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9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7
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包括烘干炉,在烘干炉的一端设有下料口,在下料口的下方设有自动转角下料机构,自动转角下料机构包括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直线料槽倾斜设置且位于下料口的正下方,下料口朝向直线料槽的上端端部,转角气缸设置的转角杆固定连接在直线料槽底面的上端端部;在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的正下方并列设有两辆周转车,所述两辆周转车分别滑动安装在并列设置的两条导轨上。通过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实现物料在两并列设置的周转车之间连续装载,同时通过若干个周转车的候补,实现烘干炉的连续下料,从而实现烘干铜屑的自动化转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烘干炉停机,减少了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控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烘干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铜屑烘干炉用于铜管加工时产生的铜屑,铜屑需重新熔化铸造成铜坯。但铜屑由于加工过程中带有很多切削液,使用滚筒烘干炉烘干铜屑中的水分。烘干后的铜屑需要转移到下游系统中进行加工,传统技术中通过周转车进行转移,需要在烘干炉的出料口上安装开关阀门,在一个周转车装满后,向另一个周转车内装料时,需要将开关阀门关上,然后迅速替换第一个周转车,避免烘干炉出口积累过多铜屑,因为铜屑过多使得开关阀门打开困难,且操作麻烦,要求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包括烘干炉,在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设有下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有自动转角下料机构,所述自动转角下料机构包括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所述直线料槽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正下方,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直线料槽的上端端部,所述转角气缸设置的转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料槽底面的上端端部;在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的正下方并列设有两辆周转车,所述两辆周转车分别滑动安装在并列设置的两条导轨上,沿所述两条导轨均固定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周转车上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周转车上安装的驱动电机联动,在所述两条导轨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周转车,在所述周转车上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周转车上,所述料斗另一侧的下部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周转车上,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铰接在所述料斗上,在所述料斗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限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处的所述两辆周转车上的料斗相互靠近或接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烘干炉对铜屑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铜屑从下料口掉落到直线料槽上,并沿直线料槽掉落到其中一个周转车的料斗中,当该周转车的料斗装满后,转角气缸转动将直线料槽的下端端口转动到另一个周转车上方,同时装满铜屑的周转车移走,位于该导轨上的空的周转车补上,当所述另一个周转车柱装满铜屑后移走,同时位于该导轨上的空的周转车补上,转角气缸复位,如此循环,实现烘干炉的连续下料。另外,装满铜屑的周转车移动到导轨上特定位置后将铜屑卸载掉,卸载时伸缩气缸动作从而将料斗中的铜屑倒出,而后复位,等待复位。进一步为:所述导轨为圆角矩形,所述两条导轨设置的直线侧边相互靠近且平行。进一步为:所述直线料槽的宽度从上之下逐渐减小;直线料槽上部大,便于接住铜屑,防止掉落;直线料槽的下部小,便于铜屑聚集,方便铜屑掉落至周转车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实现物料在两并列设置的周转车之间连续装载,同时通过若干个周转车的候补,实现烘干炉的连续下料,从而实现烘干铜屑的自动化转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烘干炉停机,减少了人工成本;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控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周转车和导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周转车与导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干炉;11、下料口;21、转角气缸;22、直线料槽;23、周转车;231、料斗;232、伸缩气缸;233、驱动电机;234、齿轮;235、齿条;24、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烘干炉1,在所述烘干炉1的一端设有下料口11,在所述下料口11的下方设有自动转角下料机构,所述自动转角下料机构包括转角气缸21和直线料槽22,所述直线料槽22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下料口11的正下方,所述下料口11朝向所述直线料槽22的上端端部,所述转角气缸21设置的转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料槽22底面的上端端部;在所述直线料槽22下端口的正下方并列设有两辆周转车23,所述两辆周转车23分别滑动安装在并列设置的两条导轨24上,结合图3所示,沿所述两条导轨24均固定设置有齿条235,在所述周转车23上转动安装有齿轮234,所述齿轮234与所述齿条235啮合,所述齿轮235与所述周转车23上安装的驱动电机233联动,在所述两条导轨24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周转车23,在所述周转车23上设有料斗231,所述料斗231一侧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周转车23上,所述料斗231另一侧的下部设有伸缩气缸232,所述伸缩气缸232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周转车23上,所述伸缩气缸232的伸缩杆铰接在所述料斗231上,在所述料斗231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限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直线料槽22下端口处的所述两辆周转车23上的料斗231相互靠近或接触。其中,所述导轨24为圆角矩形,所述两条导轨24设置的直线侧边相互靠近且平行;所述直线料槽22的宽度从上之下逐渐减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烘干炉对铜屑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铜屑从下料口掉落到直线料槽上,并沿直线料槽掉落到其中一个周转车的料斗中,当该周转车的料斗装满后(非接触式限位传感器检测料斗中的铜屑量),转角气缸转动将直线料槽的下端端口转动到另一个周转车上方,同时装满铜屑的周转车移走(驱动电机带动齿轮,齿轮在齿条上移动,从而带动周转车移动;周转车下部安装有凹槽式万向轮,导轨位于万向轮外圈设置的凹槽内,防止周转车脱轨),位于该导轨上的空的周转车补上,当所述另一个周转车柱装满铜屑后移走,同时位于该导轨上的空的周转车补上,转角气缸复位,如此循环,实现烘干炉的连续下料。另外,装满铜屑的周转车移动到导轨上特定位置后将铜屑卸载掉,卸载时伸缩气缸动作从而将料斗中的铜屑倒出,而后复位,等待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包括烘干炉,在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设有下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有自动转角下料机构,所述自动转角下料机构包括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所述直线料槽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正下方,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直线料槽的上端端部,所述转角气缸设置的转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料槽底面的上端端部;/n在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的正下方并列设有两辆周转车,所述两辆周转车分别滑动安装在并列设置的两条导轨上,沿所述两条导轨均固定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周转车上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周转车上安装的驱动电机联动,在所述两条导轨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周转车,在所述周转车上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周转车上,所述料斗另一侧的下部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周转车上,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铰接在所述料斗上,在所述料斗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限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处的所述两辆周转车上的料斗相互靠近或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烘干炉连续下料的下料结构,包括烘干炉,在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设有下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有自动转角下料机构,所述自动转角下料机构包括转角气缸和直线料槽,所述直线料槽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正下方,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直线料槽的上端端部,所述转角气缸设置的转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料槽底面的上端端部;
在所述直线料槽下端口的正下方并列设有两辆周转车,所述两辆周转车分别滑动安装在并列设置的两条导轨上,沿所述两条导轨均固定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周转车上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周转车上安装的驱动电机联动,在所述两条导轨上均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科李骏杨军营李金涛闫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