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自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楼宇自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筑体内越来越多的设备被纳入楼宇自控的范畴,通过楼宇自控系统来实现分散控制和统一监控,从而享受楼宇自控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分布式DDC控制器相较与传统的集中式DDC控制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布线成本低,以价格低廉的通讯线缆替代昂贵的铜芯电缆;故障隔离,每个分布式DDC控制器都是一个自治单元,单一DDC控制器故障不影响其它设备的运行;安装灵活,在很小的安装空间内即可容纳一个分布式DDC控制器。但是分布式DDC控制器相较与传统集中式控制器劣势的地方在于无法实现分布式DDC控制器之间的协同,因为建筑体内的被控对象往往不是孤立的个体,需要实现紧密的联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为解决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劣势,传统的方法是部署一个网络引擎,由网络引擎负责汇集所有分布式DDC控制器数据,并由其负责数据转发,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网络引擎的可靠性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如果网络引擎发生故障会导致所有分布式DDC控制器之间无法协同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配置简单的用于实现楼宇自控领域多个DDC控制器之间互联互通需求的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系统。r>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义实现DDC控制器之间协同工作的通讯协议;定义DDC控制器发送组态格式;定义DDC控制器接收组态格式;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配置软件配置接收DDC控制器;通过配置软件将用于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配置信息下载到DDC控制器;作为发送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发送方式向接收方发送指定的协同数据;以及作为接收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接收方式,接收配置软件所指定的DDC控制器发送过来的协同数据。可选地,所述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步骤具体包括:用户通过配置软件配置协同工作的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IP地址以及发往目标DDC控制器的位号列表。可选地,所述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IP地址采用IP子网广播方式或者采用点对点指定IP地址方式。可选地,所述发往目标DDC控制器的位号列表包括模拟量位号和开关量位号。可选地,所述配置软件配置接收DDC控制器的步骤具体包括:用户通过配置软件配置选择接收来自哪些DDC控制器的数据和接收哪些指定的位号。可选地,对于接收方来说,可以全部接收来自发送方的协同数据,也可以部分接收来自发送方的协同数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脑以及至少两个通过以太网连接到电脑的DDC控制器,所述电脑中设置有配置软件,所述DDC控制器之间通过以太网互连,根据运行于电脑上的配置软件的规划,各DDC控制器之间可自主完成指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选地,所述系统中的至少两个DDC控制器的地位均等,可以发送数据给任一DDC控制器,也可以接收任一DDC控制器的数据。可选地,所述系统中作为发送方的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发送方式向接收方发送指定的协同数据;作为接收方的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接收方式,接收配置软件所指定的DDC控制器发送过来的协同数据。可选地,所述作为接收方的DDC控制器可以全部接收来自发送方的协同数据,也可以部分接收来自发送方的协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依赖于任何如网络引擎之类的集中式数据中转设备,以所见即所得方式配置协同目标和协同数据,并且协同数据的发送方式灵活,可广播,可点对点,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协同。2、本专利技术系统中所有DDC控制器地位均等,不需要另外设置一个数据中转设备用来汇集和分发数据,因此故障点分散,故障后的影响面小,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更高,并且本专利技术因为不需要额外设置数据中转设备,经济性更好。3、本专利技术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通过配置软件直观地选择发送位号列表和接收位号列表,简化了配置过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配置发送位号列表;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配置接收DDC控制器;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配置接收位号列表;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配置完成的接收DDC控制器及位号;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软件将组态信息下载到DD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系统包括电脑1以及至少两个通过以太网连接到电脑1的DDC控制器2。所述电脑1中设置有配置软件,所述DDC控制器2之间也通过以太网互连,根据运行于电脑1上的配置软件的规划,各DDC控制器2之间可自主完成指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工作,例如:IP地址为192.168.1.2的DDC控制器以点对点方式向IP地址为192.168.1.3的DDC控制器和IP地址为192.168.1.4的DDC控制器发送数据,IP地址为192.168.1.5的DDC控制器可以向IP地址为192.168.1.3的DDC控制器发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DDC控制器2的地位均等,可以发送数据给任一DDC控制器,也可以接收任一DDC控制器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基于TCP/IP协议的传输层,采用UDP协议实现,在局域网内可采用IP广播方式,以减少网络报文;在广域网上可采用点对点方式,以实现公网传输。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以太网也可以采用TCP协议,优点是协同数据达到确定性会更好,缺点是对DDC控制器的硬件资源要求比较高,无法通过广播方式降低网络负荷。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定义实现DDC控制器之间协同工作的通讯协议;/n定义DDC控制器发送组态格式;/n定义DDC控制器接收组态格式;/n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n配置软件配置接收DDC控制器;/n通过配置软件将用于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配置信息下载到DDC控制器;/n作为发送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发送方式向接收方发送指定的协同数据;以及/n作为接收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接收方式,接收配置软件所指定的DDC控制器发送过来的协同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实现DDC控制器之间协同工作的通讯协议;
定义DDC控制器发送组态格式;
定义DDC控制器接收组态格式;
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
配置软件配置接收DDC控制器;
通过配置软件将用于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配置信息下载到DDC控制器;
作为发送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发送方式向接收方发送指定的协同数据;以及
作为接收方,DDC控制器按照配置软件指定的接收方式,接收配置软件所指定的DDC控制器发送过来的协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软件配置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步骤具体包括:用户通过配置软件配置协同工作的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IP地址以及发往目标DDC控制器的位号列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目标DDC控制器的IP地址采用IP子网广播方式或者采用点对点指定IP地址方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往目标DDC控制器的位号列表包括模拟量位号和开关量位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DDC控制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软件配置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朱志坤,洪振民,韩海强,虞照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创建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