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38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所述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所述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拔管落管时机,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铸管生产设备常采用离心浇注机,离心浇注完毕后,与离心浇注机配套的拔管落管设备,将铸管从离心浇注机中拔出,之后将铸管放置于斜面支板上。给予一定的动力后,使铸管沿着斜面支板向下序滚落。离心浇注完毕拔管落管后,只要前序合格铁水供应到位,即可随时准备下轮离心浇注。为提升生产效率,离心浇注基本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当离心浇注机台数较多,生产节拍紧凑时,加之离心浇注机间距不一,所生产的铸管规格不同,铸管斜面支板角度与摩擦力各异,拔管落管设备的控制器不易采取穷尽的办法进行编程。为防止铸管之间碰撞,严重时引起铸管弹跳,甚至脱轨,造成生产、质量、安全问题,现场拔管落管常采用人工干预方式,判断及操作拔管落管时机。由于重力作用,运行时间越长的铸管速度越来越快。对于碰撞的控制条件检测与计算,常规方法为建立追击模型,具体推导公式如下:S1=v1*t1+0.5*a1*t1*t1S0=v0*t0+0.5*a0*t0*t0其中,S1与S0为前后两铸管的行进距离;v1与v0为前后两铸管初始行进速度,由于拔档力度大致相同,故可认为两者初始行进速度一致;t1与t0为前后两铸管的行进时间;a1与a0为前后两铸管于斜面支板上的行进加速度,因两者运行于同一斜面支板,故可认为两者行进加速度一致;前后两铸管拔管落管点相距记为ΔS(S1-S0),时间差记为Δt(t1-t0),假设在斜面支板上能两铸管能追击碰撞,则所需时间t0=(ΔS-v0*Δt+0.5*a0*Δt*Δt)/(a0*Δt)但上述公式基于理论推导,不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场应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斜面支板表面粗糙度、拔档力度也会逐渐改变,只能用作理论推导,且运行时需要实时计算,占用控制器或上位机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铸造领域生产铸管时由于浇注节拍紧凑,导致拔管落管难以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拔管落管时机,提升生产效率的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一种落管调度系统,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台架上设置有缓冲槽,用于限定落管,且所述缓冲槽处设置有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所述辅助件。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包括下述步骤: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否,则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先放落管,则判断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通过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后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没有到达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时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的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步骤:修正落管滚落工况,根据所述斜面支板的使用情况同步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修正落管滚落工况的步骤中包括对不同规格的落管进行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上述落管调度系统及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与若干落管设备对应的斜面支板,从而使得由落管设备拔出的落管下落到斜面支板并朝向其倾斜面的低端位置自由滚落;在进行管理控制落管下落中,首先通过设定预设值范围,以保证落管在预设值范围内进行落管,并通过初始化操作将落管工况调整为顺序执行落管操作的工况开始情况,在启动落管操作后,通过分析判断相邻落管的剩余时间比较分析是否其在预设值范围,从而可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判断当前是否继续执行落管操作或等待落管操作,在完成落管操作后做清理处理以便对下一次执行落管操作做准备,通过对落管调度系统的管理控制,有效避免落管下落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极大提升落管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落管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n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
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台架上设置有缓冲槽,用于限定落管,且所述缓冲槽处设置有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所述辅助件。


3.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包括下述步骤:
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
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否,则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宾李佳玫常涛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