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虹萍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其结构包括出气口、侧块、机体、逆流管、输送管、控制器、底座、散热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上的隔网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向外拉动外壳隔网上的把手,即可拉动隔网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从而使隔网远离支撑支架上的震动杆,此时松开把手,即可使隔网在弹簧的带动下,与震动杆发生撞击,从而产生震动,将其上的灰尘杂物震动掉落下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散热块隔网上粘附的毛絮杂物进行清理,使其震动掉落下来,以保证散热块空气的流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属于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故名为冷却塔,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现有冷却塔所使用的印染厂环境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灰尘毛絮等杂物,而冷却塔在进行使用冷却的时候,自身温度往往较高,尤其是散热口处,从而易使环境中的灰尘毛絮等杂物漂浮吸附在散热口上的隔网上,从而对散热块的通风性能造成影响,影响其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现有冷却塔所使用的印染厂环境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灰尘毛絮等杂物,而冷却塔在进行使用冷却的时候,自身温度往往较高,尤其是散热口处,从而易使环境中的灰尘毛絮等杂物漂浮吸附在散热口上的隔网上,从而对散热块的通风性能造成影响,影响其散热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其结构包括出气口、侧块、机体、逆流管、输送管、控制器、底座、散热块,所述侧块的后端与机体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逆流管的顶端垂直嵌入在侧块的底端上,所述输送管与逆流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位于输送管的上方,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机体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块嵌入安装在机体的右端上,所述散热块包括弹簧、外壳、卡板、震动支架、内槽、排灰口、滑轨、把手、震动杆、隔网,所述弹簧的左端与震动支架的右端相焊接,另一端与隔网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卡板的顶端与外壳内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震动支架嵌入安装在滑轨上,所述震动支架的左端与卡板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内槽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灰口与外壳内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的左端与隔网的右端中部相焊接,所述隔网的左端与震动杆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外壳嵌入安装在机体的右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嵌入安装在机体的前端上。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杆的左部分为圆柱结构,右部分为球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垂直焊接在机体的顶端上。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支架与隔网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杆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排灰口为长方体凹槽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通过将热气管道连接在机体上,将热量传递到机体内的吸热腔内,通过水冷交替蒸发冷却,最后经由出气口散发出去,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上的隔网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向外拉动外壳隔网上的把手,即可拉动隔网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从而使隔网远离支撑支架上的震动杆,此时松开把手,即可使隔网在弹簧的带动下,与震动杆发生撞击,从而产生震动,将其上的灰尘杂物震动掉落下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散热块隔网上粘附的毛絮杂物进行清理,使其震动掉落下来,以保证散热块空气的流通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块正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出气口-1、侧块-2、机体-3、逆流管-4、输送管-5、控制器-6、底座-7、散热块-8、弹簧-A、外壳-B、卡板-C、震动支架-D、内槽-E、排灰口-F、滑轨-G、把手-H、震动杆-I、隔网-J。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侧块2、机体3、逆流管4、输送管5、控制器6、底座7、散热块8,所述侧块2的后端与机体3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逆流管4的顶端垂直嵌入在侧块2的底端上,所述输送管5与逆流管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6位于输送管5的上方,所述底座7的顶端与机体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块8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右端上,所述散热块8包括弹簧A、外壳B、卡板C、震动支架D、内槽E、排灰口F、滑轨G、把手H、震动杆I、隔网J,所述弹簧A的左端与震动支架D的右端相焊接,另一端与隔网J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卡板C的顶端与外壳B内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震动支架D嵌入安装在滑轨G上,所述震动支架D的左端与卡板C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内槽E与外壳B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灰口F与外壳B内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H的左端与隔网J的右端中部相焊接,所述隔网J的左端与震动杆I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外壳B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右端上,所述控制器6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前端上,所述震动杆I的左部分为圆柱结构,右部分为球体结构,所述出气口1垂直焊接在机体3的顶端上,所述震动支架D与隔网J相平行,所述震动杆I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排灰口F为长方体凹槽结构。例如:使用人员龙师傅在使用冷却塔的时候,通过将热气管道连接在机体3上,将热量传递到机体3内的吸热腔内,通过水冷交替蒸发冷却,最后经由出气口1散发出去,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8上的隔网J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向外拉动外壳B隔网J上的把手H,即可拉动隔网J在滑轨G上进行滑动,从而使隔网J远离支撑支架D上的震动杆I,此时松开把手H,即可使隔网J在弹簧A的带动下,与震动杆I发生撞击,从而产生震动,将其上的灰尘杂物震动掉落下来。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现有冷却塔所使用的印染厂环境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灰尘毛絮等杂物,而冷却塔在进行使用冷却的时候,自身温度往往较高,尤其是散热口处,从而易使环境中的灰尘毛絮等杂物漂浮吸附在散热口上的隔网上,从而对散热块的通风性能造成影响,影响其散热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热气管道连接在机体3上,将热量传递到机体3内的吸热腔内,通过水冷交替蒸发冷却,最后经由出气口1散发出去,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8上的隔网J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向外拉动外壳B隔网J上的把手H,即可拉动隔网J在滑轨G上进行滑动,从而使隔网J远离支撑支架D上的震动杆I,此时松开把手H,即可使隔网J在弹簧A的带动下,与震动杆I发生撞击,从而产生震动,将其上的灰尘杂物震动掉落下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散热块隔网上粘附的毛絮杂物进行清理,使其震动掉落下来,以保证散热块空气的流通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侧块(2)、机体(3)、逆流管(4)、输送管(5)、控制器(6)、底座(7)、散热块(8),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气口(1)垂直焊接在机体(3)的顶端上,所述侧块(2)的后端与机体(3)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逆流管(4)的顶端垂直嵌入在侧块(2)的底端上,所述输送管(5)与逆流管(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6)位于输送管(5)的上方,所述底座(7)的顶端与机体(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块(8)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右端上,所述散热块(8)包括弹簧(A)、外壳(B)、卡板(C)、震动支架(D)、内槽(E)、排灰口(F)、滑轨(G)、把手(H)、震动杆(I)、隔网(J),所述弹簧(A)的左端与震动支架(D)的右端相焊接,另一端与隔网(J)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卡板(C)的顶端与外壳(B)内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震动支架(D)嵌入安装在滑轨(G)上,所述震动支架(D)的左端与卡板(C)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内槽(E)与外壳(B)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灰口(F)与外壳(B)内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H)的左端与隔网(J)的右端中部相焊接,所述隔网(J)的左端与震动杆(I)的右端活动触碰,所述外壳(B)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右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染厂工业废水的逆流式冷却塔设备,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侧块(2)、机体(3)、逆流管(4)、输送管(5)、控制器(6)、底座(7)、散热块(8),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口(1)垂直焊接在机体(3)的顶端上,所述侧块(2)的后端与机体(3)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逆流管(4)的顶端垂直嵌入在侧块(2)的底端上,所述输送管(5)与逆流管(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6)位于输送管(5)的上方,所述底座(7)的顶端与机体(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块(8)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右端上,所述散热块(8)包括弹簧(A)、外壳(B)、卡板(C)、震动支架(D)、内槽(E)、排灰口(F)、滑轨(G)、把手(H)、震动杆(I)、隔网(J),所述弹簧(A)的左端与震动支架(D)的右端相焊接,另一端与隔网(J)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卡板(C)的顶端与外壳(B)内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震动支架(D)嵌入安装在滑轨(G)上,所述震动支架(D)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霞
申请(专利权)人:陈虹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