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85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包括夹持底板、牵引杆和立柱,所述夹持底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内槽,且内槽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上端面固定有夹持顶板,所述夹持底板的侧端面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侧板,所述牵引杆固定于夹持顶板的侧表面,所述连接侧板的下底面固定有结合支杆,且结合支杆的侧端面安装有侧辊,所述立柱安装于侧辊的外侧,且立柱的侧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该水稻种植设备的主要特定是该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大型机械更加易于生产,且成本较低,相较于人工的弯腰插秧,不仅效率较高,且更加省力,由于体积较小,不会过度损坏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
技术介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目前,大多采用大型的机械进行水稻的种植,由于地形的限制会导致很多大型的机械无法到达,但是人力的插秧经常性的弯腰插秧过于劳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大多采用大型的机械进行水稻的种植,由于地形的限制会导致很多大型的机械无法到达,但是人力的插秧经常性的弯腰插秧过于劳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包括夹持底板、牵引杆和立柱,所述夹持底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内槽,且内槽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上端面固定有夹持顶板,所述夹持底板的侧端面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侧板,所述牵引杆固定于夹持顶板的侧表面,所述连接侧板的下底面固定有结合支杆,且结合支杆的侧端面安装有侧辊,所述立柱安装于侧辊的外侧,且立柱的侧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优选的,所述内槽的外形结构为U型结构,且夹持块与内槽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所述夹持块采用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夹持底板位于连接侧板的内壁间距分布设置有4组,且固定板与连接侧板的内壁通过螺纹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牵引杆的内部套接有牵引内杆,且牵引杆关于夹持底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设置有2组,所述结合支杆的外表面固定有拉板,且拉板与牵引杆整体构成L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牵引杆贯穿于连接侧板的外表面,且连接侧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内表面呈波浪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与滑块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支撑框架的下底面安装有底轮框架,所述滑块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通过在连接侧板的内壁设置了多组夹持底板和夹持顶板,使得该装置可以同时承载大量的幼苗,一次可以实现大量幼苗的插秧,可以根据所在的地形利用固定板与连接侧板内壁的螺纹连接调节夹持底板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一定角度的插秧;2.该装置通过设计的限位挡板可以将堆积在内槽内侧的幼苗端头进行平齐,进而使得幼苗插入土壤中时幼苗端头均整齐的进入土壤内,保证了幼苗的插秧质量,且通过拉板与牵引杆构成的L型结构,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的操作,便于使用。3.该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大型机械更加易于生产,且成本较低,而且利用人力推动底轮框架实现该装置的前进,相较于人工的弯腰插秧,不仅效率较高,且更加省力,而且由于体积较小,不会过度损坏地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侧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侧板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底板;2、内槽;3、夹持块;4、夹持顶板;5、固定板;6、连接侧板;7、牵引杆;8、牵引内杆;9、拉板;10、结合支杆;11、侧辊;12、限位挡板;13、立柱;14、滑块;15、支撑框架;16、底轮框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包括夹持底板1、牵引杆7和立柱13,夹持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内槽2,且内槽2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3,夹持块3的上端面固定有夹持顶板4,夹持底板1的侧端面固定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侧板6,牵引杆7固定于夹持顶板4的侧表面,连接侧板6的下底面固定有结合支杆10,且结合支杆10的侧端面安装有侧辊11,立柱13安装于侧辊11的外侧,且立柱13的侧表面固定有滑块14,滑块14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15,内槽2的外形结构为U型结构,且夹持块3与内槽2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夹持块3采用橡胶材质,述夹持底板1位于连接侧板6的内壁间距分布设置有4组,且固定板5与连接侧板6的内壁通过螺纹构成可拆卸结构,其作用是该装置通过在连接侧板6的内壁设置了多组夹持底板1和夹持顶板4,使得该装置可以同时承载大量的幼苗,一次可以实现大量幼苗的插秧,而且采用较为柔软的夹持块3可以在夹持幼苗的同时避免对幼苗发生多度的挤压造成损坏,而且均采用圆弧形的设计,可以根据所在的地形利用固定板5与连接侧板6内壁的螺纹连接调节夹持底板1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一定角度的插秧,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牵引杆7的内部套接有牵引内杆8,且牵引杆7关于夹持底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设置有2组,结合支杆10的外表面固定有拉板9,且拉板9与牵引杆7整体构成L型结构,牵引杆7贯穿于连接侧板6的外表面,且连接侧板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挡板12,限位挡板12的内表面呈波浪型结构,其作用是该装置通过设计的限位挡板12可以将堆积在内槽2内侧的幼苗端头进行平齐,进而使得幼苗插入土壤中时幼苗端头均整齐的进入土壤内,保证了幼苗的插秧质量,且通过拉板9与牵引杆7构成的L型结构,使得可以握持或者脚踏拉板9实现牵引杆7的正反旋转,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的操作,便于使用;支撑框架15与滑块14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支撑框架15的下底面安装有底轮框架16,滑块14与支撑框架1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其作用是该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大型机械更加易于生产,且成本较低,而且利用人力推动底轮框架16实现该装置的前进,相较于人工的弯腰插秧,不仅效率较高,且更加省力,而且由于体积较小,不会过度损坏地面。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水稻种植设备,该装置主要由夹持底板1、牵引杆7和立柱13组成,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大量的水稻幼苗放置在夹持底板1的上方,然后将限位挡板12通过与连接侧板6的活动连接安装在连接侧板6的前方,使得水稻幼苗的前端抵住限位挡板12的内壁,这样就可以保护水稻前端的平整,然后握持牵引杆7的横杆,利用牵引杆7与连接侧板6内壁的活动连接向下按压,使得与牵引杆7固定连接夹持顶板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与夹持顶板4固定连接的夹持块3贴合在内槽2的内侧,将大量的水稻幼苗进行束缚,此时即可将限位挡板12从连接侧板6的内侧拉出即可,然后利用滑块14与支撑框架15之间的活动连接向下推动立柱13,使得立柱13的底部最大化的接触地面,然后利用脚将拉板9向上抬起,由于拉板9与结合支杆10固定连接,且侧辊11与立柱13保持相对活动,这样就使得连接侧板6逆时针旋转,最终贴合在地面,使得夹持在夹持块3和内槽2之间的水稻幼苗安插在路面上即可,这样就实现了一组水稻幼苗的安插,利用底轮框架16实现该装置的移动,这就是该装置的使用路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包括夹持底板(1)、牵引杆(7)和立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内槽(2),且内槽(2)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3),所述夹持块(3)的上端面固定有夹持顶板(4),所述夹持底板(1)的侧端面固定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侧板(6),所述牵引杆(7)固定于夹持顶板(4)的侧表面,所述连接侧板(6)的下底面固定有结合支杆(10),且结合支杆(10)的侧端面安装有侧辊(11),所述立柱(13)安装于侧辊(11)的外侧,且立柱(13)的侧表面固定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包括夹持底板(1)、牵引杆(7)和立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内槽(2),且内槽(2)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3),所述夹持块(3)的上端面固定有夹持顶板(4),所述夹持底板(1)的侧端面固定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侧板(6),所述牵引杆(7)固定于夹持顶板(4)的侧表面,所述连接侧板(6)的下底面固定有结合支杆(10),且结合支杆(10)的侧端面安装有侧辊(11),所述立柱(13)安装于侧辊(11)的外侧,且立柱(13)的侧表面固定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的外形结构为U型结构,且夹持块(3)与内槽(2)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所述夹持块(3)采用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水稻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石门镇安全股份经济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