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3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监测节点,包括获取来自监控总控平台的节点控制策略;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第一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和第二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航拍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获取来自无人机航拍模块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控制上传第一特征集、第二特征集和所述天线姿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兼顾电力系统的监测安全和无人机航拍模块的飞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电力系统的巡检任务和维护任务都日趋繁重,当前主要还是采取人工攀爬作业进行电力系统的巡检和维护。显而易见,需要人工攀爬进行高空作业是存在安全风险的,并且人工巡检和维护受制于人力管理策略和人员素质,巡检质量不稳定,并且成本非常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公开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应用于监测节点,包括:获取来自监控总控平台的节点控制策略;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第一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和第二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航拍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获取来自无人机航拍模块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若所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一上报策略,则按照第一上报策略上传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或,若所述天线姿态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二上报策略,则按照所述第二上报策略上传所述天线姿态。本公开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系统,包括:监控总控平台和多个监测节点,每个所述监测节点均与所述监控总控平台进行通信,所述监测节点与电力系统为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监测节点对应一个电力系统;所述监测节点,包括:节点控制策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监控总控平台的节点控制策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第一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和第二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航拍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来自无人机航拍模块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上报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一上报策略,则按照第一上报策略上传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或,若所述天线姿态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二上报策略,则按照所述第二上报策略上传所述天线姿态。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可以兼顾电力系统的监测安全和无人机航拍模块的飞行安全,以使得监测节点可以充分适应气候不同合理的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无人机航拍模块和监测通信模块的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测节点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总控平台执行步骤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策略和第二控制策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测节点的执行步骤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特征集的查询方法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查询能够控制所述基准复合数据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子集对应的结果子集流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测节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降低人力在电力系统监测巡检中的比重,提升电力系统的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并且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测能够根据电力系统所在的环境进行自适应调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及系统。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监控总控平台101和多个监测节点103,每个所述监测节点103均与所述监控总控平台101进行通信,所述监测节点与电力系统为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监测节点对应一个电力系统,事实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对多个电力系统进行综合监控的方案。所述电力系统至少包括电力塔的塔体和布设于电力塔上的天线。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监测节点103均包括:传感器监测网络1031,用于监测所述电力系统的待监测参量。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监测网络包括在天线的缘子串上安装的拉力传感器、设置在输电线路上的导线摆动监测仪以及设置在天线支撑杆上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相应的,所述传感器监测网络用于得到所述天线的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所述第一特征集包括负重后的受力状态,当前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所述第二特征集包括导线与线夹最后接触点外一定距离处导线相对于线夹的弯曲振幅和频率。所述第一特征集用于表征天线的外在因素监测结果,所述第二特征集用于表征天线的内在因素监测结果。无人机航拍模块1033,用于以航拍模式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相关图像数据。监测通信模块1035,用于与监控总控平台101交互以得到节点控制策略,以及上传传感器监测网络1031和无人机航拍模块1033采集到的数据的处理结果。监测控制模块1037,用于对传感器监测网络1031和无人机航拍模块1033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和所述节点控制策略对传感器监测网络1031和无人机航拍模块1033、以及监测通信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应用于监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来自监控总控平台的节点控制策略;/n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第一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和第二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n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航拍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n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n获取来自无人机航拍模块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n若所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一上报策略,则按照第一上报策略上传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n或,/n若所述天线姿态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二上报策略,则按照所述第二上报策略上传所述天线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系统物联监测方法,应用于监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来自监控总控平台的节点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第一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和第二特征数据采集子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
根据所述节点控制策略的航拍策略控制传感器监测网络;
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
获取来自无人机航拍模块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天线姿态;
若所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一上报策略,则按照第一上报策略上传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
或,
若所述天线姿态满足节点控制策略的的第二上报策略,则按照所述第二上报策略上传所述天线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监测网络包括在天线的缘子串上安装的拉力传感器、导线摆动监测仪以及设置在天线支撑杆上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征集包括负重后的受力状态,当前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所述第二特征集包括导线与线夹最后接触点外一定距离处导线相对于线夹的弯曲振幅和频率;所述第一特征集用于表征天线的外在因素监测结果,所述第二特征集用于表征天线的内在因素监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上报策略为第一特征数据项集或第二特征数据项集,则若监测节点处的第一特征集控制第一特征项集,或第二特征集控制第二特征项集,则第一上报策略成立,对来源于传感器监测网络的数据进行上报;
若第一上报策略为第一特征数据项集和第二特征数据项集,则若第一特征集控制第一特征项集并且第二特征集控制第二特征项集,则第一上报策略成立,对来源于传感器监测网络的数据进行上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获取来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得到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包括:
获取来自拉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的第一原始数据;
获取来自摆动监测仪的第二原始数据;
对所述第一原始数据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特征集;
对所述第二原始数据进行第二处理得到第二特征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包括同步处理和加敏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仅仅进行加敏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阁张卫华冯雅吴宗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载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