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壳体和盖板围成真空加热腔体,真空加热腔体外侧设有真空对接阀和电源接口,壳体和盖板之间设有盖板接电组件,壳体和盖板内置有若干发热元件及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对电池进行真空加热干燥后能够在保持电池的干燥状态下将电池转移到下一道工序,干燥时对干燥室的环境无要求,降低了维持干燥室环境干燥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
,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在改变,整个行业在优胜劣汰。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成本压力逐渐加大,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生产方法以有效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锂电池进行烘干干燥,防止水分对锂电池的影响。目前,一般采用锂电池真空干燥箱进行锂电池干燥的作业。批量的锂电池放置在拘束盘中并放入到锂电池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后取出并流转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上。由于空气中也存在一定量的水分,锂电池从锂电池真空干燥箱中取出后接触到空气,空气中的水分又会重新进入到电池中,干燥效果会大打折扣。为解决此问题的发生,现有技术中,会将锂电池真空干燥箱放置在一大型的干燥室内,并且锂电池转移到下一工序所经过的作业室均需要干燥处理。这样一来,维持多个作业室的干燥环境需要能实现大空间干燥的设备,并且其耗能也很高,锂电池的生产成本不言而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壳体和盖板围成真空加热腔体;真空加热腔体外侧设有真空对接阀和电源接口;壳体和盖板之间设有盖板接电组件;壳体和盖板内置有若干发热元件及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技术方案中,盖板和壳体的底面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一连接放置平台,连接放置平台设有温控器,温控器连接所有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盖板接电组件设置于连接放置平台上,盖板接电组件包括PIN针板和PCB对接板,盖板盖合在壳体时,PIN针板和PCB对接板连接导通。技术方案中,壳体内侧设有电池分隔组件。技术方案中,电源接口一端连接壳体内的发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及盖板接电组件,通过盖板接电组件接通盖板的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电气控制。技术方案中,真空对接阀与真空加热腔体连接,真空对接阀为常闭状态,真空对接阀可与外部真空源对接,真空对接阀打开使真空加热腔体与外部真空源接通。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上端开口的设有定位机构,盖板和壳体通过定位机构对应连接。技术方案中,壳体和盖板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技术方案中,盖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下端表面设有支撑底座。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两侧面上设有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对电池进行真空加热干燥后能够在保持电池的干燥状态下将电池转移到下一道工序,干燥时对干燥室的环境无要求,降低了维持干燥室环境干燥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右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接入电源及真空源的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的A标记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11-真空对接阀;12-电源接口;13-支撑底座;14-真空加热腔体;15-电池分隔组件;2-盖板;3-盖板接电组件;31-PIN针板;32-PCB对接板;4-密封圈;5-定位机构;6-温控器;61-传感器插孔;62-发热元件插孔;7-保温层;8-提手;9-电池;10-电源及真空源插接板;101-真空源接头;102-电源PIN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主体结构为一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包括壳体1和盖板2,壳体1的上端开口且内部空置,盖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的上端开口处,将壳体1的上端开口封闭,壳体1和盖板2围成一个用于电池真空加热的真空加热腔体14。壳体1的内侧设有电池分隔组件15,以将电池9逐个分隔加热。为提高壳体1和盖板2之间的密封性,壳体1与盖板2的连接封口边上设有密封圈4。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通过拆卸盖板2和壳体1进行电池9的取放。在壳体1上端开口的封口边上设有至少2个定位机构5,2个定位机构5分别设于方形封口边的两个对角上,盖板2上对应的2个角落位置匹配壳体1上的2个定位机构5,盖板2与壳体1就能对应连接,保证盖板2与壳体1在需封闭时,能够准确地相互对准。2个以上的定位机构5也可以设于壳体1其余的两个角落。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采用六面加热结构,在壳体1的五个面壳内以及盖板2内均设有用于加热的若干发热元件和用于测温的若干温度传感器。发热元件可采用发热片或发热棒等。在真空加热腔体14的外侧设有真空对接阀11和电源接口12。真空对接阀11用于连接外部真空源和真空加热腔体14。结合图5所示,将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置于一电源及真空源插接板10的上端,电源及真空源插接板10上设有对应真空对接阀11的真空源接头101,真空源接头102的另一端为外部真空源(未显示);电源及真空源插接板10上设有对应电源接口12的电源PIN针102,电源PIN针102插入电源接口12进行导通。真空对接阀11为常闭状态,真空对接阀11与真空源接头102对接后打开,真空加热腔体14与外部真空源接通,外部真空源对真空加热腔体14进行抽真空并将真空加热腔体14内的水分带出;电源接口12与外部电源连接导通,电源接口12连接盖板2和壳体1内的每个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外部电源连接电源接口12为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内的用电元件供电。电源接口12的一端连接壳体1和盖板2内的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电源接口12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电气控制。壳体1的下端面还设有支撑底座13,支撑底座13用于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的放置支撑,支撑底座13的底端也设有固定连接用的连接孔,可根据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的放置安装需求进行固定连接。在盖板2与壳体的底面之间,除了部分用于与壳体1围成真空加热腔体14的空间外,在壳体1的一侧上,盖板2和壳体底面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一个连接放置平台,用于放置连接部件和控制部件,在此连接放置平台上设有盖板接电组件3和温控器6。盖板接电组件3用于盖板2中的发热元件、温度传感器连接电源,盖板接电组件3包括PIN针板31和PCB对接板32,PIN针板31固定在连接放置平台的盖板2延伸面下端,PCB对接板32固定在壳体1底面的延伸面上端,PIN针板31和PCB对接板32相对应,盖板2盖合在壳体1时,PIN针板31和PCB对接板32连接导通。PCB对接板32通过壳体1内的线路与电源接口12连接,实现盖板2内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的通电。温控器6用于控制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的加热温度。温控器6与电源接口12连接,温控器6连接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上所有的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如图6所示,在盖板2及壳体1的五个面壳内设有若干的传感器插孔61和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壳体和盖板围成真空加热腔体,真空加热腔体外侧设有真空对接阀和电源接口;壳体和盖板之间设有盖板接电组件;壳体和盖板内置有若干发热元件及对应的温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壳体和盖板围成真空加热腔体,真空加热腔体外侧设有真空对接阀和电源接口;壳体和盖板之间设有盖板接电组件;壳体和盖板内置有若干发热元件及对应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的底面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一连接放置平台,连接放置平台设有温控器,温控器连接所有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盖板接电组件设置于连接放置平台上,盖板接电组件包括PIN针板和PCB对接板,盖板盖合在壳体时,PIN针板和PCB对接板连接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有电池分隔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真空加热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一端连接壳体内的发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及盖板接电组件,通过盖板接电组件接通盖板的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明,姜成武,温正方,熊锋,黄大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