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其包含:具有穿孔的门锁本体配合螺丝穿设于门体的侧缘内部锁固;另有门锁旋转头依序穿过门锁饰盖、门锁固定片后,进而配合门锁旋转头弹簧及C形扣环所组成的一门锁旋转头组,其中该门锁固定片配合固定螺丝于两侧穿设,使该门锁旋转头组于该门体定位,利用一钥匙头穿设该穿孔配合该门锁旋转头组进行结合,借该门锁固定片周缘所设的限位孔,对应该门锁饰盖所设的卡掣进行压掣,使该卡掣得以扣接于限位孔内,使该门锁饰盖和门锁固定片得以嵌合,达到外型美观的应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辅助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尤指一种通过门锁饰盖配合扣接门锁固定片,使原本显露于外的固定螺丝得以隐藏,让门体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门锁,为相当易见的一种防盗装置,一般而言,都装设于门体上,当门体对应门框进行开、合动作时,通过门锁本体的锁舌于门框上受口片执行相应的伸缩动作,从而实现锁定与解锁的动作。但是,目前现有技术的门锁于装设在门体上时,通常由门锁本体安装于门体内部,而钥匙头则装设于门体相对应室外的一侧面,并且连接于该门锁本体,供使用者于室外时,得以利用钥匙操控门锁本体进行锁定及解锁,且钥匙头的锁芯部分通常会直接凸伸露出于门体外,故钥匙头的另一侧面则会配合螺丝锁固可扳转的门锁旋转头组,便于使用者在室内时,得以通过手动进行扳转,让门锁本体得以进行锁定及解锁用途。然而,该门锁旋转头组虽然是固定安装于门体上,但整体的外观上仍会明显地看到螺丝显露于外面,相当的突兀,且外力相当容易破坏门锁结构,其安全性存有疑虑,因此,急需要更进一步的针对外部美观及结构安全性进行改良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让门锁本体安装于门体使用时,能将固定连接用的螺丝加以隐藏,使外型更加美观之外,更能确保门锁结构能正常运作,不易受外力破坏及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其包含有:一门锁本体,利用螺丝配合穿设于门体侧缘进行锁固,该门锁本体具有一穿孔,而由一门锁旋转头依序穿过一门锁旋转头、一门锁固定片后,加以配合一门锁旋转头弹簧及一C形扣环而组成一门锁旋转头组,而一钥匙头穿设该穿孔配合门锁旋转头组进行结合,该门锁固定片的周缘设有一对限位孔,能用以配合同样设有一对卡掣的门锁饰盖相互压掣,使该卡掣扣接于该限位孔内,让该门锁饰盖和该门锁固定片嵌合固定,使外型更加美观。本技术的次要目的,该门锁饰盖的形状以及该门锁固定片的形状皆为椭圆形。本技术再次要目的,该门锁饰盖的面积大于该门锁固定片的面积。是故,本新型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通过门锁饰盖加以对应该门锁固定片进行扣接组合,将螺丝隐匿于其中,让整体外型更加美观外,也能保护整体结构不受外力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门锁饰盖未扣接门锁固定片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门锁饰盖扣接门锁固定片后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门锁饰盖扣接门锁固定片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门锁本体(101)...螺丝(11)...穿孔(20)...门锁旋转头组(21)...门锁旋转头(22)...门锁饰盖(221)...卡掣(23)...门锁固定片(231)...限位孔(232)...固定螺丝(24)...门锁旋转头弹簧(25)...C形扣环(30)...钥匙头(40)...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新型为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请参阅如图1~图3所示,其中结构包含有:一门锁本体10,用以螺丝101配合穿设于一门体40的侧缘进行锁固,且前述门锁本体10设置有一穿孔11。一门锁旋转头组20,其由一门锁旋转头21,依序穿过一门锁饰盖22、一门锁固定片23后,配合一门锁旋转头弹簧24及一C形扣环25而组成,其中该门锁固定片23两侧配合有固定螺丝232穿设该门体40定位用,由第3图所示可见,该门锁饰盖22与该门锁固定片23以十字交纵相互垂直的设置。一钥匙头30,穿设该穿孔11配合该门锁旋转头组20进行结合,借此能将该门锁旋转头组20、该门锁本体10以及该钥匙头30连接设置于该门体40内。再请参阅如图4~图5所示,其前述门锁固定片23的周缘更设置有一对限位孔231,且该门锁饰盖23也设置有一对卡掣221,借由该门锁饰盖22旋转后,该门锁饰盖22内侧配合该门锁固定片23进行压掣,使该卡掣221扣接于该限位孔231内,让该门锁饰盖22和该门锁固定片23嵌合,达成外型美观的应用。再请参阅如第6图所示,为该门锁饰盖22扣接该门锁固定片23后的立体示意图,由于该门锁饰盖22的面积大于该门锁固定片23的面积,可见图示内的门锁固定片23被隐藏,而前述门锁饰盖22的形状以及该门锁固定片23的形状皆为椭圆形设计,亦可更换为经设计后的造型,并非一定限制于此说明书及图示的内容。综上所述,本技术隐藏式辅助锁结构,通过门锁饰盖22加以对应该门锁固定片23进行扣接组合,将螺丝101隐匿于其中,除了能让整体外型更加美观外,也能保护整体结构不受外力破坏。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其包含有:一门锁本体(10),用螺丝(101)配合穿设于一门体(40)侧缘进行锁固,且该门锁本体(10)具有一穿孔(11);一门锁旋转头组(20),由一门锁旋转头(21),依序穿过一门锁饰盖(22)、一门锁固定片(23)后,配合一门锁旋转头弹簧(24)及一C形扣环(25)而组成,其中该门锁固定片(23)两侧配合有固定螺丝(232)穿设该门体(40)定位用;一钥匙头(30),穿设该穿孔(11)配合该门锁旋转头组(20)进行结合;其特征在于:该门锁固定片(23)的周缘更设有一对限位孔(231),且该门锁饰盖(22)也设有一对卡掣(221),借由该门锁饰盖(22)内侧配合该门锁固定片(23)压掣,使该卡掣(221)扣接于该限位孔(231)内,使该门锁饰盖(22)和该门锁固定片(23)嵌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辅助锁结构,其包含有:一门锁本体(10),用螺丝(101)配合穿设于一门体(40)侧缘进行锁固,且该门锁本体(10)具有一穿孔(11);一门锁旋转头组(20),由一门锁旋转头(21),依序穿过一门锁饰盖(22)、一门锁固定片(23)后,配合一门锁旋转头弹簧(24)及一C形扣环(25)而组成,其中该门锁固定片(23)两侧配合有固定螺丝(232)穿设该门体(40)定位用;一钥匙头(30),穿设该穿孔(11)配合该门锁旋转头组(20)进行结合;其特征在于:该门锁固定片(23)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国
申请(专利权)人:绅晖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