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所述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包括废液储液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冷却装置、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所述废液储液装置与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入口和第一过滤出口,在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主过滤板,所述废液储液装置连接于第一过滤入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出口通过管线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废液是指化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如石油化工、煤化工、印染、造纸等生产装置排放的废液,由于化工废液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机废污染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等特点,处理难度大。针对化工废液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所述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包括废液储液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冷却装置、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所述废液储液装置与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入口和第一过滤出口,在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主过滤板,所述废液储液装置连接于第一过滤入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出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药剂投加口、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内,搅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的侧壁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药剂投加口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顶部,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分别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冷却出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过滤入口设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过滤出口设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上部,所述废液从下往上输送。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向一侧倾斜设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板向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两两相邻的空间分别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在所述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的低处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孔径逐级减小。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却装置选自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在换热器本体内呈U型排布,换热管的换热介质为循环冷却水,换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于换热器本体的下部和换热器本体的上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药剂投加口、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内,搅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的侧壁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二药剂投加口设于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顶部,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分别设于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臭氧净化装置,所述臭氧净化装置包括臭氧净化池、臭氧发生装置、臭氧输送管和隔板,所述臭氧净化池设有净化池进液口和净化池出液口,所述净化池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臭氧净化池相连接;所说臭氧输送管包括输送总管和曝气管,所说输送总管一端与臭氧发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曝气管连接;所述隔板有多个,将臭氧净化池分隔为多个净化区域,所述曝气管配设有多个,曝气管分别伸入至相应的净化区域中。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曝气管设有多个曝气支管。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入口和第二过滤出口,在第二过滤装置内设有次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入口连接于净化池出液口。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净化储液装置,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净化储液装置设有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连通的循环管线,在管线上设有阀门和循环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先经过过滤和降温以后再投加药剂进行净化处理,废液经过过滤后能过滤除掉废液中的杂质或者至少是大部分的杂质,从而提高废液的纯净度,便于后续工序的运行;经过过滤后的废液再通过冷却装置进行换热,降低了废液的温度;最后采用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对冷却后的废液进行净化处理,该套系统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合工业化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臭氧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废液储液装置,2-第一过滤装置,21-第一过滤入口,22-第一过滤出口,23-主过滤板,231-第一过滤板,232-第二过滤板,233-第三过滤板,234-第一过滤腔,235-第二过滤腔,236-第三过滤腔,237-排渣口,3-冷却装置,31-冷却入口,32-冷却出口,33-换热管,331-进水端,332-出水端,4-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41-第一药剂投加口,42-搅拌电机,43-搅拌叶片,5-第二化学药剂处理装置,51-第二药剂投加口,6-臭氧净化装置,61-臭氧净化池,611-净化池进液口,612-净化池出液口,62-臭氧发生装置,63-臭氧输送管,631-输送总管,632-曝气管,633-曝气支管,64-隔板,7-第二过滤装置,71-第二过滤入口,72-第二过滤出口,73-次过滤板,8-净化储液装置,81-循环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若实施例中未出现上述术语,可以作为参照附图位置来描述本申请所述实施例方案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包括废液储液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冷却装置和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n所述废液储液装置与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入口和第一过滤出口,在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主过滤板,所述废液储液装置连接于第一过滤入口;/n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出口通过管线连通;/n所述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药剂投加口、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内,搅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的侧壁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药剂投加口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顶部,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分别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冷却出口通过管线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包括废液储液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冷却装置和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
所述废液储液装置与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入口和第一过滤出口,在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主过滤板,所述废液储液装置连接于第一过滤入口;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出口通过管线连通;
所述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药剂投加口、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内,搅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的侧壁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药剂投加口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顶部,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分别设于第一化学药剂处理装置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冷却出口通过管线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入口设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过滤出口设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上部,所述废液从下往上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向一侧倾斜设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板向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两两相邻的空间分别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在所述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的低处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孔径逐级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工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选自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杰,葛帮贵,王先桂,王璐,莫新良,
申请(专利权)人:茅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