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95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能够模拟绳索作业工具串在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和不同井筒环境情况下通过情况的方法,解决了现场作业工具选择和工具串组合没有参考依据的技术问题。该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包括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和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可以模拟多种工具串组合在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井斜角度、不同方位角度、不同井筒环境情况下的通过性实验,为现场斜井段绳索作业工具串组合提供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实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绳索作业技术是油气田开发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进行测井、试井;井下工具或装置投放、操作及回收;井下落物打捞等作业。广泛应用于完井、修井和油气田生产作业;绳索作业既能独立完成各种井下作业任务,又能融合到其他相关的作业中,为它们提供井下作业服务。绳索作业需要使用绳缆将专用器具下入井内,完成特定任务的作业。绳索作业工具串是实施工艺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逐渐增大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技术在各类油气藏开发中得到应用,特别是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大量采用水平井。在水平井进行绳索作业时,受油管内径、井斜度以及工具串长度、外径和井筒环境的影响,绳索工具串常常难以通过大斜度井段将工具下到设计位置,极大的限制了绳索作业技术在水平井、大斜度井的应用。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一个能模拟多种工具串组合在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和不同井筒环境等情况下的通过性实验方法,无法为现场斜度井段绳索作业工具串选择和组合提供实验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建造固定架来固定垂直段油管,模拟现场的垂直井段,并使用调节油缸来控制软管的弯曲角度,保证试验装置的井斜与方位角度和现场的井斜与方位角度一致,通过改变调节油缸的支撑高度的来达到改变油管的弯曲角度,实现模拟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通过向油管内注入定量清水来模拟气液两相环境,同时控制绞车将作业工具串下放到油管内,模拟多种工具串组合在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不同井筒环境的通过情况,为现场斜度井段绳索作业工具串选择和组合提供实验数据,以此来选择合适现场作业的工具串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包括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和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的方法;其中:S1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S101使用混泥土浇注一个安装固定架的基座,并在上安装固定架;S102在固定架的上方设置天滑轮支架,并将天滑轮安装在天滑轮支架上;S103在固定架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绷绳;S104在固定架的下方再设置一个中间滑轮;S105在固定架的后方设置一个绞车;S106将透明软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一与垂直透明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头二与水平透明管连接;S107将垂直透明管固定在固定架的合适高度;S108在透明软管和水平透明管的下方设置多个调节油缸;S109将绞车上的绞绳通过中间滑轮设置在天滑轮上;S2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模拟现场实际情况;S201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垂直透明管的安装高度,调节垂直透明管的安装高度;S202根据现场实际数据调节调节油缸的支撑高度,使透明软管的弯曲角度和斜井内实际油管的弯曲角度一致;S203将作业工具串安装在绞绳上,开启绞车,使作业工具串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S204透过垂直透明管、透明软管以及水平透明管观察作业工具串的在管内的通过情况;S205根据上一轮作业工具串在管内的运动情况,更换作业工具串组合;S206重复步骤S201-S205,直至运动情况复合预期,确定作业工具串的选择和组合情况。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可用于模拟石油开采现场各种绳索作业工具串组合在不同斜度井段的通过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建造固定架来固定垂直段油管,模拟现场的垂直井段,并使用调节油缸来控制软管的弯曲角度,保证试验装置的井斜与方位角度和现场的井斜与方位角度一致,通过改变调节油缸的支撑高度的来达到改变油管的弯曲角度,实现模拟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通过向油管内注入定量清水来模拟气液两相环境,同时控制绞车将作业工具串下方到油管内,模拟多种工具串组合在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井斜与方位角度和不同井筒环境下的通过情况,为现场斜度井段绳索作业工具串选择和组合提供实验数据,以此来选择合适现场作业的工具串组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垂直透明管;3.接头一;4.透明软管;5.水平透明管;6.接头二;7.调节油缸;8.滑轮;9.绷绳;10.天滑轮支架;11.天滑轮;12.绞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包括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和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的方法;其中:S1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S101使用混泥土浇注一个安装固定架1的基座,并在上安装固定架1;S102在固定架1的上方设置天滑轮支架10,并将天滑轮11安装在天滑轮支架10上;S103在固定架1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绷绳9;S104在固定架1的下方再设置一个中间滑轮8;S105在固定架1的后方设置一个绞车12;S106将透明软管4的一端通过接头一3与垂直透明管2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头二6与水平透明管5连接;S107将垂直透明管2固定在固定架1的合适高度;S108在透明软管4和水平透明管5的下方设置多个调节油缸7;S109将绞车12上的绞绳通过中间滑轮8设置在天滑轮11上;S2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模拟现场实际情况;S201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垂直透明管1的安装高度,调节垂直透明管1的安装高度;S202根据现场实际数据调节调节油缸7的支撑高度,使透明软管4的弯曲角度和斜井内实际油管的弯曲角度一致;S203将作业工具串安装在绞绳上,开启绞车12,使作业工具串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S204透过垂直透明管2、透明软管4以及水平透明管5观察作业工具串的在管内的通过情况;S205根据上一轮作业工具串在管内的运动情况,更换作业工具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和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的方法;其中:/nS1 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nS101 使用混泥土浇注一个安装固定架(1)的基座,并在上安装固定架(1);/nS102 在固定架(1)的上方设置天滑轮支架(10),并将天滑轮(11)安装在天滑轮支架(10)上;/nS103 在固定架(1)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绷绳(9);/nS104 在固定架(1)的下方再设置一个中间滑轮(8);/nS105 在固定架(1)的后方设置一个绞车(12);/nS106 将透明软管(4)的一端通过接头一(3)与垂直透明管(2)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头二(6)与水平透明管(5)连接;/nS107 将垂直透明管(2)固定在固定架(1)的合适高度;/nS108 在透明软管(4)和水平透明管(5)的下方设置多个调节油缸(7);/nS109 将绞车(12)上的绞绳通过中间滑轮(8)设置在天滑轮(11)上;/nS2 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模拟现场实际情况;/nS201 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垂直透明管(1)的安装高度,调节垂直透明管(1)的安装高度;/nS202 根据现场实际数据调节调节油缸(7)的支撑高度,使透明软管(4)的弯曲角度和斜井内实际油管的弯曲角度一致;/nS203 将作业工具串安装在绞绳上,开启绞车(12),使作业工具串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nS204 透过垂直透明管(2)、透明软管(4)以及水平透明管(5)观察作业工具串的在管内的通过情况;/nS205 根据上一轮作业工具串在管内的运动情况,更换作业工具串组合;/nS206 重复步骤S201-S205,直至运动情况复合预期,确定作业工具串的选择和组合情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井内作业工具串通过性可视化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和使用该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装置的方法;其中:
S1建造一个绳索作业工具串通过性试验装置;
S101使用混泥土浇注一个安装固定架(1)的基座,并在上安装固定架(1);
S102在固定架(1)的上方设置天滑轮支架(10),并将天滑轮(11)安装在天滑轮支架(10)上;
S103在固定架(1)的四个顶点分别设置绷绳(9);
S104在固定架(1)的下方再设置一个中间滑轮(8);
S105在固定架(1)的后方设置一个绞车(12);
S106将透明软管(4)的一端通过接头一(3)与垂直透明管(2)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头二(6)与水平透明管(5)连接;
S107将垂直透明管(2)固定在固定架(1)的合适高度;
S108在透明软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柯刘辉唐诗国尹强杨永韬许定江卢亚锋王宇夏宏伟漆文龙任思龙廖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