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1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检验设备的夹持机构,包括:与外界动力源连接产生Y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产生单元;与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将其产生的运动转换成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换向机构;以及和换向机构动力连接,在换向机构的驱动下沿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且互相远离或者靠近的左夹爪和右夹爪。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夹持机构,由于采用换向机构驱动两个夹爪平动来夹持物件,避免了弹片夹爪发生弹性疲劳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夹爪平行张开、平行夹紧,整个夹持过程比较平稳,夹紧和松开回位过程对被夹持物没有作用力;能够夹持的物件直径范围比较大,且夹持不同规格的物件时,夹持力变化不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用检验设备的夹 持样本容器的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在医用检验设备中,生化分析仪和血球细胞分析仪常用夹爪来夹持样 本试管,有时还需要辅助完成被分析样本的混匀、取样和复位放置等功能。比如希森美康(SYSMEX)公司申请的日本专利JP2003172742中,公布的试管防倾斜装置中有一种用于试管夹取的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弹片组成夹 爪,通过一个注塑件固定在一起,再固定在摆臂上;夹持时靠弹片的弹力 来实现试管的夹紧,复位时靠外力驱动弹片与试管脱开。其缺点在于a、 夹爪容易发生弹性疲劳,失去弹性,当弹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 试管夹持不牢, 一旦在夹持过程中试管掉下,则有可能漏液,造成生物污 染;b、夹持力不均匀,即夹持不同规格的试管时,其夹持力有较大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持机构来克服现有 技术中夹爪易发生弹性疲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医用检验设备的夹持机构,包括与外界动力源连接产生Y 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产生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 将动力产生单元产生的运动转换成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换向机构;以及 和所述换向机构动力连接,在换向机构的驱动下沿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 且互相远离或者靠近的左夹爪和右夹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第一双滑块机构和第二双滑 块机构;所述第一双滑块机构和第二双滑块机构具有共同的动力输入滑块, 且关于所述动力输入滑块的运动轨迹对称设置;所述动力输入滑块与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在动力产生单元的驱动下沿Y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 述第一双滑块机构的动力输出滑块与右夹爪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滑块机 构的动力输出滑块与左夹爪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滑块机构还包括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 端和铰接点的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入滑块动力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滑块动力连接,使其在动力输入滑块的驱动下绕所述铰接点摆动,并驱动动力输出滑块沿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滑块为与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的气缸销;所述第一摆杆为与气缸销动力连接,在气缸销驱动下摆动的左摆杆; 所述动力输出滑块为与左夹爪固定连接的左爪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双滑块机构包括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 和铰接点的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入滑块动力连 接,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滑块动力连接,使其在动力输入滑块的驱动下 绕所述铰接点摆动、,并驱动动力输出滑块沿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滑块为与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的气 缸销;所述第二摆杆为与所述气缸销动力连接,在气缸销驱动下摆动的右 摆杆;所述动力输出滑块为与右夹爪固定连接的右爪销。所述动力产生单元为能够输出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液压油缸、电磁 驱动装置中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产生单元为双作用气缸,所述双作用气 缸具有由活塞隔离开的两个气室,且两个气室分别通过第一气源接口和第 二气源接口可控制的择一与外界气源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所述活塞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 单元固定设置在双作用气缸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塞上的磁环,以及位于 双作用气缸的缸体两侧的两个磁性开关;且一个磁性开关安装在靠近第一 气源接口的一端,另一个磁性开关安装在靠近第二气源接口的一端。本技术的夹持机构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换向机构驱动两个夹爪平动来夹持物件,不再利用夹爪的弹 性来夹持物件,避免了夹爪发生弹性疲劳的问题,提高了夹持机构的可靠 性;而且夹爪平行张开、平行夹紧,整个夹持过程比较平稳,夹紧和松开 回位过程对夹持物没有作用力,不会作用到其它与夹持物接触的物品;能 够夹持的物件直径范围比较大,且夹持不同规格的物件时,夹持力变化不 大。由于换向机构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双滑块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由于动力产生单元为双作用气缸,在恒定的气压下,具有相对恒定的 夹持力,且此夹持力可远大于弹片的夹持力,而且易于通过调节气压或改 变气缸缸径来调节夹持力。由于还设置了检测气缸行程的位置检测单元,可以检测活塞杆是否运 动到位,从而发出电信号来控制气缸进行相应动作,提高了可靠性,避免 出现夹爪没有运动到位就开始夹持或者松开试管的误动作,便于维护。由于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磁环和两个磁性开关,构成简单,工作可靠, 而且可以通过调节磁性开关的固定位置,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待夹持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夹持机构的示意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双作用气缸的分解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换向机构和左右夹爪的分解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夹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夹持机构在夹紧状态的原理简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夹持机构在张开状态的原理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如图l所示,包括动力产生单元、换向机 构、动力输出单元和位置检测单元。其中动力产生单元为双作用气缸5。换向机构4将双作用气缸5输出的沿 Y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换向,最终驱动动力输出单元的左爪2和右爪3沿X方 向作相向或者相离的往复运动(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此实现夹持 机构的夹紧和张开动作,以夹紧或松开目标试管l。目标试管l中盛放有血 液或其它体液等待检验样本及相关试剂。整个夹持机构通过固定块6固定在 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可随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来夹持目标试管l,也可 由步进电机带动其旋转来混匀目标试管l中的待检验样本,以供生化分析仪 或血细胞分析仪等医用检验设备进行相关的各种参数的检验。图2所示为双作用气缸5的分解图,由图2可见,双作用气缸5包括缸体 51,所述缸体51外表大致呈长方体形,其中心具有圆柱状的缸腔512,缸腔 512的前端通过活塞52封闭,且被52隔出两个气室;而其后端被后盖57、后 密封圈59以及孔用挡圈58组成的密封组件密封。后盖57上有一个供后密封 圈59套入的后密封槽571。后密封圈59为橡胶制成的0形密封圈,其套入后 密封槽571内后,再将后盖57从缸腔512的后端口塞入,然后用孔用挡圈58 从外侧挡住而固定,即将缸腔512的后端封闭。缸体51的前端还开设有安装 槽511,用于配合其两侧开设的八个销轴孔513来安装及容纳换向机构4。换 向机构4包括两根后销轴44和两根前销轴45 (前销轴45是和后销轴44一样的 圆柱状销),即分别固定在此八个销轴孔513中。缸体51的两侧还开设有长 槽514,用于安装磁性开关7。此外缸体512上还开设有第一气源接口515和 第二气源接口516,分别与缸腔512中的两个气室相通。双作用气缸5的两个 气源接口,由控制电路来控制始终只有一个气源接口接正压、而另一个所 接气压为外界环境气压,从而可驱动活塞52在缸腔512种往复直线运动。当 然,在使用时,从气源出来的压縮空气需要进行除油、除水、除尘、干燥 等净化处理措施。活塞52包括两段同轴的圆柱体,位于其一端的具有较大直径的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医用检验设备的夹持机构,包括产生Y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动力连接,将动力产生单元产生的运动转换成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换向机构(4);以及在换向机构(4)驱动下沿X方向往复直线运动,且互相远离或者靠近的左夹爪(2)和右夹爪(3);所述左夹爪(2)、右夹爪(3)分别和所述换向机构(4)动力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昌春李海波李乐昌付自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