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84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11
包括设置在树脂基板层(7)上的第一导电层(70)、设置在第一导电层上的平坦化膜(16)以及设置在平坦化膜上的有机EL元件(9),且在显示区域(2)周围的边框区域中设置有第二导电层(75),该第二导电层在平坦化膜上与有机EL元件的第二电极接触,并且在平坦化膜的外侧与第一导电层接触,第二电极经由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在平坦化膜中的位于边框区域的部分形成有沟槽(49),第一导电层在沟槽的内部从平坦化膜露出,第二电极在沟槽的内部经由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技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了有机EL(E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自发光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备受关注。有机EL显示装置包括通过有机EL元件的发光来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设置在该显示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改良外观并实现节省空间化,期望使边框区域减小即窄边框化。有机EL元件包括例如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作为阴极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EL层。在边框区域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源连接的端子部。此外,在边框区域中的显示区域与端子部之间设置有多个边框配线。第二电极经由边框配线与设置在端子部的端子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894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二电极与构成边框配线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因此,采用如下结构:例如,使用由与第一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同一层的第二导电层,且使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使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接触。但是,为了满足上述窄边框化的期望,需要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宽度变窄,并且难以确保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果因而第二电极与第一导电层(引绕配线)之间的电阻变高,则无法进行稳定的图像显示,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下降。本公开的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观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减小有机EL元件等的发光元件的电极与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阻,确保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平坦化膜,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平坦化膜上,设置有通过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边框区域,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功能层以及隔着所述功能层与所述第一电极重叠的第二电极,在所述边框区域中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平坦化膜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并且在所述平坦化膜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在所述平坦化膜中的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部分,贯通所述平坦化膜的沟槽以在所述边框区域将所述平坦化膜区划成内侧和外侧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也设置在与所述沟槽对应的位置,并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从所述平坦化膜露出,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显示装置,除了在边框区域的平坦化膜上形成沟槽,将发光元件的电极在平坦化膜的外侧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之外,由于在沟槽的内部,经由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到从平坦化膜露出的第一导电层,因此,可以确保发光元件的电极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降低发光元件的电极与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并且可以确保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由图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II包围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的TFT层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图4为图2的显示区域沿IV-IV线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有机EL层的结构截面图。图6是示出由图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VI包围的部分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有机EL显示装置沿VII-VII线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由图8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IX包围的部分的俯视图。图10为图9的有机EL显示装置沿X-X线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图11是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与图6对应的图。图12是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与图6对应的图。图13是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与图1对应的图。图14为图13的有机EL显示装置沿XIV-XIV线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例示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以有机EL显示装置为例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图1是示出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的由II包围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TFT层8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图2的显示区域2沿着IV-IV线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图5是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有机EL层30的构成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1包括进行图像显示的矩形显示区域2和设置在显示区域2周围的矩形条状的边框区域3。然后,在构成边框区域3的一边的部分设置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源连接的端子部4。尽管未图示出,但是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的配线基板的一端部连接到端子部4。进一步地,在边框区域3中,在构成与设置有端子部4的边相邻的边(图1的左右的各边)的部分分别包含作为控制电路的栅极驱动器电路51和发光控制电路52(参照图6)单片地形成在基板上的控制电路区域53。此外,在边框区域3中的显示区域2与端子部4之间设置有多个边框配线15f。每条边框配线15f构成在端子部4处电连接到配线基板的配线端子15t。这些多个配线端子15t以规定的图案排列在端子部4处。多个边框配线15f包括低压电源配线60(在图1中标注阴影示出)。低压电源配线60包括以包围显示区域2的方式设置的外侧配线61和设置在外侧配线61与显示区域2之间的内侧配线62。这些外侧配线61和内侧配线62由构成边框区域3中的除了设置有端子部4的边以外的三边的部分来分离设置。外侧配线61配置在边框区域3的外侧。此外,内侧配线62被配置成与外侧配线61之间隔开间隔,并且沿着外侧配线61延伸。这些外侧配线61和内侧配线62在设置有端子部4的边侧相互一体地连接,并引绕到端子部4。低压电源配线60经由设置在端子部4中的配线端子15t电连接至低压电源(ELVSS)65。有机EL显示装置1采用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如图2所示,在显示区域2中,多个子像素5呈矩阵状配置。各像素5被构成为包括例如由进行红色显示的子像素6r、进行绿色显示的子像素6g和进行蓝色显示的子像素6b构成的三色的子像素6。这三种颜色的子像素6r,6g,6b例如以并排的方式排列,并以条状彼此相邻。如图4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1包括:作为基板的树脂基板层7、设置在树脂基板层7上的TFT(ThinFilmTransistor)层8、设置在TFT层8上并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n基板;/n第一导电层,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n平坦化膜,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及/n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平坦化膜上,/n设置有通过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边框区域,/n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功能层以及隔着所述功能层与所述第一电极重叠的第二电极,/n在所述边框区域中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平坦化膜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并且在所述平坦化膜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平坦化膜中的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部分,贯通所述平坦化膜的沟槽以在所述边框区域将所述平坦化膜区划成内侧和外侧的方式形成,/n所述第一导电层也设置在与所述沟槽对应的位置,并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从所述平坦化膜露出,/n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平坦化膜,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平坦化膜上,
设置有通过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边框区域,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功能层以及隔着所述功能层与所述第一电极重叠的第二电极,
在所述边框区域中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平坦化膜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并且在所述平坦化膜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坦化膜中的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部分,贯通所述平坦化膜的沟槽以在所述边框区域将所述平坦化膜区划成内侧和外侧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导电层也设置在与所述沟槽对应的位置,并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从所述平坦化膜露出,
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区域包括控制电路单片地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控制电路区域,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边框区域以所述沟槽为边界分别形成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区域中的与设置有所述控制电路区域的边不同的边侧设置有端子部,
设置在所述平坦化膜的外周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和在所述沟槽的内部从所述平坦化膜露出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且在设置有所述控制电路区域的边侧分离,在设置有所述端子部的边侧连续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到所述低电压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彼此相邻地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所述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久雄高桥纯平园田通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