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58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包括磁钢、磁轭;所述磁钢和磁轭均为条状,磁钢的截面为矩形,磁轭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磁钢和磁轭交错圆周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转子在高速下的稳定运行,不出现炸裂、变形;磁钢与磁轭交替粘接在轴上,并在磁钢与磁轭外圆采用绑扎绳圆周绑扎固定,最终采用护套对磁钢、磁轭进行防护;采用绑扎绳与护套对磁钢核磁轭进行双重防护,有效防止高速下磁钢、磁轭受离心力飞出轴,同时轴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电机内置或共轴安装,减小电机体积与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飞行器对重量、体积、可靠性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永磁电机因功率密度较高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较多,但高速下永磁电机转子存在磁钢(磁轭、隔板)飞出的风险,往往转子表面线速度超过100m/s,在高速运行下可靠性较低,限制了永磁电机的高速运行。一般表贴式永磁转子由轴、磁钢、隔板、挡板、护套组成,装配时轴向两处挡板需分两次装配(先装一处挡板限制磁钢轴向位置,再装配磁钢、隔板,最终再装配另外一块挡板),零件种类不多,但装配过程相对繁琐,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存在挡板脱落的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该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可以保证转子在高速下的稳定运行,不出现炸裂、变形。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包括磁钢、磁轭;所述磁钢和磁轭均为条状,磁钢的截面为矩形,磁轭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磁钢和磁轭交错圆周分布。所述磁钢和磁轭外表面中部沿切向均有凹槽,有绑扎绳捆绑在凹槽中。所述凹槽为台阶状凹陷。所述磁钢和磁轭固定在轴上,轴为工字轮结构,磁钢和磁轭固定在工字轮两端挡板之间。所述磁钢和磁轭套装在护套内。所述磁钢和磁轭等长。所述绑扎绳上有粘接剂并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磁钢和磁轭。所述轴、磁钢、磁轭之间有粘接剂粘接固定。所述凹槽深度为1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保证转子在高速下的稳定运行,不出现炸裂、变形;磁钢与磁轭交替粘接在轴上,并在磁钢与磁轭外圆采用绑扎绳圆周绑扎固定,最终采用护套对磁钢、磁轭进行防护;采用绑扎绳与护套对磁钢核磁轭进行双重防护,有效防止高速下磁钢、磁轭受离心力飞出轴,同时轴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电机内置或共轴安装,减小电机体积与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组装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图。图中:1-轴,2-磁钢,3-磁轭,4-绑扎绳,5-护套,6-粘接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包括磁钢2、磁轭3;磁钢2和磁轭3均为条状,磁钢2的截面为矩形,磁轭3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磁钢2和磁轭3交错圆周分布。磁钢2和磁轭3外表面中部沿切向均有凹槽,有绑扎绳4捆绑在凹槽中。凹槽为台阶状凹陷。磁钢2和磁轭3固定在轴1上,轴1为工字轮结构,磁钢2和磁轭3固定在工字轮两端挡板之间。磁钢2和磁轭3套装在护套5内。磁钢2和磁轭3等长。绑扎绳4上有粘接剂6并通过粘接剂6固定于磁钢2和磁轭3。轴1、磁钢2、磁轭3之间有粘接剂6粘接固定。凹槽深度为1mm。实施例1由上所述,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的轴1为空心结构,前后片状结构与轴为一体,整体呈凹形,凹形面均喷砂处理,便于提升粘接强度;磁钢2为长方体结构,在磁钢中部设计深度为1mm的凹槽;磁轭3为梯形体结构,在中部存在设计深度为1mm的凹槽,采用导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进一步地,12个磁钢2和12个磁轭3在轴1凹槽内拼接,磁钢2与磁轭3交替分布,磁钢2、磁钢3、轴1三种零件接触面均涂粘接剂6;进一步地,绑扎绳4涂粘接剂6后在磁钢2、磁轭3形成的凹槽内绑扎,绑扎时绑扎绳6受张力,绑扎后避免出现捆绑不紧、松动的情况,绑扎后在绑扎绳4上涂粘接剂6;优选的,在粘接剂6固化后,以轴1内孔为基准加工轴1、磁钢2、磁轭3、粘接剂6形成的尺寸;具体的,加热护套,将护套5套入轴1、磁钢2、磁轭3、粘接剂6形成的转子组件上,对轴1、护套5形成的接触边进行激光焊接,将轴1、护套5机械固定在一起;具体的,以内孔为基准,穿入动平衡芯轴后对转子去重,可在轴1上凹槽两端进行。由此,转轴为空心结构,前后两端存在两个内孔,转轴内存在花键,前后两处内孔定位增加与传动轴装配后的同轴度,采用花键传动保证传动稳定性,优选的,转轴外圆呈凹形,用于嵌放磁钢和磁轭,与磁钢、磁轭贴合面喷砂处理,提升接触面的粗糙度;优选的,磁钢结构为长方体,中间存在一定深度的凹槽,磁钢充磁方向为切向充磁;优选的,磁轭结构为梯形体,中间存在一定深度的凹槽;进一步地,磁钢和磁轭粘接面交替分布放入轴的凹槽中,磁钢和磁轭数量相同,底部与轴凹槽相接触,磁钢、磁轭与轴三者接触面均涂粘结剂,磁钢与磁轭拼接后在通过磁轭在圆周径向上形成N、S交替分布的径向磁场;优选的,磁钢、磁轭中部形成的凹槽边缘呈凸起棱边,有利于绑扎绳绑扎后张力控制;具体地,在磁钢、磁轭形成的凹槽内采用非金属绑扎绳绑扎,如碳纤维丝、尼龙带等,先将绑扎绳浸粘接剂后再绑扎,绑扎时绑扎绳应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绑扎,张力可控制在绑扎绳拉断力的10~30%之间,绑扎后绳子形成的尺寸应小于套筒内孔尺寸,粘接剂尺寸大于套筒内孔尺寸;优选的,粘接剂固定后以轴为内孔尺寸为加工基准,加工转子组件外圆尺寸;优选的,加热护套,将护套套入转子组件上,对形成的接触边进行激光焊接;再以轴为内孔尺寸为加工基准,加工转子外圆尺寸,加工后在轴上根据转子剩余不平衡量要求去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包括磁钢(2)、磁轭(3),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和磁轭(3)均为条状,磁钢(2)的截面为矩形,磁轭(3)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磁钢(2)和磁轭(3)交错圆周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包括磁钢(2)、磁轭(3),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和磁轭(3)均为条状,磁钢(2)的截面为矩形,磁轭(3)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磁钢(2)和磁轭(3)交错圆周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和磁轭(3)外表面中部沿切向均有凹槽,有绑扎绳(4)捆绑在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台阶状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耐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和磁轭(3)固定在轴(1)上,轴(1)为工字轮结构,磁钢(2)和磁轭(3)固定在工字轮两端挡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平赵飞卓亮曹朝晖葛发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