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8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涉及酸化罐技术领域,包括带有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竖直往复升降的往复机构,所述搅拌主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套管,传动套管上套设固定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搅拌主轴带动搅拌杆I旋转实现对罐体内原料进行旋转搅拌,设置的往复机构带动搅拌主轴竖直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罐体内部不同竖直位置区域的原料搅拌混合,设置的搅拌组件在传动套管的驱动下实现搅拌杆II围绕搅拌副轴自转的同时围绕传动套管公转,大大提升了原料的搅动混合效率,原料酸化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
本技术涉及酸化罐
,具体是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
技术介绍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少部分胆汁酸进入外围循环,促进胆汁酸肠肝循环的动力是肝细胞的转运系统---吸收胆汁酸并将其分泌入胆汁、缩胆囊素诱导的胆囊收缩、小肠的推进蠕动,回肠黏膜的主动运输及血液向门静脉的流入。授权公告号为CN20798115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胆汁酸酸化罐,包括内罐、外罐和竖向搅拌机构,外罐设置在内罐外,外罐和内罐之间形成有空腔,外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罐上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气口,竖向搅拌机构包括竖向电机、减速器、电机轴、移动组件、打散组件和搅拌组件,竖向电机经减速器连接电机轴,电机轴输出端连接移动组件,打散组件和搅拌组件连接移动组件,打散组件包括多个打散盘,搅拌组件为桨式搅拌器,该酸化罐虽然能具有一定的搅拌作用,但是物料的搅动不够充分高效,为此,现提供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包括带有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罐体,罐体顶部固定有支撑架,罐体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搅拌主轴,搅拌主轴侧壁均匀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竖直往复升降的往复机构,所述搅拌主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套管,传动套管上套设固定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搅拌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罐体内固定有限位架,传动套管轴承连接安装在限位架上,传动套管内壁竖直开设有传动槽,传动槽内滑动嵌设安装有固定在搅拌主轴侧壁的传动卡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罐体外侧壁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同轴固定有锥齿轮II,锥齿轮II上啮合连接有套设固定在传动套管上的锥齿轮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I和传动齿轮II,传动齿轮I和传动齿轮II上分别偏心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传动柱I和传动柱II,所述支撑架上水平设有传动框板,传动柱I和传动柱II均与传动框板滑动适配,搅拌主轴上端轴承连接安装在传动框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板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搅拌副轴,搅拌副轴上等间距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I,所述罐体内壁环向固定有内齿圈,内齿圈上啮合连接有套设固定在搅拌副轴上的传动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搅拌主轴带动搅拌杆I旋转实现对罐体内原料进行旋转搅拌,设置的往复机构带动搅拌主轴竖直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罐体内部不同竖直位置区域的原料搅拌混合,设置的搅拌组件在传动套管的驱动下实现搅拌杆II围绕搅拌副轴自转的同时围绕传动套管公转,大大提升了原料的搅动混合效率,原料酸化效率显著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管、3-内齿圈、4-传动齿轮、5-支撑架、6-传动柱I、7-传动齿轮I、8-传动齿轮II、9-传动柱II、10-传动框板、11-锥齿轮I、12-伺服电机、13-转动板、14-搅拌杆I、15-搅拌主轴、16-搅拌杆II、17-搅拌副轴、18-限位架、19-传动槽、20-驱动轴、21-锥齿轮II、22-传动卡条、23-传动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包括带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的罐体1,罐体1顶部固定有支撑架5,罐体1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搅拌主轴15,搅拌主轴15侧壁均匀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14,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架5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竖直往复升降的往复机构,所述搅拌主轴15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套管23,传动套管23上套设固定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上设有搅拌组件。本装置罐体1作为酸化反应的反应场所,通过进料管2向罐体1投入原料,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搅拌主轴15旋转旋转,实现搅拌主轴15上的搅拌杆I14旋转起到对原料的旋转搅拌混合作用,加快酸化反应进行。具体地,罐体1内固定有限位架18,传动套管23轴承连接安装在限位架18上,传动套管23内壁竖直开设有传动槽19,传动槽19内滑动嵌设安装有固定在搅拌主轴15侧壁的传动卡条22,在传动套管23旋转时,传动套管23上的传动槽19带动与之卡接配合的传动卡条22旋转,进而实现搅拌主轴15带动其上的搅拌杆I14旋转进行物料的搅动混合。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罐体1外侧壁的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驱动轴20,驱动轴20上同轴固定有锥齿轮II21,锥齿轮II21上啮合连接有套设固定在传动套管23上的锥齿轮I11,伺服电机12驱动驱动轴20转动,驱动轴20带动锥齿轮II21旋转,锥齿轮II21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I11旋转,进而实现传动套管23的转动,实现搅拌杆I14对原料的搅动效果。进一步地,本装置还设有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撑架5上的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I7和传动齿轮II8,传动齿轮I7和传动齿轮II8上分别偏心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传动柱I6和传动柱II9,所述支撑架5上水平设有传动框板10,传动柱I6和传动柱II9均与传动框板10滑动适配,搅拌主轴15上端轴承连接安装在传动框板10上。当传动齿轮I7和传动齿轮II8啮合旋转时,传动齿轮I7和传动齿轮II8上的传动柱I6和传动柱II9带动传动框板10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此时传动框板10带动搅拌主轴15竖直往复运动,实现了对罐体1内部不同竖直高度位置区域的原料的搅动混合效果。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原料搅动程度,本装置还设置有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板13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搅拌副轴17,搅拌副轴17上等间距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I16,所述罐体1内壁环向固定有内齿圈3,内齿圈3上啮合连接有套设固定在搅拌副轴17上的传动齿轮4。在传动套管23旋转的同时,传动套管23带动转动板13旋转,转动板13带动其上的搅拌副轴17围绕传动套管23中心公转,而与此同时,搅拌副轴17上的传动齿轮4与内齿圈3啮合传动,进而实现搅拌副轴17的自转,即搅拌副轴17上的搅拌杆II16能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大大提升了对罐体1内原料的搅拌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搅拌主轴15带动搅拌杆I14旋转实现对罐体1内原料进行旋转搅拌,设置的往复机构带动搅拌主轴15竖直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包括带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的罐体(1),罐体(1)顶部固定有支撑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搅拌主轴(15),搅拌主轴(15)侧壁均匀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14),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架(5)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竖直往复升降的往复机构,所述搅拌主轴(15)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套管(23),传动套管(23)上套设固定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上设有搅拌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包括带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的罐体(1),罐体(1)顶部固定有支撑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搅拌主轴(15),搅拌主轴(15)侧壁均匀固定有若干对搅拌杆I(14),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架(5)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主轴(15)竖直往复升降的往复机构,所述搅拌主轴(15)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套管(23),传动套管(23)上套设固定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上设有搅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固定有限位架(18),传动套管(23)轴承连接安装在限位架(18)上,传动套管(23)内壁竖直开设有传动槽(19),传动槽(19)内滑动嵌设安装有固定在搅拌主轴(15)侧壁的传动卡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汁酸检测用酸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罐体(1)外侧壁的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丽蓉王洋池逸
申请(专利权)人:麦特绘谱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