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58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进线配电柜、不间断配电柜、第一类负载和第二类负载;所述进线配电柜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与所述第二类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和接触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接触器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所述第二类负载包括站控系统,所述站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接触器和所述辅助触头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配电系统能够根据辅助触头的信号对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实现闭环控制,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
,特别涉及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何有效地为能量不足的汽车提供快速有效的能量补给成为车主和各大厂商非常关注的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例,当前主流的电能补给方案包括充电方案和电池更换方案。相对于充电方案,电池更换方案由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动力电池的更换且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是电能补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池更换方案一般在换电站内完成,换电站内一般设置有电动车换电系统、电池包充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监控消防系统,这些系统集成度较高,用电功率极大,结构也很复杂,因此对换电站设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换电站的供配电系统也相应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有的电动汽车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和与配电柜电连接的负载模块,配电过程中由一个控制器集成控制多个负载的开关状态,以得到配电的效果。这种配电方式便利性不够,且在配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安全性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能够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进线配电柜、不间断配电柜、第一类负载和第二类负载;所述进线配电柜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与所述第二类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和接触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接触器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所述第二类负载包括站控系统,所述站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接触器和所述辅助触头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与所述站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向所述站控系统发送控制指令,能够控制所述接触器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具体地,所述第一类负载包括不间断电源,所述进线配电柜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与所述不间断配电柜电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用于向所述不间断配电柜供电。进一步地,所述进线配电柜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均设置有开门断电装置,所述开门断电装置包括柜门开关和主断路器,所述柜门开关与所述主断路器机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线配电柜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均设置有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与所述站控系统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是否正常,当所述第一类负载的供电回路不正常时,控制所述进线配电柜的警示装置发出警示,当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不正常时,控制所述不间断配电柜的警示装置发出警示。具体地,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灯光警示器和/或声音警示器。进一步地,所述进线配电柜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均设置有现场控制装置,所述现场控制装置与所述站控系统电连接,所述现场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进行现场控制,所述现场控制装置包括急停按钮、控制按钮、转换开关和智能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进线配电柜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均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站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负载包括水冷机组、空调/风扇、站外照明系统和备用插座;所述第二类负载包括换电设备、码垛机、充电机系统、监控消防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站内照明/门禁系统。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保护一种换电站,包括如上述的换电站供配电系统。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换电站供配电系统通过在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中均设置断路器和接触器,并为每个断路器和接触器配置辅助触头,以使得站控系统能够根据所述辅助触头的信号对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实现闭环控制,提高了换电站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的换电站供配电系统通过为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配置单独的指示灯和控制按钮,能够直观的显示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情况,实现对每个负载的单独控制;将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上的接触器接入站控系统,将所述站控系统接入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提高了换电站供配电系统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电站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电站供配电系统的负载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进线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不间断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进线配电柜的指示灯和开关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不间断配电柜的指示灯和开关的示意图。其中,10-进线配电柜,20-不间断配电柜,30-第一类负载,31-不间断电源,40-第二类负载,41-站控系统,50-断路器,60-接触器,70-辅助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可以包括:进线配电柜10、不间断配电柜20、第一类负载30和第二类负载40;所述进线配电柜10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与所述第二类负载40电连接;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50和接触器60,所述断路器50和所述接触器60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70;所述第二类负载40包括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60和所述辅助触头70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41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具体地,所述断路器50可以用于对其所在的供电回路进行保护,当所述供电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或严重过负荷时,所述断路器50可以切断所述供电回路的电流。所述接触器60可以用于控制其所在的供电回路的通断,所述接触器60信号接入所述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接触器60的通断,来控制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所述辅助触头70信号接入所述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可以根据所述辅助触头70的信号实现对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闭环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负载30可以包括不间断电源(Un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配电柜(10)、不间断配电柜(20)、第一类负载(30)和第二类负载(40);/n所述进线配电柜(10)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与所述第二类负载(40)电连接;/n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50)和接触器(60),所述断路器(50)和所述接触器(60)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70);/n所述第二类负载(40)包括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60)和所述辅助触头(70)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41)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配电柜(10)、不间断配电柜(20)、第一类负载(30)和第二类负载(40);
所述进线配电柜(10)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与所述第二类负载(40)电连接;
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50)和接触器(60),所述断路器(50)和所述接触器(60)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70);
所述第二类负载(40)包括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60)和所述辅助触头(70)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41)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与所述站控系统(41)通信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向所述站控系统(41)发送控制指令,能够控制所述接触器(60)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包括不间断电源(31),所述进线配电柜(10)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31)与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31)用于向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配电柜(1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均设置有开门断电装置,所述开门断电装置包括柜门开关和主断路器,所述柜门开关与所述主断路器机械连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堂勇杨全凯王志海牛欢欢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