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富堂专利>正文

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0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它由一个具有飞灰进、出口的下灰筒和一个置于筒内的螺杆及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排灰,比较理想地控制单位时间的排灰量,避免了断灰、堵灰和跑灰现象的发生,满足了测量要求。(*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飞灰含碳量测定仪是用来连续测定燃煤锅炉飞灰含碳量的仪器,该仪器中设有一个飞灰通道。参见图3。该通道主要由接灰漏斗1,取样试管3和下灰装置4构成,图中箭头所指的飞灰从旋风分离器下灰口5流出后,先要满足接灰漏斗和取样试管中所需的灰量,多余灰量从信号交换器2两侧流回到烟道,该仪器要求取样试管中的飞灰必须是等速均匀地向下流动,不能出现断灰、堵灰和跑空现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下灰装置即成为至关紧要的关键部件。在已有技术中,有采用凸轮机构带动活塞机构进行振动排灰的,还有采用偏心轮带动抽板结构排灰的,以上两种结构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单位时间的排灰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下灰不畅等现象,影响仪器的测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螺旋输送机构排灰的下灰装置,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满足测量要求。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该下灰装置由一个具有飞灰进、出口的下灰筒和一个置于筒内的螺杆及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其中下灰筒的进灰口与取样试管排灰口相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的低速旋转带动螺杆转动,使下灰筒中的飞灰均匀地螺旋排出。在确定了电机转速的情况下,合理选择螺杆的螺旋螺距,便可很容易地确定单位时间的排灰量。采用上述结构排灰量的控制范围较大,尽管各种锅炉参数不一,运行中工况有所变化,但该种结构均可通过不同的螺距进行调节,满足测量要求。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卧式结构图。图2,本技术的立式结构图。图3,飞灰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下灰筒6水平放置,螺杆7水平伸入下灰筒中,其末端通过联接件与电机8的轴相联,下灰筒的进灰口通过一个直筒9与取样试管10的末端相接。参见图2,下灰筒11垂直放置,其进灰口直接与取样试管末端相接,螺杆12垂直伸入下灰筒中,其末端通过一个圆锥齿轮13与电机轴相联,为使飞灰能更好地分散下流,在距取样试管下口一定间隙处轴上固接了一个飞流盘14。上述两种下灰装置中螺杆的齿形可以采用梯形或园弧形等。权利要求1.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具有飞灰进、出口的下灰筒和一个置于筒内的螺杆及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其中下灰筒的飞灰进口与取样试管排灰口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灰筒6水平放置,螺杆7水平伸入下灰筒中,其末端通过联接件与电机轴相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灰筒11垂直放置,螺杆12垂直伸入下灰筒中,其末端通过一个圆锥齿轮13与电机轴相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它由一个具有飞灰进、出口的下灰筒和一个置于筒内的螺杆及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本技术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排灰,比较理想地控制单位时间的排灰量,避免了断灰、堵灰和跑灰现象的发生,满足了测量要求。文档编号G01N35/08GK2101873SQ9120619公开日1992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富堂 申请人:王富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飞灰含碳量测定仪的下灰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具有飞灰进、出口的下灰筒和一个置于筒内的螺杆及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其中下灰筒的飞灰进口与取样试管排灰口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堂
申请(专利权)人:王富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