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286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属于煤矿排水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隔断采空区的密闭墙,在密闭墙的墙体上贯穿设置有返水管,返水管在远离采空区的一端设有朝上的弯头,弯头内装有积水,防止采空区内的瓦斯溢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返水管代替原有的返水池设计,既能较好的解决密闭墙防瓦斯的同时避免积水的问题,又使得工程施工大大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
本技术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属于煤矿排水

技术介绍
当前一些煤矿所采煤层为9#煤和15#煤,属于下组煤开采,受老空水影响较大,工作面回采结束封闭后为防止采空区积水涌出冲垮密闭墙,在密闭墙上需要留设返水装置。传统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为在密闭墙1的下端的一个边角处留设返水池2,返水池2中有管道3连通密闭墙1的两侧。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返水池容易因为因受动压影响造成破坏,比如裂缝的产生。另外若密闭墙封闭时采空区暂无水涌出时,因为返水池口径较大,且存在动压影响时难以保存积水,对瓦斯的管理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一种了防瓦斯溢出的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包括用于隔断采空区的密闭墙,在密闭墙的墙体上贯穿设置有返水管,返水管在远离采空区的一端设有朝上的弯头,弯头内装有积水,防止采空区内的瓦斯溢出。进一步的,所述返水管包括直管段和与直管段相连通的U型管,直管段位于所述采空区的一端距巷道底板的距离为0.5-1米。进一步的,所述返水管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本技术使用返水管代替原有的返水池设计,既能较好的解决密闭墙防瓦斯的同时避免积水的问题,又使得工程施工大大简化。工程效率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煤矿返水池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闭墙,2-返水池,3-管道,5-U型管,6-积水,7-直管段,8-采空区,9-巷道顶板,10-巷道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包括用于隔断采空区(8)的密闭墙1,在密闭墙1的墙体上贯穿设置有返水管,返水管在远离采空区8的一端设有朝上的弯头,弯头内装有积水6,防止采空区8内的瓦斯溢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返水管包括直管段7和与直管段7相连通的U型管5,直管段7位于采空区8的一端距巷道底板10的距离为0.5-1米。返水管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即PE管。密闭墙1的顶端与巷道顶板9密封,底端与巷道底板10密封。在使用本装置时,应当事先评估采空区内的积水水流量。本装置适用在采空区内的积水水流量较小的场合,根据积水水流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管径。由于U型管5中积水6的存在,使得U型管的底部能够完全淹没,能够阻挡瓦斯泄露到密闭墙1的外侧。巡检人员需要定期检查采空区的积水情况,若采空区积水高于返水管入口时,U型管相当于连通器,积水可以沿巷道底板流入水仓,水仓中的水及时抽空。本技术应用于矿井下密闭墙上用于防治密闭墙内采空区出水后密闭墙承压发生水害事故,同时可以杜绝采空区内瓦斯涌出造成瓦斯事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包括用于隔断采空区(8)的密闭墙(1),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墙(1)的墙体上贯穿设置有返水管,返水管在远离采空区(8)的一端设有朝上的弯头,弯头内装有积水(6),防止采空区(8)内的瓦斯溢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水的返水装置,包括用于隔断采空区(8)的密闭墙(1),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墙(1)的墙体上贯穿设置有返水管,返水管在远离采空区(8)的一端设有朝上的弯头,弯头内装有积水(6),防止采空区(8)内的瓦斯溢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密闭墙内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强王飞石晋生李宁牛晨鹏吕明生梁绍宾毛向阳李永浍张建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