有压力床垫,压力床垫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模块,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用于观察数据变化的显示模块相连接,显示模块显示出位于压力床垫上的压力分布情况,所述压力床垫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无线终端连接有助推单元;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云端模块,所述云端模块通过无线终端连接有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安卓手机、苹果手机;优选的,所述医疗床上还设有防护装置、驱动装置和助推单元,所述医疗床的两侧设有防护装置,医疗床的下端设有驱动装置与助推单元;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一转筒、第二转筒与防护栏杆,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医疗床的两侧,第二支撑板上转动设有第一转筒,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块,第一转动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第一转筒的外侧焊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末端转动设有第二转筒,第二转筒的外侧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端部焊接有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位于医疗床的两侧,其高度可发生变化,当病人在医疗床上时,防护栏杆的高度移动至最高处,避免病人翻身时从病床上跌落,当病人需要下床活动时,将防护栏杆移动至最低处,此时,病人可进行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电机、滑套、激光发射器、摄像模块与卷带,所述固定架设置中医疗床下表面,固定架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有丝杆,丝杆上螺纹套设有滑套,滑套的外侧焊接有滑杆,滑杆贯穿医疗床,医疗床上贯穿开设有滑槽,滑杆的上端贯穿滑槽,使得其进行移动时,只能沿着滑槽进行移动,滑杆的上端设有滑板,滑板的外侧设有卷带,卷带的一端穿过医疗床并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置在医疗床的下表面,滑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与摄像模块,摄像模块对准卷带与滑板相连接部分,激光发射器对准人体,医疗床的内侧面上设有刻度线,对病人的身高进行测量,第一电机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启停,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杆进行移动,同时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沿着病人的身体移动并被其阻挡,直至移动至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不被人体挡住时关闭第一电机,此时卷带所对应的刻度线所指的位置即为病人的身高,且在使用时,卷带从一端开始拉出,当激光发射器射出的光不与人体接触时,卷带停止移动,摄像模块的输出端还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相连接,并由计算机控制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显示模块中;所述助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杆、弧形杆、第二连接杆与助推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上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弧形杆,医疗床上开设有穿槽,弧形杆穿过穿槽,弧形杆的端部设有助推板,助推板转动设置在医疗床上,压力床垫设置在助推板上。优选的,所述医疗床的两端设有床头板,助推板的两端设有转轴,转轴转动插设在床头板上。优选的,所述医疗床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导杆,导杆上设有滑轮。优选的,所述床头板的外侧焊接有导块,床头板上开设有开槽,卷带从开槽中穿过并绕过导块在延伸至医疗床的下方,避免卷带直接与医疗床接触而造成摩擦。优选的,所述医疗床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电机共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架的内部,另一个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且两根驱动杆的端部分别转动插设在固定架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因而当病人需要向哪个方向翻身时,则启动对应方向的第二电机即可带动助推板进行转动,并方便病人身体侧倾,达到翻身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槽与穿槽,穿槽贯穿第二支撑板,当第一转杆转动卡设在限位槽上时,防护栏杆位于医疗床的最高点,此时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当第一转杆贯穿穿槽时,且位于最低点时,防护栏杆位于医疗床的最高点,此时方便病人移动。优选的,所述医疗床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撑块,丝杆的端部转动插设在支撑块中,卷带贯穿支撑块,支撑块的内部设有轴承,丝杆的端部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病人在压力床垫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并由显示模块显示出,使得家属或医护人员能及时观察出病人的情况,保证病人不会处于某个状态过长时间;2、本方案设计有助推单元,当病人需要翻身时,通过助推板对其进行助力,使其能快速翻身,且本身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从而避免长期受压;3、本技术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杆结构,当病人位于医疗床上时,为避免其在无人看守时从床上跌落,移动防护栏杆使其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此时防护栏杆的高度对病人起到限制作用,当需要从医疗床上下来时,移动防护栏杆使其位于第二支撑板上表面,此时方便下床;4、可快速测量病人的身高和体重,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家属亲自来进行测量,且测量的数据更加精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医疗床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助推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护装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流程示意图。图中:1医疗床、11第一支撑板、12床头板、13导杆、14第一挡板、15导块、16第一固定块、17支撑块、2防护装置、21第二支撑板、211限位槽、212穿槽、22第二固定块、23第一转筒、24第一转杆、25第二转筒、251第二转杆、26防护栏杆、3驱动装置、31固定架、32第一电机、33丝杆、34滑套、35滑杆、351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医疗床(1)、压力床垫(5)、压力传感模块(6)、计算机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床(1)上设有压力床垫(5),压力床垫(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模块(6),压力传感模块(6)的输出端与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用于观察数据变化的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压力床垫(5)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无线终端连接有助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医疗床(1)、压力床垫(5)、压力传感模块(6)、计算机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床(1)上设有压力床垫(5),压力床垫(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模块(6),压力传感模块(6)的输出端与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用于观察数据变化的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压力床垫(5)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无线终端连接有助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云端模块,所述云端模块通过无线终端连接有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安卓手机、苹果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床(1)上还设有防护装置(2)、驱动装置(3)和助推单元(4),所述医疗床(1)的两侧设有防护装置(2),医疗床(1)的下端设有驱动装置(3)与助推单元(4);
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板(21)、第一转筒(23)、第二转筒(25)与防护栏杆(26),所述第二支撑板(21)设置在医疗床(1)的两侧,第二支撑板(21)上转动设有第一转筒(23),第一转筒(23)的外侧焊接有第一转杆(24),第一转杆(24)的末端转动设有第二转筒(25),第二转筒(25)的外侧设有第二转杆(251),第二转杆(251)的端部焊接有防护栏杆(26);
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架(31)、第一电机(32)、滑套(34)、激光发射器(37)、摄像模块(38)与卷带(39),所述固定架(31)设置中医疗床(1)下表面,固定架(31)上设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输出端转动设有丝杆(33),丝杆(33)上螺纹套设有滑套(34),滑套(34)的外侧焊接有滑杆(35),滑杆(35)贯穿医疗床(1),滑杆(35)的上端设有滑板(351),滑板(351)的外侧设有卷带(39),卷带(39)的一端穿过医疗床(1)并设有连接块(391),连接块(391)的一侧设有弹性件(392),弹性件(392)的端部设有第一挡板(14),第一挡板(14)设置在医疗床(1)的下表面,滑板(351)上设有支撑杆(36),支撑杆(36)的上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37)与摄像模块(38),摄像模块(38)的输出端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王建东吴玲傅巧美陈文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