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3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包括进气管(1)、第一预冷器(2)、第二预冷器(3)和蒸发器(4),第一预冷器(2)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上方,第一预冷器(2)与第二预冷器(3)通过实心的第一连接柱(11)连接,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设置有变频压缩机(5)、冷凝器(6)和气液分离器(7),蒸发器(4)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蒸发器(4)通过气液分离器(7)与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分别与第一预冷器(2)以及第二预冷器(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降低无用功的消耗、节约资源以及智能化工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
技术介绍
干燥机是用于进化及干燥空气,并将处理后的压缩空气运用到各个气泵设备中去;大气的空气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水气与尘粒,该水气与尘粒在无处理的情形下会随着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中,并经由管路传输到各使用气体的设备中。这种压缩空气进入到设备中后,会造成用设备及管路的腐蚀、泄漏。特别是目前机械越来越精密,产品的制造要求亦越来越严苛,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冷冻式干燥机打开后便会处于同等量的制冷状态,制冷量不可改变,不能够调节,并且冷凝器上的风扇以及存在于预冷器上的风扇也不能够根据实际的工况来调节工作的频率,大大消耗了电能。中国专利CN201720268688.0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高效节能型变频冷冻式干燥机的专利,其技术要点在于一种高效节能型变频冷冻式干燥机,包括空气系统、制冷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空气系统包括换热器、蒸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变频制冷压缩机、冷凝器以及毛细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其实现了温控精度更高,可以根据工况调节设备运行负荷,减少无功损耗、增加了电网的有功功率,但是其没有根据膨胀阀中膨胀后的气体的压强来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另外冷凝器上以及预冷器上的冷却风扇均未实现自动调节的功能,仍然具有进步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制冷量不可改变,不能调节以及冷凝器上和预冷器上的冷却风扇均未实现自动调节的问题,提供了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包括进气管、第一预冷器、第二预冷器和蒸发器,第一预冷器设置在第二预冷器的上方,第一预冷器与第二预冷器通过实心的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二预冷器的下方设置有变频压缩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蒸发器设置在第二预冷器的下方,蒸发器通过气液分离器与第二预冷器连接,进气管分别与第一预冷器以及第二预冷器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预冷器上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的第一导气管,蒸发器上设置有将冷干后的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的第二导气管,蒸发器通过第一冷却剂导管与变频压缩机连接,第一冷却剂导管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冷凝器通过第二冷却剂导管与蒸发器连接,第二冷却剂导管上设置有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的膨胀阀。作为优选,第一预冷器上设置有若干可变频的预冷风扇。作为优选,冷凝器上设置有可变频的冷凝风扇。作为优选,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储存冷凝水的水箱,蒸发器与水箱通过空心的第二连接柱连接,水箱上设置有将储存的冷凝水导入第一预冷器的导管。作为优选,冷凝器的底部以及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均与水箱连接。作为优选,第二预冷器内的两端设置有隔板、导气板和气管,第二预冷器的外部设置有出气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在进气管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使得进气其可进行选择进入第一预冷器或者第二预冷器,若温度不高可直接进入第二预冷器中冷却,不用启动第一预冷器实现节能的效果,若温度够高需要进入第一预冷器也可以根据温度来调节预冷风扇的旋转频率,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一冷却剂导管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调节变频压缩机的功率和冷凝器三个冷凝风扇的功率,达到节能的效果;除上述的显著技术效果之外,本技术将水箱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底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收所有可以利用的冷凝水,并且通过各种导管和泵体将冷凝水送达需要冷却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后视图。图4是图1的主视图。图5是图1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A-A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进气管、11-第一连接柱、12-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预冷器、21-第一导气管、22-预冷风扇、3-第二预冷器、31-隔板、32-导气板、33-气管、34-出气管、4-蒸发器、41-第二导气管、42-第一冷却剂导管、421-第二温度传感器、422-压力传感器、43-第二冷却剂导管、431-膨胀阀、5-变频压缩机、6-冷凝器、61-冷凝风扇、7-气液分离器、8-水箱、81-第二连接柱、82-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包括进气管1、第一预冷器2、第二预冷器3和蒸发器4,第一预冷器2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上方,第一预冷器2与第二预冷器3通过实心的第一连接柱11连接,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设置有变频压缩机5、冷凝器6和气液分离器7,第二预冷器3内的两端设置有隔板31、导气板32和气管33,第二预冷器3的外部设置有出气管34,蒸发器4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蒸发器4通过气液分离器7与第二预冷器3连接。本实施例的进气管1分别与第一预冷器2以及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其中,第一预冷器2上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一导气管21,蒸发器4上设置有将冷干后的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二导气管41,蒸发器4通过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与变频压缩机5连接。其中,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21和压力传感器422,冷凝器6通过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与蒸发器4连接,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上设置有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的膨胀阀431。本实施例为了更好地冷却压缩空气,还在第一预冷器2上设置有三个可变频的预冷风扇22,为了使冷却剂冷却得更快,冷凝器6上设置有可变频的冷凝风扇61。本实施例的蒸发器4的下方设置有储存冷凝水的水箱8,蒸发器4与水箱8通过空心的第二连接柱81连接,水箱8上设置有将储存的冷凝水导入第一预冷器2的导管82,冷凝器6的底部以及气液分离器7的底部均与水箱8连接。本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潮湿的高温压缩空气从进气管1中通入,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2的测量来选择进入第一预冷器2还是第二预冷器3,当潮湿的高温压缩空气进入了第一预冷器2时,预冷风扇22打开,与第一预冷器2中的冷却水一起将潮湿的高温压缩空气冷却下来,而预冷风扇22开启的数量以及转动的频率均由第一温度传感器12传递给控制中心的模拟量决定,经过第一预冷器2冷却的潮湿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导气管21进入到第二预冷器3中,与经过冷却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二次冷却的目的,而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2将潮湿的高温压缩空气直接导入第二预冷器3时,就已经满足了从第一预冷器2进入第二预冷器3的温度的要求,冷却后的潮湿压缩空气从第二预冷器3中出来之后,直接通入气液分离器7中,将冷却后的潮湿压缩空气与之前高温时析出的冷凝水分开,冷却后的潮湿压缩空气离开气液分离器7之后进入蒸发器4中,通过强制冷却到达露点温度,能够析出99.9%的水分,而蒸发器4中析出的水分通过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包括进气管(1)、第一预冷器(2)、第二预冷器(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冷器(2)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上方,第一预冷器(2)与第二预冷器(3)通过实心的第一连接柱(11)连接,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设置有变频压缩机(5)、冷凝器(6)和气液分离器(7),蒸发器(4)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蒸发器(4)通过气液分离器(7)与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分别与第一预冷器(2)以及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预冷器(2)上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一导气管(21),蒸发器(4)上设置有将冷干后的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二导气管(41),蒸发器(4)通过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与变频压缩机(5)连接,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21)和压力传感器(422),冷凝器(6)通过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与蒸发器(4)连接,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上设置有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的膨胀阀(431)。/n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环保变频冷干机,包括进气管(1)、第一预冷器(2)、第二预冷器(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冷器(2)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上方,第一预冷器(2)与第二预冷器(3)通过实心的第一连接柱(11)连接,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设置有变频压缩机(5)、冷凝器(6)和气液分离器(7),蒸发器(4)设置在第二预冷器(3)的下方,蒸发器(4)通过气液分离器(7)与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分别与第一预冷器(2)以及第二预冷器(3)连接,进气管(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预冷器(2)上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一导气管(21),蒸发器(4)上设置有将冷干后的压缩空气导入第二预冷器(3)的第二导气管(41),蒸发器(4)通过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与变频压缩机(5)连接,第一冷却剂导管(42)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21)和压力传感器(422),冷凝器(6)通过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与蒸发器(4)连接,第二冷却剂导管(43)上设置有可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园园姜凯胡旭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