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4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气泵,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底板、第一容纳箱、引风罩、除尘滤布、支撑板、弹簧、电机、凸轮体、第二容纳箱、活性炭过滤组件和滚轮;采用此种结构,当支撑板向下移动时,支撑板带动除尘滤布向下移动,以将除尘滤布变为拉直状态,当支撑板向上移动时,支撑板带动除尘滤布向上移动,以将除尘滤布设置为弯曲状态,以实现当支撑板上下做往复运动时,使除尘滤布由拉直状态和弯曲状态来回切换,且在凸轮体旋转速率很快时,即可出现“除尘滤布被来回迅速抖动”的现象,即实现了除尘滤布震动效果,将堵塞在网孔中的粉尘颗粒震动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生产厂家对烟气的净化处理普遍采用的是旋风除尘方法或旋风除尘加布袋过滤除尘,但是采用此种除尘方式,将会造成大量灰尘堆积在除尘滤布的表面,造成除尘滤布的网孔堵塞现象,除尘滤布的洁净度不能长时间保持,同时,产品的便携性较差而不能移动,降低产品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气泵,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底板、第一容纳箱、引风罩、除尘滤布、支撑板、弹簧、电机、凸轮体、第二容纳箱、活性炭过滤组件和滚轮;第一容纳箱为中空腔体,且第一容纳箱固定在底板;引风罩的截面呈喇叭口状,引风罩与第一容纳箱相连通;除尘滤布嵌入第一容纳箱内,除尘滤布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纳箱的顶壁;支撑板嵌入第一容纳箱内,且支撑板与除尘滤布的另一端相连接;至少一个弹簧嵌入第一容纳箱内,至少一个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箱的底部相连接,且至少一个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电机固定在底板上,且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第一容纳箱内;凸轮体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凸轮体嵌入第一容纳箱内,且凸轮体与支撑板相贴合;第二容纳箱为中空腔体,第二容纳箱固定在底板上,第二容纳箱与第一容纳箱相连通,且第二容纳箱与气泵相连通;活性炭过滤组件嵌入第二容纳箱内;至少四个滚轮与底板的底壁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截面呈喇叭口状的引风罩,并将引风罩与第一容纳箱相连通,以扩大第一容纳箱的进气范围;其次,通过将除尘滤布嵌入第一容纳箱内,将除尘滤布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纳箱的顶壁,并将除尘滤布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以实现将除尘滤布展开于在第一容纳箱内,从而实现除尘滤布对流入第一容纳箱的空气进行过滤,以将空气中粉尘颗粒过滤;再次,通过将至少一个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箱的底部相连接,并将至少一个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以实现至少一个弹簧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再次,通过将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第一容纳箱内,将凸轮体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并将凸轮体与支撑板相贴合,以实现当电机带动凸轮体转动时,由于凸轮体的特殊结构,当凸轮体的近端点向远端点变化过程中,支撑板被驱动着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支撑板压缩弹簧,当凸轮体的远端点向近端点变化过程中,凸轮体与支撑板脱离,弹簧复位,使支撑板相上移动,从而实现凸轮体转动时,支撑板上下做往复运动;再次,通过将第二容纳箱与第一容纳箱相连通,并将第二容纳箱与气泵相连通,以实现气泵工作时,空气依次流入第一容纳箱和第二容纳箱后,并从气泵流出;再次,通过将活性炭过滤组件嵌入第二容纳箱内,以实现通过活性炭过滤组件过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再次,通过将至少四个滚轮与底板的底壁相连接,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提升产品的使用范围。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将除尘滤布和活性炭过滤组件对流入第一容纳箱和第二容纳箱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实现空气的净化。当支撑板向下移动时,支撑板带动除尘滤布向下移动,以将除尘滤布变为拉直状态,当支撑板向上移动时,支撑板带动除尘滤布向上移动,以将除尘滤布设置为弯曲状态,以实现当支撑板上下做往复运动时,使除尘滤布由拉直状态和弯曲状态来回切换,且在凸轮体旋转速率很快时,即可出现“除尘滤布被来回迅速抖动”的现象,即实现了除尘滤布震动效果,将堵塞在网孔中的粉尘颗粒震动掉,始终保持除尘滤布的洁净度,提高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了除尘滤布的更换时间,满足更高的使用应用需求。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可移动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集灰盒和导向板;集灰盒嵌入第一容纳箱内,且集灰盒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导向板与支撑板相连接,导向板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且导向板向集灰盒方向延伸。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集灰盒嵌入第一容纳箱内,将集灰盒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同时,将导向板与支撑板相连接,使导向板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并使导向板向集灰盒方向延伸,以实现将除尘滤布抖落的粉尘颗粒收集至集灰盒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固定槽;两个固定槽设置在第二容纳箱的顶壁和底壁上,且活性炭过滤组件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固定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固定槽设置在第二容纳箱的顶壁和底壁上,并将活性炭过滤组件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固定槽内,以活性炭过滤组件与第二容纳箱连接的牢固性,以避免活性炭过滤组件发生偏移,从而提升产品的过滤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活性炭过滤组件与气泵的吸气方向呈预定角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活性炭过滤组件与气泵的吸气方向呈预定角度,以提升活性炭过滤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过滤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紫外线灯和负离子发生器;紫外线灯嵌入第二容纳箱内,且紫外线灯位于活性炭过滤组件靠近气泵的一侧;负离子发生器嵌入第二容纳箱内,且负离子发生器位于活性炭过滤组件靠近气泵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紫外线灯嵌入第二容纳箱内,并将紫外线灯位于活性炭过滤组件靠近气泵的一侧,同时,将负离子发生器嵌入第二容纳箱内,并将负离子发生器位于活性炭过滤组件靠近气泵的一侧,以实现紫外线灯和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起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杀菌、除异味和消除有毒气体等功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滚轮为制动滚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滚轮设置为制动滚轮,以实现将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提高产品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移动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气泵,12底板,14第一容纳箱,16引风罩,18除尘滤布,20支撑板,22弹簧,24电机,26凸轮体,28第二容纳箱,30活性炭过滤组件,32滚轮,34集灰盒,36导向板,38紫外线灯,40负离子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所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n底板;/n第一容纳箱,所述第一容纳箱为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一容纳箱固定在所述底板;/n引风罩,所述引风罩的截面呈喇叭口状,所述引风罩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相连通;/n除尘滤布,所述除尘滤布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所述除尘滤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箱的顶壁;/n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除尘滤布的另一端相连接;/n弹簧,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至少一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的底部相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n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底板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n凸轮体,所述凸轮体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凸轮体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且所述凸轮体与所述支撑板相贴合;/n第二容纳箱,所述第二容纳箱为中空腔体,所述第二容纳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容纳箱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容纳箱与所述气泵相连通;/n活性炭过滤组件,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嵌入所述第二容纳箱内;/n滚轮,至少四个所述滚轮与所述底板的底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空气净化器,所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空气净化器包括:
底板;
第一容纳箱,所述第一容纳箱为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一容纳箱固定在所述底板;
引风罩,所述引风罩的截面呈喇叭口状,所述引风罩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相连通;
除尘滤布,所述除尘滤布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所述除尘滤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箱的顶壁;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除尘滤布的另一端相连接;
弹簧,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至少一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的底部相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底板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
凸轮体,所述凸轮体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凸轮体嵌入所述第一容纳箱内,且所述凸轮体与所述支撑板相贴合;
第二容纳箱,所述第二容纳箱为中空腔体,所述第二容纳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容纳箱与所述第一容纳箱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容纳箱与所述气泵相连通;
活性炭过滤组件,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嵌入所述第二容纳箱内;
滚轮,至少四个所述滚轮与所述底板的底壁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有盛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