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6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圆形旋转台、安装在旋转台一侧的托料组件和安装在托料组件上方的取料组件,旋转台包括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和沿着转盘轴心方向环形设置的数个结构相的放料治具,转盘上设有数个第一通孔与放料治具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在放料治具内;放料治具在托料组件下方,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转盘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托料组件下设有升降组件用于将放料治具内的产品向上推至托料组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采用旋转台,大大节约了设备占地空间,设置的托料组件与放料治具互不干涉,实现无间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是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数控机床加工行业多元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有的数控机床自动化连线加工过程中,很多涉及上料送料传送机构,例如现有的齿轮片料的传送,现有大多采用流动平台等方式,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工厂内部加工设备布局紧凑的厂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圆形旋转台、安装在旋转台一侧的拖料组件和安装在托料组件上方的取料组件,所述旋转台包括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和沿着转盘轴心方向环形设置的数个结构相的放料治具,所述转盘上设有数个第一通孔与放料治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在放料治具内;所述放料治具在托料组件下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转盘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料组件下设有升降组件用于将放料治具内的产品向上推至托料组件内,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转盘下方。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料板和固定在托料板下方的支撑柱,所述托料板与转盘平行,所述支撑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沿着第二通孔的轴心环形方向设有数个结构相同的托料杆用于托起放料治具内的产品,所述托料杆可调式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托料杆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托料杆与托料板垂直设置。所述托料杆分别通过支撑杆与托料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托料杆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长型调整孔与托料板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杆包括主杆和弹性连接在主杆下端的支撑块,所述主杆下方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主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的后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支撑块在第二安装孔内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块与压缩弹簧之间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限位环的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另一端与压缩弹簧接触,所述支撑块的纵向截面为倒立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支撑块的斜面在主杆外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至少两个磁力分张组件,所述磁力分张组件对称固定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磁力分张组件包括安装架和磁体,所述磁体固定在安装架的一侧且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磁体与托料板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架与托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吸盘和驱动吸盘上下运动的吸料驱动件,所述吸料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托料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与第一活动板驱动连接驱动第一活动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固定在第一活动板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与第二活动板连接驱动第二活动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活动板在第一活动板下方,所述吸盘固定在第二活动板上用于吸取产品,所述吸盘在托料板上方。所述放料治具包括至少两根结构相同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着第一通孔的轴心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垂直固定在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二长型调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通过旋转台、升降组件、托料组件和取料组件,实现储料的快速上料,同时,采用旋转台,大大节约了设备占地空间,设置的托料组件与放料治具互不干涉,产品被托料组件托起后,旋转台可旋转,人工对空置的放料治具内进行物料叠放,实现无间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旋转台结构示意图;图3:旋转台侧视图;图4:托料组件俯视图;图5:托料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托料杆纵向半剖视图;图7:托料杆的主杆半剖视图;图8:托料杆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取料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圆形旋转台2、安装在旋转台2一侧的托料组件3和安装在托料组件3上方的取料组件9,所述旋转台2包括转盘201、驱动转盘20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03和沿着转盘201轴心方向环形设置的数个结构相的放料治具202,所述第一驱动件203为现有的中空的旋转平台结构,可根据生产所需设置所述放料治具202的数量,本实施例设置四个放料治具202等距设在转盘201上,所述转盘201上设有四个第一通孔201-1与放料治具2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01-1在放料治具202内;所述放料治具202在托料组件3下方,所述第一驱动件203安装在转盘201下方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托料组件3下设有升降组件204用于将放料治具202内的产品向上推至托料组件3内,所述升降组件204安装在转盘201下方,所述升降组件204为现有的涡轮蜗杆顶升器,所述升降组件204通过设置编码器用于控制升降的行程,从而控制每次上升高度,所述升降组件204与第一驱动件203电信号连接,当所述升降组件204上升到设定高度复位后,所述第一驱动件203驱动转盘201旋转运动,输送另一放料治具202至托料组件3下方待下次的产品输送。所述托料组件3包括托料板4和固定在托料板4下方的支撑柱5,所述托料板4与转盘201平行,所述支撑柱5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4上设有第二通孔401,所述第二通孔401上沿着第二通孔401的轴心环形方向设有四个结构相同的托料杆6用于托起放料治具202内的产品,所述托料杆6可调式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托料杆6在第二通孔401内,所述托料杆6与托料板4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401内有感应装置10用于检测托料杆6上产品的数量,所述感应装置10通过连接板11与托料板4固定连接,所述感应装置10在托料板4下方且在放料治具202上方,所述感应装置10与升降组件204电信号连接,当所述托料杆6无产品后升降组件204驱动放料治具202内的产品上升运动。所述托料杆6分别通过支撑杆7与托料板4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托料杆6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长型调整孔与托料板4固定连接,设置的所述第一长型调整孔能根据不同大小的产品调整托料杆6的位置。所述托料杆6包括主杆601和弹性连接在主杆601下端的支撑块602,所述主杆601下方设有安装孔601-1,所述安装孔601-1贯通主杆601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孔601-1包括第一安装孔601-1和第二安装孔601-1,所述第二安装孔601-1在第一安装孔601-1的后端,所述第一安装孔601-1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601-1的直径,所述支撑块602在第二安装孔601-1内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孔601-1内放置有压缩弹簧604,所述支撑块602与压缩弹簧604之间设有限位环60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圆形旋转台、安装在旋转台一侧的托料组件和安装在托料组件上方的取料组件,所述旋转台包括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和沿着转盘轴心方向环形设置的数个结构相的放料治具,所述转盘上设有数个第一通孔与放料治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在放料治具内;所述放料治具在托料组件下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转盘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料组件下设有升降组件用于将放料治具内的产品向上推至托料组件内,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转盘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圆形旋转台、安装在旋转台一侧的托料组件和安装在托料组件上方的取料组件,所述旋转台包括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和沿着转盘轴心方向环形设置的数个结构相的放料治具,所述转盘上设有数个第一通孔与放料治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在放料治具内;所述放料治具在托料组件下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转盘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料组件下设有升降组件用于将放料治具内的产品向上推至托料组件内,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转盘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料板和固定在托料板下方的支撑柱,所述托料板与转盘平行,所述支撑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沿着第二通孔的轴心环形方向设有数个结构相同的托料杆用于托起放料治具内的产品,所述托料杆可调式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托料杆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托料杆与托料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杆分别通过支撑杆与托料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托料杆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长型调整孔与托料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杆包括主杆和弹性连接在主杆下端的支撑块,所述主杆下方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主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的后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川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