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88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喷洒器,所述喷洒器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远喷机构,所述喷洒器的右侧安装有近喷机构,所述喷洒器底端设置有水管,且水管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杆,且第一内杆的内部插设有卡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卡杆和第一内杆,将第一内杆向外拉伸到合适高度,将卡杆与支撑钩相互卡合,从而将喷洒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防止白术生长过高影响喷洒的面积,通过设置有近喷机构和远喷机构,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白术苗进行浇灌,极大的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减少灌溉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作时间,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溉装置
,具体为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白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结节状根状茎,茎直立,全部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羽状全裂,侧裂片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苞叶绿色,针刺状羽状全裂。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是养生药材之一,广受人们的喜爱,白术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经常浇水,传统的人工洒水效率太低,因此亟需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人工洒水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喷洒器,所述喷洒器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远喷机构,所述喷洒器的右侧安装有近喷机构,所述喷洒器底端设置有水管,且水管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杆,且第一内杆的内部插设有卡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杆、第一外杆、压杆、第一连接轴、卡杆、支撑钩、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所述固定块的表面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钩,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杆,且第二内杆插设在第一外杆的内部,所述第一外杆的右侧固定与压杆,所述压杆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左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压杆的左侧底端固定有卡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杆的右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均匀分布在第一内杆的表面,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卡杆的表面相抵触,所述卡杆与凹槽形成卡合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近喷机构包括储水腔、第一限流板、第一出水口、挡板、推钮、第二外杆、挡块和第三内杆,所述储水腔的内部插设有第一限流板,且第一限流板的内部插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右侧固定有第二外杆,且第二外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三内杆,所述第三内杆的右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插设在储水腔的内壁,所述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钮,所述储水腔的右侧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限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设置有四组,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一限流板的表面,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第一限流板通孔的大小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远喷机构包括旋钮、第二连接轴、限位块、第二限流板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旋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流板。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壁固定有平行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表面固定有平行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螺纹与限位块的内螺纹相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限流板为圆形结构,且第二限流板的直径大小与第二出水口的内壁直径大小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卡杆和第一内杆,将卡杆与支撑钩相互卡合,从而将喷洒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设置有近喷机构和远喷机构,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白术苗进行浇灌,极大的提高了灌溉的效率;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卡杆和第一内杆,将喷洒器放置在需要洒水的地方,将第一内杆向外拉伸到合适高度,将卡杆与支撑钩相互卡合,进而将第一内杆紧固,从而将喷洒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防止白术生长过高影响喷洒的面积;通过设置有近喷机构和远喷机构,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白术苗进行浇灌,极大的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减少灌溉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作时间,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近喷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限流板和挡板结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远喷机构结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喷洒器;2、水管;3、支撑机构;31、固定块;32、连接杆;33、第一外杆;34、压杆;35、第一连接轴;36、卡杆;37、支撑钩;38、第一内杆;39、第二内杆;4、近喷机构;41、储水腔;42、第一限流板;43、第一出水口;44、挡板;45、推钮;46、第二外杆;47、挡块;48、第三内杆;5、远喷机构;51、旋钮;52、第二连接轴;53、限位块;54、第二限流板;55、第二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喷洒器1,喷洒器1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远喷机构5,远喷机构5包括旋钮51、第二连接轴52、限位块53、第二限流板54和第二出水口55,旋钮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52,且第二连接轴5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块53,限位块53的内壁固定有平行内螺纹,第二连接轴52的表面固定有平行外螺纹,第二连接轴52的外螺纹与限位块53的内螺纹相配合使用,第二限流板54为圆形结构,且第二限流板54的直径大小与第二出水口55的内壁直径大小相匹配,当需要使用第二出水口55时,将旋钮51旋转使其通过第二连接轴52带动第二限流板54旋转,从而将第二出水口55内部打开,对远处进行喷洒灌溉,限位块5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口55,第二连接轴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流板54。喷洒器1的右侧安装有近喷机构4,近喷机构4包括储水腔41、第一限流板42、第一出水口43、挡板44、推钮45、第二外杆46、挡块47和第三内杆48,储水腔41的内部插设有第一限流板42,且第一限流板42的内部插设有挡块47,第一限流板4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设置有四组,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一限流板42的表面,挡板4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第一限流板42通孔的大小相匹配,需要使用储水腔41时,转动推钮45,使其带动挡板44旋转,从而将通孔与第一限流板42的通孔对其,水流从内部储水腔41内部经过,从第一出水口43喷出,对近处白术进行浇灌,挡块47的右侧固定有第二外杆46,且第二外杆46的内部插设有第三内杆48,第三内杆48的右侧固定有挡板44,挡板44的顶端插设在储水腔41的内壁,挡板4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钮45,储水腔41的右侧与第一出水口43相连通。喷洒器1底端设置有水管2,且水管2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块31、连接杆32、第一外杆33、压杆34、第一连接轴35、卡杆36、支撑钩37、第一内杆38和第二内杆39,固定块31的表面铰接有连接杆32,且连接杆32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38,第一内杆38的右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均匀分布在第一内杆38的表面,凹槽的内壁与卡杆36的表面相抵触,卡杆36与凹槽形成卡合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喷洒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器(1)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远喷机构(5),所述喷洒器(1)的右侧安装有近喷机构(4),所述喷洒器(1)底端设置有水管(2),且水管(2)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杆(38),且第一内杆(38)的内部插设有卡杆(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喷洒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器(1)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远喷机构(5),所述喷洒器(1)的右侧安装有近喷机构(4),所述喷洒器(1)底端设置有水管(2),且水管(2)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杆(38),且第一内杆(38)的内部插设有卡杆(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块(31)、连接杆(32)、第一外杆(33)、压杆(34)、第一连接轴(35)、卡杆(36)、支撑钩(37)、第一内杆(38)和第二内杆(39),所述固定块(31)的表面铰接有连接杆(32),且连接杆(32)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38),所述第一内杆(3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钩(37),所述连接杆(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杆(39),且第二内杆(39)插设在第一外杆(33)的内部,所述第一外杆(33)的右侧固定与压杆(34),所述压杆(34)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第一连接轴(35),所述第一连接轴(35)的左侧固定有连接杆(32),所述压杆(34)的左侧底端固定有卡杆(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杆(38)的右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均匀分布在第一内杆(38)的表面,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卡杆(36)的表面相抵触,所述卡杆(36)与凹槽形成卡合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术种植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喷机构(4)包括储水腔(41)、第一限流板(42)、第一出水口(43)、挡板(44)、推钮(45)、第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勇朱书会朱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渭源县会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