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及弯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3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及弯箍机,属于弯箍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上料机构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钢筋抓取输送组件,能往复移动以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直条钢筋的移动方向与直条钢筋的伸展方向相垂直;以及推压组件,能推压已抵达设定位置处的直条钢筋以令直条钢筋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及弯箍机能自动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并将直条钢筋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分离,无需人工手动上料,上料效率更好、更安全,直条钢筋的上料位置更准确;能避免直条钢筋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发生相互摩擦,直条钢筋的表面质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及弯箍机
本技术涉及弯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以及包括该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的弯箍机。
技术介绍
钢筋自动弯箍机是一种能对钢筋进行弯曲的钢筋自动加工设备。其中,钢筋自动弯箍机主要包括盘条钢筋自动弯箍机和直条钢筋自动弯箍机。现有的直条钢筋自动弯箍机在进行直条钢筋加工时多数需要手动将钢筋一根根送入钢筋自动弯箍机中,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进行多根钢筋上料时,钢筋不好固定,导致端部长短不一,不利于后续加工。少数自动上料装置在钢筋到达设定装置后需要手动推动钢筋到工作位置,且需要手动使上料装置回到初始上料位置,效率低,不能保证每次钢筋都能到达同一位置;当钢筋被手动压下时,可能会因为施力较小或施力方向有偏差导致钢筋不能完全脱离上料机构,进而造成钢筋和上料机构相互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弯箍机。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钢筋抓取输送组件,能往复移动以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直条钢筋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的伸展方向相垂直;以及,推压组件,能推压已抵达设定位置处的所述直条钢筋以令所述直条钢筋与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脱离。特别是,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直条钢筋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设置在滑座上,所述滑座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导向板上,所述导向板设置在驱动装置的推杆的端头处。特别是,在所述接料板和所述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所述直条钢筋的磁铁。特别是,在所述接料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用于容纳所述直条钢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的伸展方向相同。特别是,所述推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端头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前方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压轮,所述压轮被配置为当所述直条钢筋被送至设定位置处时所述气缸的推杆向下运动的所述压轮能推压所述直条钢筋以令其离开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特别是,所述支撑架包括组成台阶状结构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竖直部上形成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的交界处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滑动块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可滑动地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外侧面上。特别是,所述压块包括弯折呈L形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压块可滑动地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滑动块相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箍机,包括送进机构,还包括上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将所述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时所述直条钢筋的端头进入所述送进机构中,当推压组件将所述直条钢筋推离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时所述送进机构能将所述直条钢筋卷入加工位。特别是,所述送进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下送进轮,在所述下送进轮的上方设有上送进轮,所述上送进轮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当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将所述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时所述直条钢筋的端头进入所述下送进轮和所述上送进轮之间;所述上送进轮被配置为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能辅助所述推压组件将所述直条钢筋推离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当所述上送进轮向下运动到设定位置后能与所述下送进轮共同将所述直条钢筋卷入加工位。特别是,所述上送进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油缸的油缸推杆的伸出端,所述油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架体上。本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和推压组件,能自动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送至设定位置处并将直条钢筋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分离,无需人工手动上料,上料效率更好、更安全,直条钢筋的上料位置更准确;能避免直条钢筋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发生相互摩擦,直条钢筋的表面质量更好,钢筋抓取输送组件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弯箍机包括上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对直条钢筋的定位和搬运都更准确高效,提高了弯箍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弯箍机吸附直条钢筋时的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弯箍机在直条钢筋上料到位后压轮下压使直条钢筋脱离上料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4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弯箍机将直条钢筋移动至送进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驱动装置;2、固定座;3、滑座;4、磁铁;5、接料板;6、直条钢筋;7、支撑架;8、气缸;9、浮动接头;10、压块;11、滑动块;12、压轮;13、盖板;14、架体;15、下送进轮;16、上送进轮;17、导轮;18、转轴;19、第一连接板;20、第二连接板;21、油缸;22、驱动轴;51、凹槽;71、第一滑动槽;72、第二滑动槽;101、缸体;102、推杆;103、导向板;104、第一压块;105、第二压块;111、第一滑动块;112、第二滑动块;211、油缸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以及包括该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的弯箍机。其中,弯箍机包括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和送进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主要包括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和推压组件,其中,钢筋抓取输送组件能往复移动以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6送至设定位置处,直条钢筋6的移动方向与直条钢筋6的伸展方向相垂直,无需人工手动上料,上料效率更好、更安全,直条钢筋6的上料位置更准确;推压组件能推压已抵达设定位置处的直条钢筋6以令直条钢筋6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快速地相脱离,避免直条钢筋6与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发生相互摩擦,直条钢筋6的表面质量更好,钢筋抓取输送组件使用寿命更长。如图1至图3所示,该钢筋抓取输送组件主要包括驱动装置1、固定座2、滑座3、磁铁4、接料板5、直条钢筋6和盖板13,推压组件主要包括支撑架7、气缸8、浮动接头9、压块10、滑动块11和压轮12。固定座2设有互相垂直的两个面,其中一面通过螺栓与驱动装置1相连接,另一面通过螺栓与滑座3相连接。滑座3内部掏空,底部和靠近弯箍机的送进机构的一侧开口,滑座3的内部装有磁铁4,底部连接有接料板5,靠近送进机构的一侧连接有盖板13。滑座3侧面开口是为了便于安装磁铁4,底部开口是为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筋抓取输送组件,能往复移动以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6)送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直条钢筋(6)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6)的伸展方向相垂直;以及,/n推压组件,能推压已抵达设定位置处的所述直条钢筋(6)以令所述直条钢筋(6)与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筋抓取输送组件,能往复移动以将待加工的直条钢筋(6)送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直条钢筋(6)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6)的伸展方向相垂直;以及,
推压组件,能推压已抵达设定位置处的所述直条钢筋(6)以令所述直条钢筋(6)与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直条钢筋(6)的接料板(5),所述接料板(5)设置在滑座(3)上,所述滑座(3)设置在固定座(2)上,所述固定座(2)设置在导向板(103)上,所述导向板(103)设置在驱动装置(1)的推杆(102)的端头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料板(5)和所述滑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所述直条钢筋(6)的磁铁(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料板(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用于容纳所述直条钢筋(6)的凹槽(51),所述凹槽(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6)的伸展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包括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上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推杆端头连接有压块(10),所述压块(10)的前方设置有滑动块(11),所述滑动块(11)上设置有压轮(12),所述压轮(12)被配置为当所述直条钢筋(6)被送至设定位置处时所述气缸(8)的推杆向下运动的所述压轮(12)能推压所述直条钢筋(6)以令其离开所述钢筋抓取输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包括组成台阶状结构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气缸(8)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竖直部上形成有第一滑动槽(71)和第二滑动槽(72),所述第一滑动槽(7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72)的交界处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槽(7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7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直条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