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35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支撑架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支架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支架与顶块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支块,支块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夹块,夹块上前后对称开设有通风槽;能够将伤口部分与外界进行隔离,减少伤口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伤口的恢复,并且,为了保证伤口的恢复性,增加通过通风功能,使伤口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伤口溃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烧伤急救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转运,当患者在完成整形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烧伤肢体伤口不能与外界物体进行接触,以免患者的烧伤伤口出现剧烈痛感或伤口感染的情况,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将患者的肢部放置在折叠的被褥上,但是,这一操作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伤口裸露在外,容易导致碰撞,加重伤口的伤害,不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能够将伤口部分与外界进行隔离,减少伤口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伤口的恢复,并且,为了保证伤口的恢复性,增加通过通风功能,使伤口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伤口溃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体本体、支撑架,床体本体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中的水平端的上表面与床体本体的底面接触设置;它还包含支架、高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支块、夹块,支撑架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支架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支架与顶块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支块,支块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夹块,夹块上前后对称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含导向蜗杆、导向蜗轮、导向丝杆、导向块,支撑架中的垂直端上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导向蜗杆,导向蜗杆设置于支架的上侧,导向蜗杆的一端穿过支撑架后,固定有摇把,导向蜗杆的前侧啮合设置有导向蜗轮,导向蜗轮内穿设并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支架的水平端上,转轴的上端固定有导向丝杆,导向丝杆的上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顶块上,导向丝杆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外侧固定有滑块,支撑架中的垂直端上开设有滑槽,滑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导向块的另一侧与支块连接固定;所述的宽度调节机构包含支撑座、驱动电机、驱动丝杆、导块,支块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座中一侧垂直端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该垂直端后,固定有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上的螺纹由中间向左右两端分别相反设置,驱动丝杆上通过两个相反设置的螺纹旋转套设有两个导块,两个导块左右对称设置,导块的上端固定有滑动块,支撑座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动块对应设置的滑动槽,滑动块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导块的底部与夹块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床体本体的底部固定有气缸,气缸的底端推动端上固定有推动架,推动架为“U”形结构设置,推动架中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端上固定有推动块,推动块与支撑架中的水平端的底部接触设置,气缸与外部气源连接;当支撑架固定在床体本体的侧边上时,通过气缸启动,带动推动架进行移动,从而使推动块推动支撑架中的水平端,对其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支块包含支撑块、限位块,支撑块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块中的垂直端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块中的水平端上固定有延伸块,延伸块上开设有数个一号定位槽,限位块固定在导向块上,限位块内开设有开槽,延伸块插设在开槽内,位于开槽上下两侧的限位块上贯通开设有数个二号定位槽,螺柱穿设在一号定位槽以及二号定位槽内,螺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露设于限位块的上下两侧,露设端与螺母通过螺纹旋接设置;通过延伸块与开槽的插设配合,使支撑块的位置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节,从而改变夹块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块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护垫,保护垫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护。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座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前后对称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架,导向架为倒“T”形结构设置,导向架中的垂直端与连接块连接固定,导向架中的水平端内开设有导向槽,夹块的侧壁上前后对称固定有插杆,插杆分别插设在对应的导向槽内;当夹块在进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调节时,带动插杆在导向槽内进行移动,从而对夹块的移动进行导向。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当患者平躺在床体本体上时,通过两对夹块将患者的肢体进行限位隔离,避免伤口与外界直接接触,通过螺钉将支撑架固定在床体本体的侧边上,使支撑架中的水平端与床体本体的底部接触设置,同时,通过气缸推动,使推动架进行移动,使推动块将支撑架中的水平端进行支撑,从而加固了支撑架的稳固性,此时,支架置于床体本体上,通过手动摇动摇把,带动导向蜗杆进行转动,导向蜗杆在转动时,啮合带动导向蜗轮转动,从而使其内的转轴进行转动,带动导向丝杆转动,导向丝杆在转动时,带动其上的导向块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使夹块的底部移动至床体本体的上侧,将肢体置于左右两个夹块内,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带动驱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导块进行移动,由于驱动丝杆上的螺纹是左右相反设置的,当驱动丝杆转动,左右两个导块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带动左右两个夹块进行移动,对肢体的伤口进行遮挡,夹块上的通风槽避免夹块将伤口完全遮盖,使伤口有一定的透气性,根据患者的肢体所放置的位置不同,通过调节支块的长度,提高夹块的使用范围,手动将螺柱与螺母拧松,使延伸块在开槽内进行移动,并通过螺柱与螺母的旋接进行紧固,从而改变了夹块的位置,且当左右两个夹块在进行移动时,带动插杆进行移动,通过导向架对插杆进行导向。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床体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从而能够对两侧的肢体同时进行隔离操作,支撑架的位置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调节,使夹块适用于肢体上不同的伤口处;2、手动摇动摇把,使夹块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使夹块移动至床体本体上,使肢体置于左右两个夹块之间,并且通过调节夹块进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使夹块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肢体;3、夹块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插杆与导向架的移动进行导向,加固了夹块移动时的稳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架与插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床体本体1、支撑架2、支架3、高度调节机构4、导向蜗杆4-1、导向蜗轮4-2、导向丝杆4-3、导向块4-4、摇把4-5、滑槽4-6、滑块4-7、宽度调节机构5、支撑座5-1、驱动电机5-2、驱动丝杆5-3、导块5-4、滑动块5-5、滑动槽5-6、支块6、支撑块6-1、限位块6-2、延伸块6-3、一号定位槽6-4、开槽6-5、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它包含床体本体(1)、支撑架(2),床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上表面与床体本体(1)的底面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架(3)、高度调节机构(4)、宽度调节机构(5)、支块(6)、夹块(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8),支架(3)与顶块(8)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支块(6),支块(6)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6)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5),宽度调节机构(5)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夹块(7),夹块(7)上前后对称开设有通风槽(7-1);/n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4)包含导向蜗杆(4-1)、导向蜗轮(4-2)、导向丝杆(4-3)、导向块(4-4),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导向蜗杆(4-1),导向蜗杆(4-1)设置于支架(3)的上侧,导向蜗杆(4-1)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后,固定有摇把(4-5),导向蜗杆(4-1)的前侧啮合设置有导向蜗轮(4-2),导向蜗轮(4-2)内穿设并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端上,转轴的上端固定有导向丝杆(4-3),导向丝杆(4-3)的上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顶块(8)上,导向丝杆(4-3)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导向块(4-4),导向块(4-4)的外侧固定有滑块(4-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开设有滑槽(4-6),滑块(4-7)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4-6)内,导向块(4-4)的另一侧与支块(6)连接固定;/n所述的宽度调节机构(5)包含支撑座(5-1)、驱动电机(5-2)、驱动丝杆(5-3)、导块(5-4),支块(6)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5-1),支撑座(5-1)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座(5-1)中一侧垂直端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该垂直端后,固定有驱动丝杆(5-3),驱动丝杆(5-3)上的螺纹由中间向左右两端分别相反设置,驱动丝杆(5-3)上通过两个相反设置的螺纹旋转套设有两个导块(5-4),两个导块(5-4)左右对称设置,导块(5-4)的上端固定有滑动块(5-5),支撑座(5-1)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动块(5-5)对应设置的滑动槽(5-6),滑动块(5-5)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槽(5-6)内,导块(5-4)的底部与夹块(7)连接固定;/n所述的驱动电机(5-2)与外部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它包含床体本体(1)、支撑架(2),床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上表面与床体本体(1)的底面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架(3)、高度调节机构(4)、宽度调节机构(5)、支块(6)、夹块(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8),支架(3)与顶块(8)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支块(6),支块(6)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6)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5),宽度调节机构(5)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夹块(7),夹块(7)上前后对称开设有通风槽(7-1);
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4)包含导向蜗杆(4-1)、导向蜗轮(4-2)、导向丝杆(4-3)、导向块(4-4),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导向蜗杆(4-1),导向蜗杆(4-1)设置于支架(3)的上侧,导向蜗杆(4-1)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后,固定有摇把(4-5),导向蜗杆(4-1)的前侧啮合设置有导向蜗轮(4-2),导向蜗轮(4-2)内穿设并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端上,转轴的上端固定有导向丝杆(4-3),导向丝杆(4-3)的上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顶块(8)上,导向丝杆(4-3)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导向块(4-4),导向块(4-4)的外侧固定有滑块(4-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开设有滑槽(4-6),滑块(4-7)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4-6)内,导向块(4-4)的另一侧与支块(6)连接固定;
所述的宽度调节机构(5)包含支撑座(5-1)、驱动电机(5-2)、驱动丝杆(5-3)、导块(5-4),支块(6)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5-1),支撑座(5-1)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座(5-1)中一侧垂直端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该垂直端后,固定有驱动丝杆(5-3),驱动丝杆(5-3)上的螺纹由中间向左右两端分别相反设置,驱动丝杆(5-3)上通过两个相反设置的螺纹旋转套设有两个导块(5-4),两个导块(5-4)左右对称设置,导块(5-4)的上端固定有滑动块(5-5),支撑座(5-1)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动块(5-5)对应设置的滑动槽(5-6),滑动块(5-5)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槽(5-6)内,导块(5-4)的底部与夹块(7)连接固定;
所述的驱动电机(5-2)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气缸(9),气缸(9)的底端推动端上固定有推动架(10),推动架(10)为“U”形结构设置,推动架(10)中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端上固定有推动块(11),推动块(11)与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底部接触设置,气缸(9)与外部气源连接;当支撑架(2)固定在床体本体(1)的侧边上时,通过气缸(9)启动,带动推动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荣韦俊胡蝶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