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78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1
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手提箱体,手提箱体设有收线旋钮和相位切换旋钮,收线旋钮分别与试品连接线和仪器连接线后端连接,试品连接线前端与专用卡具连接,外壳前端通过合页活动设置有两片金属卡具头,金属卡具头闭合起来形成夹角,在两片金属卡具头之间设置有收紧弹簧,两片金属卡具头分别与穿过外壳的电流极和电压极导线连接,两片金属卡具头后端与T型杆前端T型头两端活动连接,T型杆后端贯穿外壳与抽杆连接,前端T型头与外壳前端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回路电阻测试试验方法,避免人身触电伤害,操作便利,便于收纳整理携带,能快速、安全地试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快速,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适用于电力系统10kV电压等级的手车开关试验领域。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中,根据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1168-2013)要求,对手车开关(真空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以检验手车开关(真空断路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新建变电站交接验收及变电站例行维护中,需要对变电站内10kV高压开关柜中的手车开关进行每相导电回路电阻测试,一个手车开关(真空断路器)有ABC三相,一座66kV变电站配备30~40个真空断路器,而主回路电阻测试需要单相测试,工作量较大,操作繁琐,换相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目前测试仪器无专用卡具,因卡具问题导致的接触不良需要多次复测,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仪器配备的试验线较长,往往会造成现场杂乱无章,不满足星级标准化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研发一种测试辅助装置,具备符合10kV手车开关触头的专用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手提箱体,手提箱体设有收线旋钮和相位切换旋钮,收线旋钮分别与试品连接线和仪器连接线后端连接,试品连接线前端与专用卡具连接,专用卡具包括金属卡具头、外壳、T型杆,外壳前端通过合页活动设置有两片金属卡具头,金属卡具头闭合起来形成夹角,在两片金属卡具头之间设置有收紧弹簧,两片金属卡具头分别与穿过外壳的电流极和电压极导线连接,两片金属卡具头后端与T型杆前端T型头两端活动连接,T型杆后端贯穿外壳与抽杆连接,T型杆前端T型头与外壳前端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T型杆前端T型头两端转动设置有滚轮与两片金属卡具头活动连接。支撑弹簧弹性大于收紧弹簧。手提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手提箱体分隔成上下两层。收线旋钮通过下方的收线轴贯穿设置在隔板上,收线轴和隔板连接处设置有轴承,隔板将收线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试品连接线、仪器连接线与收线轴上下两部分分别缠绕连接。收线轴上下两端设置有轴承手提箱体设有出线孔,试品连接线和仪器连接线分别通过出线孔与外部设备连接。每两条试品连接线为一相,共三相,每相的两条试品连接线通过一个收线旋钮控制。相位切换旋钮包含三相的电流电压极触点,通过旋转相位切换旋钮可分别接通试品连接线和仪器连接线的电流极和电压极的触点。其中,所述的手提箱体上设有出线孔,试品连接线和仪器连接线可通过出线孔进行伸长和收纳,由收线旋钮手动控制进行。其中所述的出线孔有一个出线孔是仪器连接线的出线孔,有六个出线孔是试品连接线的出线孔,其中每个试品连接线连接一个专用卡具,每两条试品连接线为一相,共ABC三相,每相的两条试品连接线通过一个收线旋钮控制。其中所述收线旋钮每个内部含有一根收线轴、三个轴承、一个隔板,通过旋转收线旋钮带动收线轴,通过隔板和轴承的支撑旋转来收纳和释放连接线。其中所述仪器连接线的收纳原理与试品连接线的原理相同。其中所述相位切换旋钮内部包含ABC三相的电流极触点和电压极触点,通过旋转相位切换旋钮来分别接通仪器连接线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和试品连接线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仪器连接线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和试品连接线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有符合10kV手车开关触头的专用卡具,一次连接6个触头,良好接触提高测试精度,可以逐次转换相别测试,符合回路电阻测试试验方法,避免因换相接线过程中仪器未拔电、卡具带电造成的人身触电伤害,本技术一次性接线操作便利,便于收纳整理,便于携带,能对多个被试品快速、安全地试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快速,装置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专用卡具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纳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换相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专用卡具的应用示意图;图中:1、手提箱体,2、相位切换旋钮,3、试品连接线收线旋钮,4.仪器连接线收线旋钮,5、出线孔,6、试品连接线,7、仪器连接线,8、专用卡具,9、收紧弹簧,10、T型杆,11、支撑弹簧,12、滚轮,13、金属卡具头,14、被试品绝缘护套,15、被试品内管壁,16、被试品弹簧触头触指,17、电流极,18、电压极,19、电流电压极触点,20、轴承,21、收线轴,22、隔板,23、抽杆,24、合页,25、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5所示,金属卡具头13有两片,分别与电压极17导线和电流极18导线连接,通过合页24活动连接在外壳25前端,抽拉抽杆23带动T型杆10将支撑弹簧11压紧,此时金属卡具头13将在收紧弹簧9的作用力下做出闭合动作,进入被试品内管壁15中,此时放开抽杆23,T型杆10将在支撑弹簧11的作用力下通过滚轮12张开金属卡具头13,使金属卡具头13卡在内管壁15可靠接触。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所述的手提箱体1上设有出线孔5,试品连接线6和仪器连接线7可通过出线孔5进行伸长和收纳,由收线旋钮3手动控制进行。出线孔5有一个出线孔是仪器连接线7的出线孔,有六个出线孔是试品连接线6的出线孔,其中每个试品连接线6连接一个专用卡具8,每两条试品连接线6为一相,共ABC三相,每相的两条试品连接线6通过一个收线旋钮控制。收线旋钮每个内部含有一根收线轴21、三个轴承20、一个隔板22,通过旋转收线旋钮带动收线轴21,通过隔板22和轴承20的支撑旋转来收纳和释放试品连接线6、仪器连接线7,试品连接线收线旋钮3和仪器连接线收线旋钮4的结构和收纳原理相同。实施例3如图4所示,相位切换旋钮2内部包含ABC三相的电流极17触点19和电压极18触点19,通过旋转相位切换旋钮2来分别接通仪器连接线7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19和试品连接线6端的电压电流极触点19。实施例4使用时,将仪器连接线7与现有仪器相连接,将试品连接线6通过专用卡具8与试拼连接,然后调整相位切换旋钮2进行试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手提箱体(1),其特征在于手提箱体(1)设有收线旋钮和相位切换旋钮(2),收线旋钮分别与试品连接线(6)和仪器连接线(7)后端连接,试品连接线(6)前端与专用卡具(8)连接,专用卡具(8)包括金属卡具头(13)、外壳(25)、T型杆(10),外壳(25)前端通过合页(24)活动设置有两片金属卡具头(13),金属卡具头(13)闭合起来形成夹角,在两片金属卡具头(13)之间设置有收紧弹簧(9),两片金属卡具头(13)分别与穿过外壳(25)的电流极(17)和电压极(18)导线连接,两片金属卡具头(13)后端与T型杆(10)前端T型头两端活动连接,T型杆(10)后端贯穿外壳(25)与抽杆(23)连接,T型杆(10)前端T型头与外壳(25)前端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手提箱体(1),其特征在于手提箱体(1)设有收线旋钮和相位切换旋钮(2),收线旋钮分别与试品连接线(6)和仪器连接线(7)后端连接,试品连接线(6)前端与专用卡具(8)连接,专用卡具(8)包括金属卡具头(13)、外壳(25)、T型杆(10),外壳(25)前端通过合页(24)活动设置有两片金属卡具头(13),金属卡具头(13)闭合起来形成夹角,在两片金属卡具头(13)之间设置有收紧弹簧(9),两片金属卡具头(13)分别与穿过外壳(25)的电流极(17)和电压极(18)导线连接,两片金属卡具头(13)后端与T型杆(10)前端T型头两端活动连接,T型杆(10)后端贯穿外壳(25)与抽杆(23)连接,T型杆(10)前端T型头与外壳(25)前端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T型杆(10)前端T型头两端转动设置有滚轮(12)与两片金属卡具头(1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弹簧(11)弹性大于收紧弹簧(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提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文陈润晶辛田王喜生郝强张迪王帅刘汝峰陆斌王宏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