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981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水体溢流水的净化、渗透、排放多重功能,能够回补充地下水,从而解决水资源。同时,本发买那个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景观水体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水涨船高,于是越来越多具有人工景观水体的亲水小区或公园相续出现。景观水体通常通过设置溢流口来保证水体水位,超过设计水位的补水和降雨都通过溢流口排放至雨水管网,对水资源形成较大浪费。本技术在传统景观水体溢流系统中增加沉淀、渗透单元,实现人工景观水体溢流水资源回补地下水,生态环保,节约资源,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解决了传统水体的溢流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雨水管网,造成水资源形成较大浪费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的景观水体,所述溢流口通过进水管与沉淀过滤井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的底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端部通向渗透井的中部;所述渗透井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所述辐射渗管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的下方,所述渗透井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杂质过滤装置。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杂质过滤装置为格栅。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沉淀过滤井的底部从上至下包括多个过滤层,至少一个无纺布设置在多个所述过滤层之间。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渗透井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厚粗沙层和第一砾石层。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渗透井的顶部盖设铸铁防盗井盖。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辐射渗管的管壁外侧包裹有无纺布。上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回填土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回填土层和第二砾石层。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水体溢流水的净化、渗透、排放多重功能,能够回补充地下水,从而解决水资源。同时,本发买那个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B-B方向的剖面图。图中,1、景观水体,2、溢流口,3、进水管,4、沉淀过滤井,401、过滤层,402、无纺布,5、出水管,6、渗透井,601厚粗沙层,602、第一砾石层,603、铸铁防盗井盖,7、辐射渗管,8、超标雨水溢流管,9、回填土区,901、回填土层,902、第二砾石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所述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所述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所述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所述溢流口2处设置杂质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优选方式下,杂质过滤装置为格栅。如图2所示,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从上至下包括多个过滤层401,至少一个无纺布402设置在多个所述过滤层401之间。所述渗透井6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厚粗沙层601和第一砾石层602。所述渗透井6的顶部盖设铸铁防盗井盖603。如图3所示,为了使渗入回填土区的雨水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外侧包裹有无纺布(图中未示出),所述回填土区9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回填土层901和第二砾石层902。本系统主要由景观水体1、沉淀过滤井4、渗透井6组成。景观水体1的上部设置溢流口2,并且在溢流口2处设置格栅,拦截大块的污染物,如落叶等,补水或降雨经溢流口2和进水管3流入沉淀过滤井4,沉淀过滤井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多个过滤层401,溢流水经沉淀和多个过滤层401的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污染物后,经井底的出水管5流入渗透井6,从而回补地下水;当渗透井6中水位达到辐射渗管7高度时,水流进入辐射渗管7,增加回补地下水的渗透量;若水量较大,渗透井6内及辐射渗管7已饱和,通过设置在井壁超标雨水溢流管8将过多余水量排至雨水管网,以避免渗透井6满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所述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所述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所述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所述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所述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所述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2)处设置杂质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过滤装置为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淼高增荣万涛徐波刘双马冰玉于磊
申请(专利权)人: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