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2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包括叶片骨架和饰条,沿所述饰条的安装方向,所述叶片骨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卡接的底座和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设有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卡接部,所述饰条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饰条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过渡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卡接。采用这种结构,叶片骨架可以分体设置,包括卡接的底座和过渡连接板,每一个部件的厚度均可以较为均匀,相比于现有技术,底座和过渡连接板在加工过程中均不易出现表面“缩印”的问题,可保证叶片骨架的加工质量;底座、过渡连接板以及饰条均是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粘结式连接方案所存在的连接可靠性低、耗费工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使用电镀或喷漆等饰条的出风口叶片结构,以提升出风口的整体感知和造型效果,饰条与叶片骨架之间通常采用下述的两种连接方式:1)粘接式,即将饰条通过胶水粘接至叶片骨架上,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胶水自身成本较高,而且批量生产时需要专门的点胶工装,这又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再次提高;其次,胶水粘接存在连接不可靠、易脱落的问题;另外,饰条与叶片骨架粘接后需通过皮带等部件紧固一段时间,以保证粘合的可靠性,这就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工时较长。2)卡接式,即将饰条通过卡接方式紧固至叶片骨架上,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避免前述“粘结式”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其需要将叶片骨架内部挖空以形成卡接位置,这会导致叶片骨架挖空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厚度差异过大,在模具注塑生产时容易出现表面“缩印”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其中,该风扇叶片的饰条与叶片骨架之间采用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粘结式连接方案所存在的问题,且叶片骨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表面“缩印”的质量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包括叶片骨架和饰条,沿所述饰条的安装方向,所述叶片骨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卡接的底座和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设有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卡接部,所述饰条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饰条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过渡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卡接。采用这种结构,叶片骨架可以分体设置,包括卡接的底座和过渡连接板,这样,每一个部件的厚度均可以较为均匀,相比于现有技术,底座和过渡连接板在加工过程中均不易出现表面“缩印”的问题,可保证叶片骨架的加工质量;且底座、过渡连接板以及饰条均是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粘结式连接方案所存在的连接可靠性低、耗费工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若干卡条,各所述卡条在远离所述饰条的端部形成导向卡头,所述第一卡接件通过所述导向卡头穿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并通过所述导向卡头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止回凸起,安装状态下,所述止回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各所述卡条之间。可选地,所述饰条还设有第一对位凸起,所述过渡连接板设有相匹配的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对位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对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对位部。可选地,沿远离所述饰条的方向,所述第一对位凸起渐缩设置。可选地,所述过渡连接板还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卡接。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过渡连接板中,一者设有第二对位凸起,另一者设有相匹配的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二对位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对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对位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带饰条的风扇叶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过渡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叶片骨架、11底座、111止回凸起、112第二卡接件、113第二对位部、12过渡连接板、121第一卡接部、122第一对位部、123第二卡接部、124第二对位凸起;2饰条、21第一卡接件、211卡条、211a导向卡头、22第一对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和/或重要性的特殊限定。请参考图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带饰条的风扇叶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过渡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包括叶片骨架1和饰条2;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沿饰条2的安装方向,叶片骨架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卡接的底座11和过渡连接板12,过渡连接板12设有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卡接部121,饰条2设有第一卡接件21,饰条2能够通过第一卡接件21与过渡连接板12的第一卡接部121相卡接。采用这种结构,叶片骨架1可以分体设置,包括卡接的底座11和过渡连接板12,这样,每一个部件的厚度均可以较为均匀,相比于现有技术,底座11和过渡连接板12在加工过程中均不易出现表面“缩印”的问题,可保证叶片骨架1的加工质量;且底座11、过渡连接板12以及饰条2均是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粘结式连接方案所存在的连接可靠性低、耗费工时长、成本高等问题。第一卡接件21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具体与其设置位置和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21的结构有关。如图2、图3所示,附图的方案给出了两种形式的第一卡接件21和第一卡接部121:其一,第一卡接件21可以为单独设置的卡勾型,这种形式的第一卡接件21可以分布在靠近饰条2端部和/或边缘的位置,以保证端部和/或边缘的可靠连接,而与之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21可以设计为槽型;其二,第一卡接件21可以包括若干卡条211,各卡条211在远离饰条2的端部可以形成导向卡头211a,与之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21可以为孔型,第一卡接件21可以通过导向卡头211a穿过第一卡接部121,然后通过该导向卡头211a与第一卡接部121形成卡接配合。以包括若干卡条211的第一卡接部121为例,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该第一卡接部121所包含卡条211的数量,在附图的方案中,各第一卡接部121均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卡条211,两卡条211在远离饰条2的端部形成有前述的导向卡头211a,该导向卡头211a在远离饰条2的方向可以呈渐缩的锥形,以实现导向的功能,该锥形的大径端则可以作为卡接端面进行卡接。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底座11还可以设有止回凸起111,安装状态下,止回凸起111可以位于第一卡接件21的各卡条211之间。可以知晓,如果饰条2与过渡连接板12的卡接配合要解除,各卡条211的导向卡头211a要先向内(这里的内是指各卡条211之间的位置)回缩,才能够使得第一卡接件21脱离第一卡接部121,而上述止回凸起111的设置则可以很好地阻止各导向卡头211a的回缩,进而起到保证第一卡接件21与第一卡接部121连接可靠性的作用。更进一步地,在饰条2上还可以设有第一对位凸起22,过渡连接板1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包括叶片骨架(1)和饰条(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饰条(2)的安装方向,所述叶片骨架(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卡接的底座(11)和过渡连接板(12),所述过渡连接板(12)设有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卡接部(121),所述饰条(2)设有第一卡接件(21),所述饰条(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21)与所述过渡连接板(12)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1)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包括叶片骨架(1)和饰条(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饰条(2)的安装方向,所述叶片骨架(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卡接的底座(11)和过渡连接板(12),所述过渡连接板(12)设有孔型和/或槽型的第一卡接部(121),所述饰条(2)设有第一卡接件(21),所述饰条(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21)与所述过渡连接板(12)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1)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21)包括若干卡条(211),各所述卡条(211)在远离所述饰条(2)的端部形成导向卡头(211a),所述第一卡接件(21)通过所述导向卡头(211a)穿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21)、并通过所述导向卡头(211a)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饰条的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设有止回凸起(111),安装状态下,所述止回凸起(111)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21)的各所述卡条(211)之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坤周士冲赵勇邱国华林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