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29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涉及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上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上支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下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下支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便不易卡死在箱梁内,既便于模板的取出,同时又不易在取出模板时破坏箱梁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
技术介绍
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其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在独立场地浇筑箱梁时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大多侧模、底模、端模与内模,在使用时先将底模放置在预制场的底座上,之后将两个侧模分别拼接在底模的两侧,之后在底模与侧模之间搭建钢筋网笼,之后在钢筋网笼上搭建内模,之后在底模的两端拼接上端模,之后向钢筋网笼区域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将侧模、底模、端模和内模拆除便在现场浇筑成一节箱梁。目前,公告日为2018年04月17日,公告号为CN207240450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箱梁内模板及箱梁成型模板,其中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的一端和第二模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模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模板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模板包括多个第一支模,多个第一支模之间依次转动连接。第二模板包括多个第二支模,多个第二支模之间依次转动连接。箱梁成型模板包括箱梁外模板和箱梁内模板;箱梁内模板可设置于箱梁外模板的内部,箱梁内模板和箱梁外模板之间可形成用于混凝土成型的成型空间。在箱梁的混凝土形成一定强度后便需要将模板从箱梁中抽出,此时转动第一支模和第二支模,将第一支模与第二支模向模板的内部折叠,进而减小模板的体积,之后便可通过卷扬机将整个模板抽出,抽出后的木板仍为一体,便于通过吊车吊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第一支模与第二支模向模板的内侧转动后,模板的上半部便不再与箱梁贴合,但是模板的下半部仍与箱梁完全贴合,在使用卷扬机将模板抽出时,模板由于受自身重力的作用仍容易卡死在箱梁内,进而不便于模板的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在脱模时能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同时向模板的中心靠拢,进而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顶板均与箱梁分离,便于模板的脱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对称设置,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与顶板依次拼接,组成具有空腔的模板,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上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轴心垂直于顶板,且第一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上支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下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的轴心垂直于底板,且第二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下支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顶板与底板均呈弧形设置,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模板从箱梁中抽出时,先转动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使顶板与底板互相靠近,进而将顶板与底板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支架取出,此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便可以互相靠近,由于顶板与底板均呈弧形设置,且第一侧板开进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互相靠近时便可以完全与箱梁分离,如此在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便不易卡死在箱梁内,既便于模板的取出,同时又不易在取出模板时破坏箱梁的结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顶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第二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适配;底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倒角,第二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倒角,第三倒角与第四倒角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与底板互相滑移时,第二侧板便可以同时朝向第一侧板滑移以释放混凝土箱梁对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应力,避免顶板与底板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脱出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产生剧烈震动,进而在拆除模板时降低了箱梁被破坏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出模板时,将卷扬机的挂钩勾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处于同一端的拉环上,之后收回卷扬机的挂钩便可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上支架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下支架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插接,第二滑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与顶板拼装为一个模板时,第一滑块便插接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滑块插接在第二滑槽内,在需要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时,先将顶板与底板朝互相靠近的方向互相滑移,之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便可沿第一滑块的长度方向互相滑移,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作用下,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仍为一体,在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后,便于吊车的吊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上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梁,第一纵梁固定连接在上支架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且第一纵梁远离上支架的一端与下支架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第二纵梁固定连接在上回家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且第二纵连远离上支架的一端与下支架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板的上端与下端便可通过第一纵梁支撑,第二侧板的上端与下端便可以通过第二纵梁支撑,提高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强度,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不易被混凝土挤压变形,提高了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转动的启闭机构,启闭机构包括第三纵梁、第一轴套、转动轴与涡轮,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的上下两端,且第三纵梁与第一纵梁沿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轴套固定连接在第三纵梁的中部,转动轴与第一轴套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上间隔开设有外螺纹,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同轴设置,且涡轮沿第一丝杠的长度方向既与第一丝杠滑移连接又与第二丝杠滑移连接,转动轴与涡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需要将顶板与底板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取出时,转动转动轴,通过转动轴带动涡轮旋转,涡轮带动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同时旋转,且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在转动的同时与涡轮发生滑移,进而将顶板与底板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取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涡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花键,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靠近涡轮的一端均开设有花键槽,花键与花键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涡轮在转动时可通过花键带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底板(3)与顶板(4),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呈对称设置,第一侧板(1)、底板(3)、第二侧板(2)与顶板(4)依次拼接,组成具有空腔的模板;其特征在于,/n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上支架(51)、下支架(52)、第一丝杠(53)与第二丝杠(54),上支架(5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靠近顶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53)的轴心垂直于顶板(4),且第一丝杠(53)的一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上支架(51)与第一丝杠(53)螺纹连接;下支架(52)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靠近底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54)的轴心垂直于底板(3),且第二丝杠(54)的一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下支架(52)与第二丝杠(54)螺纹连接,顶板(4)与底板(3)均呈弧形设置,第一侧板(1)靠近顶板(4)的一端与顶板(4)相切,第一侧板(1)靠近底板(3)的一端与底板(3)相切,第二侧板(2)靠近顶板(4)的一端与顶板(4)相切,第二侧板(2)靠近底板(3)的一端与底板(3)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底板(3)与顶板(4),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呈对称设置,第一侧板(1)、底板(3)、第二侧板(2)与顶板(4)依次拼接,组成具有空腔的模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上支架(51)、下支架(52)、第一丝杠(53)与第二丝杠(54),上支架(5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靠近顶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53)的轴心垂直于顶板(4),且第一丝杠(53)的一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上支架(51)与第一丝杠(53)螺纹连接;下支架(52)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靠近底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54)的轴心垂直于底板(3),且第二丝杠(54)的一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下支架(52)与第二丝杠(54)螺纹连接,顶板(4)与底板(3)均呈弧形设置,第一侧板(1)靠近顶板(4)的一端与顶板(4)相切,第一侧板(1)靠近底板(3)的一端与底板(3)相切,第二侧板(2)靠近顶板(4)的一端与顶板(4)相切,第二侧板(2)靠近底板(3)的一端与底板(3)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靠近第二侧板(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42),第二侧板(2)靠近顶板(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倒角(22),第一倒角(42)与第二倒角(22)适配;底板(3)靠近第二侧板(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倒角(32),第二侧板(2)靠近底板(3)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倒角(23),第三倒角(32)与第四倒角(23)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212),上支架(51)远离第一侧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511),下支架(52)远离第二侧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521),第一滑块(51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211)插接,第二滑块(52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槽(212)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5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梁(12),第一纵梁(12)固定连接在上支架(51)靠近第一侧板(1)的一端,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祚熊斌王培光曹善庆赵立鹏苏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