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国专利>正文

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935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较厚塑料制品容易出现流痕等注塑成型缺陷技术问题。本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分流道、缓冲管和浇口,所述分流道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与浇口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的下端与分流道连接,所述缓冲管的上端与浇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同时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解决了较厚塑料制品的流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
本技术属于注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浇注系统通常包括流道和浇口,其中流道一般包括用于连接外界熔料的主流道和用于将主流道的熔料输送至各型腔中的分流道,分流道末端通过浇口与型腔连通。现有浇注系统中,浇口内的熔料在进入型腔时温度不均匀或对成型产品的冲击过大,容易导致成型产品的外壁上出现流痕,产品合格率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90864.4)公开了一种内置混流的注塑模具,每一型腔上连接有多个浇口,各浇口的宽度方向中部均设有一扰流柱,使浇口内两侧的塑料熔料与中部的塑料熔料充分混流,提高进入模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同时流道用于与浇口连通的末端设有缓冲区,浇口均与缓冲区连通,该缓冲区水平设置且主要用于分流。然而,该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制备较薄的塑料制品,对于较厚的塑料制品而言,成型产品依然会出现流痕,需进一步降低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以及进一步提高进入型腔内的熔料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同时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分流道、缓冲管和浇口,所述分流道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与浇口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的下端与分流道连接,所述缓冲管的上端与浇口连接。本专利的工作原理为:熔料依次经主流道、分流道、缓冲管和浇口流入型腔,其中,缓冲管引导从其下端流入的熔料向上流入浇口内,在重力作用下,竖向设置的缓冲管可显著降低熔料流速,从而有效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熔料从圆管状的分流道流向扁管状的缓冲管和浇口,可促进管壁处熔料与管道中部熔料混合,确保混合路径长度,从而有效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扰流柱提高熔料温度均匀性和降低熔料冲击力,本专利通过改进浇注系统的管道结构,显著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熔料的温度均匀性,解决较厚塑料制品的流痕问题。优选地,所述浇口内设有扰流柱,所述扰流柱位于浇口宽度方向的中部,可进一步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缓冲管竖直设置。可进一步降低熔料流经缓冲管时的流速,从而进一步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同时有利于缩短缓冲管长度,提高浇注系统输送熔料的效率。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分流道和浇口均水平设置。这样使得分流道和浇口分别同缓冲管垂直相连,显著降低熔料从分流道流入缓冲管时以及熔料从缓冲管流入浇口时的流速,进一步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缓冲管为矩形管,所述浇口在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缓冲管和浇口均为截面呈矩形的扁管道,可进一步促进管壁处熔料与管道中部熔料混合,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缓冲管的下端与分流道之间通过匀温管连通,所述匀温管呈扁管状且水平设置。使从分流道流出的熔料先经过匀温管,提高管道内熔料的混合均匀性后再向上流入缓冲管,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匀温管在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匀温管的截面面积从与分流道连接的一端向与缓冲管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防止熔料从圆管状的分流道流入匀温管时流速增大,有利于降低熔料流入缓冲管时的流速,从而有助于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匀温管的截面呈矩形,有利于缓冲管和匀温管在连接处的形状匹配,便于管道的加工制备。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分流道用于与匀温管连通的末端设有截面形状从圆形逐渐过渡至矩形的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截面面积从与分流道连接的一端朝与连接管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即过渡区在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从远离连接一端至与匀温管相连的一端由圆形逐渐过渡至矩形,便于过渡区和匀温管在连接处的形状匹配,避免熔料从分流道急速流入匀温管,有利于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同时便于管道的加工制备。在上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中,所述匀温管与缓冲管的连通处设有冷料井,所述冷料井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管。在每一轮注塑中,最先进入流道中的熔料为前锋冷料,冷料井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管,便于冷料井将每次注塑过程中最先流入分流道内的较冷的熔料储存起来,避免其进入型腔影响成型产品的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缓冲管和浇口均呈扁管状,且缓冲管为用于引导熔料向上流入浇口的竖管,可显著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进入型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解决较厚塑料制品的流痕问题。2、分流道和浇口均水平设置,显著降低熔料从分流道流入缓冲管时以及熔料从缓冲管流入浇口时的流速,进一步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注塑完成后的剖视图。图中,1、流道;11、主流道;12、分流道;13、过渡区;2、浇口;3、扰流柱;4、缓冲管;5、匀温管;6、冷料井;7、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连通的流道1、匀温管5、缓冲管4和浇口2,其中流道1呈圆管状且包括竖立设置且用于连接外界熔料的主流道11以及连接于主流道11下端的分流道12,浇注入口为主流道11的上端开口。现有注塑模具一般中心对称设有两个型腔7,因此分流道12的数量一般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主流道11的两侧,使注塑模具内形成分别用于向两个型腔7输送熔料的两条流道1。对于每一流道1而言,匀温管5的入口与分流道12出口相连,浇口2的出口与型腔7入口相连,主流道11内的熔料依次流经分流道12、匀温管5、缓冲管4、浇口2再进入型腔7。缓冲管4与浇口2均呈扁管状,可促进管壁处熔料与管道中部熔料混合,确保混合路径长度,从而有效提高进入型腔7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缓冲管4竖直设置,缓冲管4的下端与分流道12连接,缓冲管4的上端与浇口2连接,使得缓冲管4引导从其下端流入的熔料向上流入浇口2内,在重力作用下,竖直设置的缓冲管4可显著降低熔料流速,从而有效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同时有利于缩短缓冲管4长度,提高本实施例输送熔料的效率。本实施例通过改进管道结构,显著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熔料的温度均匀性,解决较厚塑料制品的流痕问题。同时,浇口2内设有扰流柱3,扰流柱3位于浇口2宽度方向的中部,可进一步缓解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和提高进入型腔7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分流道12和浇口2均水平设置,使得分流道12和浇口2分别同缓冲管4垂直相连,显著降低熔料从分流道12流入缓冲管4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11)、分流道(12)、缓冲管(4)和浇口(2),所述分流道(12)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与浇口(2)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4)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4)的下端与分流道(12)连接,所述缓冲管(4)的上端与浇口(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11)、分流道(12)、缓冲管(4)和浇口(2),所述分流道(12)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与浇口(2)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4)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4)的下端与分流道(12)连接,所述缓冲管(4)的上端与浇口(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12)和浇口(2)均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为矩形管,所述浇口(2)在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胤铨李金国虞伟炳姚震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国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