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15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三相电源,该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CT,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三相电子负载,多个所述的三相电子负载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可控负载和多个可控负载;在所述的CT位置安装一配变终端,在每个可控负载位置均安装有一载波模块,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与以太交换器实现数据互通,该以太交换器还与计算机、配变终端和三相电子负载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尤其是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通过三相(A、B、C)给低压负荷供电,低压负荷一般为单相供电,由于变压器低压负荷较多,而且大小不受控制,容易造成在A、B、C三相之间负荷不平衡,带来额外的电能损耗以及其他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手段一般是通过换相开关在A、B、C之间来进行调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低压用电设备的不确定,因此,相应不平衡治理系统在应用效果也无法确定,因此应设计一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来对相应治理系统进行量化测试与验证,以确定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模拟不平衡治理场景,对低压用电载荷进行调整,并实时采集相应电流,电压信息,对治理效果进行验证的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包括三相电源,该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CT,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三相电子负载,多个所述的三相电子负载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可控负载和多个可控负载;在所述的CT位置安装一配变终端,在每个可控负载位置均安装有一载波模块,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与以太交换器实现数据互通,该以太交换器还与计算机、配变终端和三相电子负载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三相电子负载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可调整三相电子负载的电流值。进一步的,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和配变终端连接,可接受配变终端输出的换相指令。进一步的,所述串口服务器包括多个网口和串口,通过网口和以太交换器连接,通过串口和载波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的载波模块均与配变终端实现通信,计算机采集配变终端数据并可经载波模块对可控负载输出控制命令。应用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置每个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步骤2:每个三相电子负载均将电子负载数据发送至配变终端;步骤3:配变终端根据采集的总体数据及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给载波模块输出换相指令;步骤4:根据换相指令,将相应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荷切换至相应的相上;步骤5:与步骤4同时改变相应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步骤6:配变终端二次采集负载数据;步骤7:将两次采集的负载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治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三相电源、CT、三相电子负载、配变终端、串口服务器和以太交换器形成一套测试系统。三相电源通过A、B、C三相电缆为三相电子负载供电,配变终端通过CT实时采集三相电源的三相电流和电压获取模拟环境的负荷数据,并通过网络把数据发送至计算机内;三相电子负载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控制A、B、C三相的负载大小;串口服务器实现以太网和串口的协议转换;以太交换器与配变终端,计算机和三相电子负载分别连接,实现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交互。本专利技术中,基于上述系统延伸出一套相应的测试方法。首先,设置每个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低压负荷,并将相应负载数据发送至配变终端进行归集;配变终端根据采集的总体数据对过高的负载数据对应的三相电子负载输出换相指令,模拟换相开关进行换相;根据相应的指令,将负载切换至指定的相上,并二次采集负载数据;将该次采集的负载数据和第一次归集的相应负载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过高的负载数据是否变化,相应三相电子负载的电流值是否降低,进而得出该方式以及相应参数是否可以进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3为应用本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包括三相电源,该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CT1,本专利技术的创新在于,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三相电子负载,多个所述的三相电子负载4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可控负载和多个可控负载;在所述的CT位置安装一配变终端(TTU)2,在每个可控负载位置均安装有一载波模块3,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5与以太交换器6实现数据互通,该以太交换器还与计算机7、配变终端(TTU)和三相电子负载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相电子负载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可调整三相电子负载的电流值。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和配变终端(TTU)连接,可接受配变终端(TTU)输出的换相指令。本实施例中,所述串口服务器包括多个网口和串口,通过网口和以太交换器连接,通过串口和载波模块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载波模块均与配变终端(TTU)实现通信,计算机采集配变终端(TTU)数据并可经载波模块对可控负载输出控制命令。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应用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置每个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步骤2:每个三相电子负载均将电子负载数据发送至配变终端(TTU);步骤3:配变终端(TTU)根据采集的总体数据及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给载波模块输出换相指令;步骤4:根据换相指令,将相应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荷切换至相应的相上;步骤5:与步骤4同时改变相应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步骤6:配变终端(TTU)二次采集负载数据;步骤7:将两次采集的负载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治理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实施例进行模拟试验。其中三相电子负载数量为5个,包括4个可控负载和1个不可控负载。实施例设置的数据如表1:电子负载编号A(安培)B(安培)C(安培)1140028003009413005142829小计492838表1所述步骤1中,采用设置以上数据作为每个三相电子负载的负载数据。步骤2中,配变终端(TTU)将以上负载数据进行归集;步骤3中,可见A相负载远大于B相和C相负载,则对于标号为2的可控负载输出换相指令;步骤4中,标号为2的可控负载由A相切换为B相;步骤5中,由于步骤4中的换相操作,使得负载数据发生变化;步骤6中,配变终端(TTU)二次采集负载数据,数据如表2所示;电子负载编号A(安培)B(安培)C(安培)1140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包括三相电源,该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CT,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三相电子负载,多个所述的三相电子负载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可控负载和多个可控负载;在所述的CT位置安装一配变终端,在每个可控负载位置均安装有一载波模块,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与以太交换器实现数据互通,该以太交换器还与计算机、配变终端和三相电子负载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包括三相电源,该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CT,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三相电子负载,多个所述的三相电子负载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可控负载和多个可控负载;在所述的CT位置安装一配变终端,在每个可控负载位置均安装有一载波模块,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与以太交换器实现数据互通,该以太交换器还与计算机、配变终端和三相电子负载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子负载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可调整三相电子负载的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模块通过串口服务器和配变终端连接,可接受配变终端输出的换相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服务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磐高强伟张慧颖魏然庞宗永黄旭韩斌李艳李宇刘伟郑悦周亚楠何恩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