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习专利>正文

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51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粘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包括底板、入料部件、挤压部件、整平部件、吸尘部件、喷胶部件、涂布部件、输送部件、风干部件和回收部件,入料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挤压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部件分别设置在底板上,整平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吸尘部件设置在整平部件一侧,喷胶部件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涂布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输送部件设置在底板上,风干部件位于输送部件一侧,回收部件设置在底板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聚氨酯纤维板自动粘合,减少操作人员接触胶水时间,降低胶水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粘合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
技术介绍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PU)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PU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粘合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和由人工对聚氨酯纤维板上进行涂胶,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匀影响聚氨酯纤维板的粘合程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粘合的设备自动化较低和由人工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涂胶,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匀影响聚氨酯纤维板的粘合程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包括底板、入料部件、挤压部件、整平部件、吸尘部件、喷胶部件、涂布部件、输送部件、风干部件和回收部件,所述入料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所述挤压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部件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并且两个所述挤压部件均位于底板两侧,所述整平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并且所述整平部件位于挤压部件的旁侧,所述吸尘部件设置在整平部件一侧,并且所述吸尘部件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喷胶部件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涂布部件设置在底板的顶端,所述输送部件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输送部件位于涂布部件两侧,所述风干部件位于输送部件一侧,所述回收部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挤压部件其中一个挤压部件的一侧处。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部件由限位板、第一转轴、第二辊筒、轴承、弹簧和固定板组成,所述限位板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呈对称设置在限位板上,所述第一转轴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均呈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上,所述第二辊筒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辊筒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二辊筒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轴承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轴承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弹簧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轴承上,所述固定板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弹簧上。进一步的,所述入料部件包括承载板、第一转动轴、第一辊筒和第一电机,所述承载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呈对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第一辊筒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整平部件包括矩形架、承载平台、固定架、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一辊轴,所述矩形架有两个,两个所述矩形架分别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承载平台设置在两个所述矩形架的顶端,并且所述承载平台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架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两个所述矩形架其中一个矩形架的顶端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架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一辊轴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辊轴上均设有两个弧形纹路。进一步的,所述吸尘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架、连接板、吸风口、吸尘筒和吸尘管,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承载平台一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吸风口设置在连接板的下端,并且所述吸风口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吸尘筒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吸尘筒位于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吸尘管连通至吸尘筒和第一支撑架处。进一步的,所述喷胶部件包括第二支撑架、承载胶箱、输送胶管、矩形腔体、气缸、胶水输送通道、矩形板和喷嘴,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一支撑架的旁侧,所述承载胶箱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矩形腔体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所述输送胶管连通至承载胶箱和矩形腔体处,所述气缸设置在矩形腔体的顶端,所述胶水输送通道设置在矩形腔体的下端,所述矩形板连接在矩形腔体处,所述喷嘴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嘴分别呈对称设置在矩形板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涂布部件包括第一承载架、第三电机、第三转轴和第二辊轴,所述第一承载架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呈对称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承载架位于承载平台两侧,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架的一侧上,所述第三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之间,所述第二辊轴设置在第三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三转轴上均设有若干个毛刷。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第二承载架、输送板、第四电机、第三辊筒、第四辊筒和第三辊轴,所述第二承载架设置第一承载架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承载架顶端设有一处开口,所述输送板呈倾斜状与第二承载架连接,并且所述输送板的下端设有一处开口与承载平台对应,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第二承载架上,所述第三辊筒设置在第二承载架上的开口处,并且所述第三辊筒与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辊筒设置在第三辊筒的旁侧,所述第三辊轴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辊轴分别设置在输送板内。进一步的,所述风干部件包括第三承载架和风干机,所述第三承载架位于承载平台的两侧,所述风干机有两个,两个所述风干机均呈对称设置在第三承载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回收部件包括第四承载架、第五电机、第四辊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四承载架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承载架呈对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五电机设置在第四承载架的一侧上,所述第四转轴连接在两个第四承载架之间,所述第四辊轴设置在第四转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入料部件将聚氨酯纤维板移动到挤压部件上,通过挤压部件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挤压,使聚氨酯纤维板表面更加平整,再由挤压部件将聚氨酯纤维板移动到整平部件上,通过整平部件对聚氨酯纤维板两侧进行整平,防止聚氨酯纤维板两侧会出现褶皱,再由吸尘部件对聚氨酯纤维板表面进行吸尘,为沾有胶水的聚氨酯纤维板可以更好的粘合,再通过喷胶部件往聚氨酯纤维板上进行喷胶,再通过涂布部件可以使胶水更加均匀的涂布在聚氨酯纤维板,再由风干部件对沾有胶水的聚氨酯纤维板进行风干成固化,为两个聚氨酯纤维板可以更加结实的粘在一起,再通过挤压部件对沾有胶水的聚氨酯纤维板进行挤压后移动到回收部件上,从而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粘合的设备自动化较低和由人工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涂胶,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匀影响聚氨酯纤维板的粘合程度的技术问题。其二,本专利技术设有挤压部件,使用时由入料部件将聚氨酯纤维板输送到两个第二辊筒之间,再通过第二辊筒对聚氨酯纤维板进行挤压使聚氨酯纤维板表面更加平整。其三,本专利技术设有喷胶部件,使用时通过输送胶管将承载胶箱内的胶水输送到矩形腔体处,通过气缸的输出端将胶水推动到胶水输送通道内,通过胶水输送通道将胶水运输到矩形板上,再通过喷嘴将矩形板内的胶水喷到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入料部件(1)、挤压部件(2)、整平部件(3)、吸尘部件(4)、喷胶部件(5)、涂布部件(6)、输送部件(7)、风干部件(8)和回收部件(9),所述入料部件(1)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所述挤压部件(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均位于底板(11)两侧,所述整平部件(3)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并且所述整平部件(3)位于挤压部件(2)的旁侧,所述吸尘部件(4)设置在整平部件(3)一侧,并且所述吸尘部件(4)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喷胶部件(5)设置在底板(11)的上方,所述涂布部件(6)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所述输送部件(7)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所述输送部件(7)位于涂布部件(6)两侧,所述风干部件(8)位于输送部件(7)一侧,所述回收部件(9)设置在底板(1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其中一个挤压部件(2)的一侧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入料部件(1)、挤压部件(2)、整平部件(3)、吸尘部件(4)、喷胶部件(5)、涂布部件(6)、输送部件(7)、风干部件(8)和回收部件(9),所述入料部件(1)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所述挤压部件(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均位于底板(11)两侧,所述整平部件(3)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并且所述整平部件(3)位于挤压部件(2)的旁侧,所述吸尘部件(4)设置在整平部件(3)一侧,并且所述吸尘部件(4)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喷胶部件(5)设置在底板(11)的上方,所述涂布部件(6)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所述输送部件(7)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所述输送部件(7)位于涂布部件(6)两侧,所述风干部件(8)位于输送部件(7)一侧,所述回收部件(9)设置在底板(1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挤压部件(2)其中一个挤压部件(2)的一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2)由限位板(21)、第一转轴(22)、第二辊筒(23)、轴承(24)、弹簧(25)和固定板(26)组成,所述限位板(21)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21)呈对称设置在限位板(21)上,所述第一转轴(22)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2)均呈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21)上,所述第二辊筒(23)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辊筒(23)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22)上,并且所述第二辊筒(23)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轴承(24)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轴承(24)均套设在第一转轴(22)上,所述弹簧(25)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25)分别设置在轴承(24)上,所述固定板(26)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板(26)分别设置在弹簧(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部件(1)包括承载板(12)、第一转动轴(13)、第一辊筒(14)和第一电机(15),所述承载板(12)有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12)呈对称设置在底板(11)上,所述第一转动轴(13)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12)之间,所述第一辊筒(14)设置在第一转动轴(13)上,所述第一电机(15)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12)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部件(3)包括矩形架(31)、承载平台(32)、固定架(33)、第二电机(34)、第二转轴(35)和第一辊轴(36),所述矩形架(31)有两个,两个所述矩形架(31)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所述承载平台(32)设置在两个所述矩形架(31)的顶端,并且所述承载平台(32)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固定架(33)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33)设置在两个所述矩形架(31)其中一个矩形架(31)的顶端上,所述第二电机(34)设置在固定架(33)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转轴(35)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架(33)之间,所述第一辊轴(36)设置在第二转轴(35)上,并且所述第一辊轴(36)上均设有两个弧形纹路(3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纤维板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41)、连接板(42)、吸风口(43)、吸尘筒(44)和吸尘管(45),所述第一支撑架(41)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习
申请(专利权)人:陈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