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1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模,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上模座、上模、下模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移动模;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顺序设有冲孔工位、切割工位、倒角工位和折弯工位;所述上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头,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孔;所述下模上设有多组用来与移动模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与螺栓孔对应连接的螺栓;下模上的每组螺栓孔对应一个移动模与下模的连接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模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模。
技术介绍
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连续模(又称级进模、跳步模)是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冲裁件在连续模中是逐步成形的,连续成形是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法,可使切边、切口、切槽、冲孔、塑性变形、落料等多种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根据冲压件的实际需要,按一定顺序安排了多个冲压工序(在级进模中称为工位)进行连续冲压。它不但可以完成冲裁工序,还可以完成成形工序,甚至装配工序,许多需要多工序冲压的复杂冲压件可以在一副模具上完全成形,这就为高速自动冲压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连续模是一种工位多、效率高的冲裁模。由于连续模工位数较多,因而用连续模冲制零件,必须解决条料或带料的准确定位问题才有可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现有的连续模,各个工位通常都是顺序排列设置的,而在对油箱外壳中有特殊冲孔的地方,必须另外通过单独的冲孔机完成加工,使现在对油箱外壳的加工仍然需要分成较多步骤进行,操作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连续模,以解决现有连续模无法精准加工汽车油箱盖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连续模,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上模座、上模、下模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移动模;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顺序设有冲孔工位、切割工位、倒角工位和折弯工位;所述上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头,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孔;所述下模上设有多组用来与移动模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与螺栓孔对应连接的螺栓;下模上的每组螺栓孔对应一个移动模与下模的连接位置。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下模上设置的螺栓孔和移动模上设置的螺栓,选择不同组的螺栓孔能够改变移动模与下模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移动模与上模的相对位置,使上模的冲头和移动模上的冲孔相对位置改变,改变冲孔工位。本方案通过移动模调整冲孔工位,能够将现在只能额外使用冲压机完成的冲压操作,直接通过同一个连续模完成油箱外壳的所有冲压操作。操作更加简单,且本方案中的连续模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操作。进一步,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折弯工位的顶块;所述下模座下方设有用来与顶块匹配设置的顶杆。通过顶杆顶动顶块,配合向下压的上模,完成折弯工位的折弯操作。同时,因为顶块设置在移动模上,通过调整移动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调整顶块的位置,进而调整折弯工位的位置,方便针对不同型号的油箱外壳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弯操作。进一步,所述冲头至少包括两个。两个冲头至少包括两个可以同时操作的工位,也便于损坏后的替换使用。进一步,所述冲孔包括多个,且所有冲孔排列成多列。冲孔这样设置能够方便在移动模变换不同位置的时候形成不同的冲孔工位。进一步,所述折弯工位设包括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四折弯工位和第五折弯工位。五个折弯工位方便依次对油箱外壳进行逐步折弯加工。进一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工位;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两端口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调整工位包括第一调整工位和第二调整工位,所述第一调整工位设置在第二折弯工位和第三折弯工位之间,所述第二调整工位设置在第五折弯工位与出料口之间。两个调整工位,方便对前面加工过后的油箱外壳进行位置和状态调整,方便进行下一个工位的操作。进一步,所述冲孔设置在两个相邻顶块之间。这样设置的移动模,结构紧凑,既能组成冲孔工位,又能配合组成折弯工位和调整工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续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续模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模3、下模4、移动模5、冲孔6、导向柱7、冲头8、弹顶器9、进料口10、出料口11。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续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安装的上模座1、上模3、移动模5、下模4以及下模座2。按照现有技术,上模座1与气缸等动力设备连接,由气缸等动力设备带动上模座1上下移动。通过对应结构的上模3和下模4,在上模座1以及下模座2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6工位、毛边去除工位、切割工位、倒角工位、折弯工位以及调整工位。上模3通过导向柱7与上模座1进行精准定位后连接。在下模座2上开有多个供移动模5连接的螺栓孔,移动模5通过螺栓连接在不同的螺栓孔上,使移动模5能够调整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的位置。上模3上连接有向下的冲头8,移动模5上对应冲头8开有多个用来进行油箱外壳特殊位置冲击定型的冲孔6。本实施例中上模3上有两个冲头8,移动模5上具有五列分布的冲孔6,通过调节移动模5与下模4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冲头8对应冲孔6的位置,进而调节对油箱外壳不同位置的冲击效果,完成现在需要单独使用冲压机完成的冲击和冲孔6操作。在下模座2的下方安装有穿过下模座2和下模4与移动模5接触的弹顶器9。弹顶器9与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动力设备连接,弹顶器9具有穿过下模座2和下模4的顶杆,通过顶杆向上顶动,帮助在移动模5上完成一个位置的冲击打孔后的油箱外壳能够便于移动到下一个位置中进行继续加工。如图2所示,在上模座1以及下模座2两端分别为进料口10以及出料口11,冲孔6工位安装有两个冲头8,切割工位设置有刀片,倒角工位安装有折板,折弯工位包括多个,折弯工位安装现有技术开有限位孔。相比于现有的冲孔6工位,本实施例通过移动模5形成的冲孔6工位,能够根据移动模5调节位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冲孔6工位,方便完成油箱外壳上所有的冲压操作。弹顶器9既方便用在冲孔6工位中,方便对冲压好的油箱外壳进行顶动帮助其移动,又能在折弯工位中起到配合折弯的作用。移动模5上两个相邻冲孔6之间安装有顶块,顶杆与顶块相对应配合,从进料口10到出料口11的方向依次形成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四折弯工位、第五折弯工位,调整工位安装有定位销,调整工位包括第一调整工位和第二调整工位,第一调整工位设置在第二折弯工位和第三折弯工位之间,第二调整工位设置在第五折弯工位与出料口11之间。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上模座1可以沿升降杆上下运动。移动模5与上模3和下模4之间彼此垂直。通过移动模5可以对包括冲孔6工位、折弯工位和调整工位等多个工位进行调整和变换,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将对油箱外壳的所有冲压操作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操作简单。本实施例中的连续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弥补了现有连续模的不足,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生产中单人就可完成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益。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弹顶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模,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上模座、上模、下模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移动模;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顺序设有冲孔工位、切割工位、倒角工位和折弯工位;所述上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头,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孔;所述下模上设有多组用来与移动模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与螺栓孔对应连接的螺栓;下模上的每组螺栓孔对应一个移动模与下模的连接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模,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上模座、上模、下模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移动模;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顺序设有冲孔工位、切割工位、倒角工位和折弯工位;所述上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头,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冲孔工位的冲孔;所述下模上设有多组用来与移动模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与螺栓孔对应连接的螺栓;下模上的每组螺栓孔对应一个移动模与下模的连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上设有用来构成折弯工位的顶块;所述下模座下方设有用来与顶块匹配设置的顶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至少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德培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南亚智能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