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2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LC控制柜,尤其为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包括前壳体、主柜体、冷凝管、散热板和蒸汽管,所述前壳体的基面设置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基面一侧镶嵌安装有密码锁,所述前壳体的后侧设置有主柜体,所述主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主柜体和前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柜体和前壳体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所述主柜体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中段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散热板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置于第二腔体的顶部,所述主柜体两侧靠近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处均开设有收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达到完全的防尘,适用于高速隧道,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PLC控制柜,具体为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
技术介绍
PLC控制柜可完成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完美的网络功能,性能稳定、可扩展、抗干扰强等特点,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量身设计PLC控制柜、变频柜等,满足用户要求,并可搭配人机界面触摸屏,达到轻松操作的目的,设备更可与DCS总线上位机modbus、profibus等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工控机、以太网等实现的控制和监控,且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而随着其使用的环境上的不同对其控制柜进行一些结构上调整,例如在高速隧道就会使用到PLC控制柜,且介于其外部车流量大的环境下,防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有的PLC控制柜因散热窗口的结构使得其防尘效果差,不适用于高速隧道,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包括前壳体、主柜体、冷凝管、散热板和蒸汽管,所述前壳体的基面设置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基面一侧镶嵌安装有密码锁,所述前壳体的后侧设置有主柜体,所述主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主柜体和前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柜体和前壳体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所述主柜体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中段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散热板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置于第二腔体的顶部,所述主柜体两侧靠近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处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和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通过蒸汽管和回收管贯通连接,且蒸汽管置于回收管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呈螺旋状,且与主柜体通过金属套环套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板采用锡黄铜定制而成,且隔板和散热板一体模压成型。优选的,所述操作门和前壳体通过内置合页固定连接,且操作门上中心处设置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和主柜体均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且主柜体底部开设有若干组接线端口。优选的,所述主柜体和支撑架、散热板均通过电焊机焊接而成,且支撑架呈倒T字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均放置有水,且水平面的高度低于回收管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使用时,将前壳体和主柜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并两者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从而保证整体装置组合安装后的密封性,进而可保证其内部达到完全的防尘,适用于高速隧道,且将前壳体和主柜体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相对比其他材质的控制柜其各项属性更加优越,同时使用寿命更长,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操作门和其上的密码锁为日常查看提供了便利和安全性。2、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的水会即时对主柜体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且自身达到一定的温度发生蒸发反应产生水蒸气,并通过设置的蒸汽管进行输送至放置在收纳槽内部的冷凝管进行热量的释放,同时冷凝成水并随重力作用通过回收管回收至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且采用的水冷散热的方式可保证防尘效果佳的情况下及时对主柜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设置的回收管可使得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的水循环使用,无需加水,节约资源,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呈螺旋状的冷凝管利用增加水与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壳体、2-主柜体、3-固定螺栓、4-密封边条、5-收纳槽、6-冷凝管、7-支撑架、8-操作门、9-密码锁、10-散热板、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蒸汽管、14-隔板、15-回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包括前壳体1、主柜体2、冷凝管6、散热板10和蒸汽管13,所述前壳体1的基面设置有操作门8,所述操作门8基面一侧镶嵌安装有密码锁9,所述前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主柜体2,所述主柜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4,使用时,将前壳体1和主柜体2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并两者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4,从而保证整体装置组合安装后的密封性,进而可保证其内部达到完全的防尘,适用于高速隧道,且将前壳体1和主柜体2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相对比其他材质的控制柜其各项属性更加优越,同时使用寿命更长,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操作门8和其上的密码锁9为日常查看提供了便利和安全性,所述主柜体2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的内部中段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散热板10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且第一腔体11置于第二腔体12的顶部,所述主柜体2两侧靠近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处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的内部放置有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和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均通过蒸汽管13和回收管15贯通连接,且蒸汽管13置于回收管15的顶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内部的水会即时对主柜体2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且自身达到一定的温度发生蒸发反应产生水蒸气,并通过设置的蒸汽管13进行输送至放置在收纳槽5内部的冷凝管6进行热量的释放,同时冷凝成水并随重力作用通过回收管15回收至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内部,且采用的水冷散热的方式可保证防尘效果佳的情况下及时对主柜体2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设置的回收管15可使得其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内部的水循环使用,无需加水,节约资源,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呈螺旋状的冷凝管6利用增加水与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更佳。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内部的水会即时对主柜体2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且自身达到一定的温度发生蒸发反应产生水蒸气,并通过设置的蒸汽管13进行输送至放置在收纳槽5内部的冷凝管6进行热量的释放,同时冷凝成水并随重力作用通过回收管15回收至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内部,且采用的水冷散热的方式可保证防尘效果佳的情况下及时对主柜体2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设置的回收管15可使得其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内部的水循环使用,无需加水,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达到完全的防尘,适用于高速隧道,同时可保证防尘效果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包括前壳体(1)、主柜体(2)、冷凝管(6)、散热板(10)和蒸汽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基面设置有操作门(8),所述操作门(8)基面一侧镶嵌安装有密码锁(9),所述前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主柜体(2),所述主柜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4),所述主柜体(2)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的内部中段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散热板(10)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且第一腔体(11)置于第二腔体(12)的顶部,所述主柜体(2)两侧靠近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处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的内部放置有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和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均通过蒸汽管(13)和回收管(15)贯通连接,且蒸汽管(13)置于回收管(15)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制柜,包括前壳体(1)、主柜体(2)、冷凝管(6)、散热板(10)和蒸汽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基面设置有操作门(8),所述操作门(8)基面一侧镶嵌安装有密码锁(9),所述前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主柜体(2),所述主柜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主柜体(2)和前壳体(1)之间放置有密封边条(4),所述主柜体(2)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的内部中段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散热板(10)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且第一腔体(11)置于第二腔体(12)的顶部,所述主柜体(2)两侧靠近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处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的内部放置有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和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均通过蒸汽管(13)和回收管(15)贯通连接,且蒸汽管(13)置于回收管(1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隧道PLC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勇许华峰张子峰芦太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