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5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铅酸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硫酸溶液;步骤2,通电化成;步骤3,向所述铅酸蓄电池中通过定量加酸机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准确获得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实现柔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铅酸蓄电池制造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电池进行内化成的过程,目前电池的内化成方法,为防止酸液不够,都采用富液化成,即满酸化成,也就是现有加酸壶上下均有开口,使用时一直套在电池加酸孔上,与电池之间不能分离,所以也不能密封和独立储存酸液,生产过程中无法通过定量加酸准确获得需要的电池容量,更无法根据需要的电池容量进行柔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铅酸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硫酸溶液;步骤2,通电化成;步骤3,向所述铅酸蓄电池中通过定量加酸机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所述定量加酸机为机械式定量加酸机;所述定量加酸机包括可定量存储酸液的加酸壶;所述定量加酸机为电控式定量加酸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度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4g/cm3~1.28g/cm3之间,所述第二密度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25~1.6g/cm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通电化成为完全化成。进一步地,所述定量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的体积与所述第二密度硫酸溶液的关系为V0是最终硫酸体积,ρ0是最终硫酸密度,ω0是最终硫酸质量分数,V1是第一次加酸的硫酸体积,ρ1是第一次加酸的硫酸密度,ω1是第一次加酸的硫酸质量分数,ρ2是第二次加酸的硫酸密度,ω2是第二次加酸的硫酸质量分数,m0为化成过程中析出的纯硫酸质量,m1为化成过程电解水的损失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可存储定量酸液的加酸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上设有注酸口、防泄漏阀、排酸口和排泄阀,所述防泄漏阀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注酸口,所述排泄阀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排酸口。进一步地,所述防泄漏阀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下部,所述弹性体推动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注酸口。本专利技术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准确获得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实现柔性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定量加酸机的加酸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定量加酸机的加酸壶的另一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待化成的铅酸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的硫酸溶液,第一密度最好为1.04g/cm3~1.28g/cm3之间;步骤2,通电化成;步骤3,向电池中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第二密度最好为1.25~1.6g/cm3(25℃),由于第一密度的硫酸溶液化成后的容量较低,为了达到需要的电池容量,加入第二密度的硫酸溶液的密度需要大于第一密度的硫酸溶液,制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加入不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第二密度的硫酸溶液,为生产不同容量不同用途的电池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可准确确定加入硫酸的密度,避免加入密度过低达不到容量,过高浪费能量,也利于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步骤2通电化成结束时二氧化铅的转化率位于75%-92%之间,此时步骤3中加入硫酸。本专利技术第一次加入低密度硫酸溶液可以是1次加入低密度硫酸溶液,也可以是分多次加入低密度硫酸溶液,多次加入低密度硫酸溶液时,最好后一次加入的低密度硫酸溶液的体积大于前一次加入的低密度硫酸溶液体积。本专利技术第二次加入高密度硫酸溶液可以是1次加入高密度硫酸溶液,也可以是分多次加入高密度硫酸溶液,多次加入高密度硫酸溶液时,最好后一次加入的高密度硫酸溶液的体积小于前一次加入的高密度硫酸溶液体积。实施例1取6-DZF-20胶封下线的电池半成品,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加酸与化成,制样过程如下:1)第一次加酸,向待加酸铅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为1.07g/cm3的硫酸溶液,加酸体积140ml,可以分多次加酸,前一次60ml,后一次80ml。采用真空加酸机加酸。2)将第一次加酸完成的电池放置于水浴槽中,连接好充电线夹,开启充电机,按表1工艺进行。表16-DZF-20制造工艺3)当化成进行完第8步,充入电量达到126Ah,此时PbO2含量达到88%左右时,完全化成,即完全化透,碱式硫酸铅与氧化铅转化完毕。此时电池容量4AH。4)为达到电池容量为20AH的电池,开始向电池中加入仅仅作为能量物质使用的第二密度的酸。按以下方法计算出第二次加酸的密度与体积:a.根据电池设计容量,首先确定电池设计的最终硫酸体积V0=167.69ml,加酸化成后增重体积Vt=161.13ml,最终硫酸密度ρ0=1.360g/cm3,按照硫酸密度与质量分数对照表查出硫酸质量分数ω0=45.3%;b.在和膏过程中引入铅膏中的并在化成过程中析出的纯硫酸质量为m0=16.49g;c.第一次加酸的硫酸体积V1=140ml,硫酸密度ρ1=1.07g/cm3和质量分数ω1=9.3%;d.化成过程电解水的损失质量m1=30g;e.第二次加入的硫酸质量分数:按照硫酸密度与质量分数对照表查出硫酸质量分数ω2对应的密度ρ2=1.65g/cm3f.第二次加入的硫酸体积为:可以分多次加酸,前一次40ml,后一次20ml。开始向电池中加入第二密度的酸。采用定量加酸机加酸,定量加酸机包括可定量存储酸液的加酸壶,先向可定量存储酸液的加酸壶内加入酸液。将加酸壶连接电池注液孔,并向电池定量注入第二密度的酸液,第二密度的酸密度为1.65g/cm3,加入量为60ml第二密度的酸。加酸完毕,继续按表1程序运行。5)化成结束免抽酸。实施例2取6-DZF-20胶封下线的电池半成品,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加酸与化成,制样过程如下:1)第一次加酸,向待加酸铅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的密度为1.17g/cm3的硫酸溶液,加酸体积145ml,可以分多次加酸,前一次60ml,后一次85ml。采用真空加酸机加酸。2)将第一次加酸完成的电池放置于水浴槽中,连接好充电线夹,开启充电机,按表按1工艺进行。3)当化成进行完第8步,充入电量达到126Ah,此时PbO2含量达到81%左右时,部分化成,即碱式硫酸铅与氧化铅转化未完全。此时电池容量6AH。4)为达到电池容量为20AH的电池,开始向电池中加入第二密度的酸。按以下方法计算出第二次加酸的密度与体积:a.根据电池设计容量,首先确定电池设计的最终硫酸体积V0=167.69ml,加酸化成后增重体积Vt=161.13ml,最终硫酸密度ρ0=1.360g/cm3,按照硫酸密度与质量分数对照表查出硫酸质量分数ω0=45.3%;b.在和膏过程中引入铅膏中的并在化成过程中析出的纯硫酸质量为m0=16.49g;c.第一次加酸的硫酸体积V1=145ml,硫酸密度ρ1=1.17g/cm3和质量分数ω1=22.9%;d.化成过程电解水的损失质量m1=30g;e.第二次加入的硫酸质量分数:按照硫酸密度与质量分数对照表查出硫酸质量分数ω2对应的密度ρ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铅酸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硫酸溶液;步骤2,通电化成;步骤3,向所述铅酸蓄电池中通过定量加酸机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9 CN PCT/CN2020/073065;20200119 CN PCT/CN201.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铅酸蓄电池中加入第一密度硫酸溶液;步骤2,通电化成;步骤3,向所述铅酸蓄电池中通过定量加酸机加入第二密度硫酸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加酸机为机械式定量加酸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壶为可存储定量酸液的加酸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加酸机为电控式定量加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杨新新叶剑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