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51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三层包含50克的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及50克的第三层表面改性料,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包含1克的第一共聚酯及49克的第三层聚酯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三层包含第三层表面改性料,较好地解决薄膜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相对于现有采用微米级无机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表面粗糙度降低到10nm~2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应用于MLCC制造的聚酯膜材料,它作为MLCC制程的耗材的基础材料。因聚酯薄膜具有低粗糙度、耐热性,在MLCC生产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在此领域许多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来解决聚酯基膜表面的粗糙度及加工性。聚酯薄膜通常是以聚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过纵横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目前聚酯薄膜都采用微米级的无机填料,部分解决了表面性能,但是产品的表面粗糙度Ra仍然大于45nm,翘曲验证,挺度低,并且涂布离型剂后,易转移等问题,无法达到后续用户小尺寸MLCC产品对聚酯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翘曲度、挺度、高密着性等的要求。中国专利CN201910394068.5一种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215酯60-7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25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15份、共聚改性聚酯3-5份和进行混合加工制粒,再与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烘干,最后拉伸成型,再经过紫外线辐照,然后进行涂布工作,该工艺复杂,操作繁琐,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中国专利CN201510778208.0一种镀银型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涉及反射膜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尺寸的镀银型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镀银型反射膜中聚酯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高,镀银层与聚酯薄膜层的附着力低的问题,该专利技术效果不佳,不能有效解决粗糙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聚酯和自制表面改性料为原材料,表面改性料由纳米无机材料和聚酯组成,纳米无机材料不仅具有开口作用,并且还可降低聚酯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采用在线涂布方式,降低膜面的粗糙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三层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100重量份第三层表面改性料0重量份~50重量份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一共聚酯1重量份~20重量份第三层聚酯基料49重量份~80重量份所述第一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所述第一共聚酯由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二甲酸包括2,6-萘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所述2,6-萘二甲酸、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1~10):(50~80):(0~5):(0~5);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80dL/g;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纳米无机材料0.1重量份~10重量份第二共聚酯15重量份~40重量份所述第二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30000,所述第二共聚酯由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苯二甲酸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混合而成,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60:(15~35):5,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75dL/g。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无机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硫酸钡、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高岭土、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介于0.5μm~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介于8μm~40μ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介于0.5μm~5μm。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特性粘度介于0.60dL/g~0.80dL/g,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熔点介于255℃~265℃,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分子量介于20000~30000。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90重量份第一层聚酯母料10重量份~50重量份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的粒径为2um以下,所述第二层由PET、APET、CPET中一种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为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一种制备上述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第一层的原材料运送至第一挤出机,所述第一层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90重量份第一层聚酯母料10重量份~50重量份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的粒径为2um以下;将第二层原料运送至第二挤出机;将第三层的原材料运送至第三挤出机,所述第三层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100重量份第三层表面改性料0重量份~50重量份;步骤S2:所述第一挤出机、所述第二挤出机及所述第三挤出机在265℃~300℃温度下融熔,所述第一挤出机的挤出厚度设定为0.5μm~5μm、所述第二挤出机的挤出厚度设定为8μm~40μm、所述第三挤出机的挤出厚度设定为0.5μm~5μm,所述第一挤出机、所述第二挤出机及所述第三挤出机共挤出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步骤S3: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在15℃~40℃在冷鼓上铸片,并经纵向拉伸至3.0倍~3.8倍后,冷却至20℃~45℃;步骤S4: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经80℃~145℃预热,并经横向拉伸至3.0倍~4.5倍后,在200℃~250℃下热定型;步骤S5: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经30℃~35℃下冷却及室温冷却后,收卷。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拉伸在纵向拉伸段拉上进行,所述纵向拉伸段的长度介于3m~5m,温度介于65℃~90℃,所述横向拉伸在横向拉伸段上进行,所述横向拉伸段的长度介于10m~16m、温度介于100℃~160℃,所述热定型在热定型段上进行,所述热定型段的长度介于10m~20m。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第一共聚酯1重量份~20重量份第三层聚酯基料49重量份~80重量份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纳米无机材料0.1重量份~10重量份第二共聚酯15重量份~40重量份所述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为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二层的原料为PET、APET、CPET中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一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所述第一共聚酯由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n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 50重量份~100重量份/n第三层表面改性料 0重量份~50重量份/n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n第一共聚酯 1重量份~20重量份/n第三层聚酯基料 49重量份~80重量份/n所述第一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所述第一共聚酯由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二甲酸包括2,6-萘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所述2,6-萘二甲酸、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1~10):(50~80):(0~5):(0~5);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80dL/g;/n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n纳米无机材料 0.1重量份~10重量份/n第二共聚酯 15重量份~40重量份/n所述第二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30000,所述第二共聚酯由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苯二甲酸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混合而成,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60:(15~35):5,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75dL/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100重量份
第三层表面改性料0重量份~50重量份
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第一共聚酯1重量份~20重量份
第三层聚酯基料49重量份~80重量份
所述第一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所述第一共聚酯由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二甲酸包括2,6-萘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所述2,6-萘二甲酸、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1~10):(50~80):(0~5):(0~5);所述第三层改性聚酯基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80dL/g;
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纳米无机材料0.1重量份~10重量份
第二共聚酯15重量份~40重量份
所述第二共聚酯的分子量介于20000~30000,所述第二共聚酯由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共缩聚而制得,所述苯二甲酸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混合而成,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间苯二甲酸及所述邻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介于60:(15~35):5,所述第三层表面改性料的粘度介于0.60dL/g~0.75d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无机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硫酸钡、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高岭土、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介于0.5μm~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介于8μm~40μ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介于0.5μ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特性粘度介于0.60dL/g~0.80dL/g,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熔点介于255℃~265℃,所述第三层聚酯基料的分子量介于20000~3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50重量份~90重量份
第一层聚酯母料10重量份~50重量份
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的粒径为2um以下,所述第二层由PET、APET、CPET中一种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改性聚酯基料为PET、APET、CPET中一种,所述第一层聚酯母料包括PET、APET、CPET中一种。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低粗糙度MLCC制程用离型膜基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勇王强刘小东辛嘉庆孙艳斌梁雪芬程凡宝李宇航石少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