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2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包括油烟收集箱、清洗净化装置,油烟收集箱上方设置清洗净化装置,清洗净化装置通过隔板依次设置进气室,静电除污室、过滤室、控制室,静电除污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上方设置排水管道,过滤室内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上方也设置排水管道,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清洗净化装置右侧壁上设置出气孔,出气孔内设置排风扇,清洗净化装置底部设置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通过进水口分别与静电除污室、过滤室连通,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净化油烟,而且还具有自动清洗的功能,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
本技术属于油烟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第三产业蓬勃兴起,餐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传统服务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城区范围内的餐馆,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及扰民问题,其产生的餐饮油烟污染是需要重点治理的,中小规模的餐饮店,在油烟污染治理净化设备的开发及选择上,由于其环保投入承受能力、场地安装空间、甚至经营时间有限,所以所使用的油烟设备只能排放油烟,并不能有效的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而大型和超大型的餐饮业单位,由于其产生的废气量大且稳定,排放时间长,设备投入大,主要是对其油烟污染治理净化情况进行远程在线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如今油烟带来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餐饮业的油烟正对大气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需要正视对其的净化工作,所以需要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油烟净化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够净化油烟,而且还具有自动清洗的功能,极大的减轻了使用人员的负担,还非常的环保,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包括油烟收集箱、清洗净化装置、过滤网、污水处理箱、储水箱、排风扇,所述的油烟收集箱底部设置吸烟网罩,所述油烟收集箱的内部沿底板边缘设置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顶部一侧设置出气管道,所述的集气罩上方设置清洗净化装置,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内部设置隔板,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通过隔板依次设置进气室,静电除污室、过滤室、控制室,所述的进气室底部设置进气孔,所述的出气管道穿装于进气孔,所述进气室右侧隔板的侧壁上斜向下均匀设置通气孔,所述的进气室旁设置静电除污室,所述的静电除污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均通过固定柱设置于静电除污室内,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上方设置排水管道,所述静电除污室右侧隔板的下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静电除污室旁设置过滤室,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上方也设置排水管道,所述的过滤室右侧隔板的上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过滤室旁设置控制室,所述的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右侧壁上设置出气孔,所述的出气孔内设置排风扇,所述的控制室与出气孔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底部设置污水处理箱,所述的污水处理箱通过进水口分别与静电除污室、过滤室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的后侧壁上设置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通过管道与排水管道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排风扇电连接于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的过滤网为蜂窝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的电离层由高压静电板A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高压静电板A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为锯齿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层由高压静电板B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高压静电板B的整体结构设置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的高压静电板B上等间距设置吸附孔;所述的排斥层由高压静电板C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高压静电板C与高压静电板A结构相同。所述的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生物酶清洗液。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技术的静电除污室内分别设置了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均由高压静电板组成,当油烟经过静电除污室时,在电离层的作用下,使油烟颗粒带电,从而被吸附到吸附层上,而部分漏掉的在经过排斥层时,因为排斥层所产生的电性与带电的油烟颗粒相同,因此同样被吸附层所吸附,从而提高了除污效率。二是,本技术的过滤网为蜂窝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的蜂窝活性炭过滤网可以过滤掉油烟中的油脂,将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类有害物去除掉,进一步增强了净化效率。三是,本技术的静电除污室、过滤室内均设置有排水管道,通过排水管道的作用,来清洁使用的设备,而且在中央控制器、气压传感器的共同工作下,当油烟进入控制室内后,气压传感器感应到气压变化,向中央控制器发出指令,中央控制器便会控制排水管道工作,经行自动清洗。四是,本技术进气室右侧隔板上的通气孔为斜向下设置,当排水管道对静电除污室进行清洗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水迸溅到进气室内,避免清洗后的污水从油烟收集箱内流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清洗净化装置处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油烟收集箱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油烟收集箱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排水管道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烟收集箱2、清洗净化装置3、过滤网4、污水处理箱5、储水箱6、排风扇7、吸烟网罩8、集气罩9、出气管道10、隔板11、进气孔12、通气孔13、电离层14、吸附层15、排斥层16、排水管道17、通气口18、气压传感器19、中央控制器20、出气孔21、进水口22、吸附孔23、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7所示,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包括油烟收集箱1、清洗净化装置2、过滤网3、污水处理箱4、储水箱5、排风扇6,所述的油烟收集箱1底部设置吸烟网罩7,所述油烟收集箱1的内部沿底板边缘设置集气罩8,所述的集气罩8顶部一侧设置出气管道9,所述的集气罩8上方设置清洗净化装置2,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内部设置隔板10,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通过隔板2依次设置进气室,静电除污室、过滤室、控制室,所述的进气室底部设置进气孔11,所述的出气管道9穿装于进气孔11,所述进气室右侧隔板2的侧壁上斜向下均匀设置通气孔12,所述的进气室旁设置静电除污室,所述的静电除污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电离层13、吸附层14、排斥层15,所述的电离层13、吸附层14、排斥层15均通过固定柱设置于静电除污室内,所述的电离层13、吸附层14、排斥层15上方设置排水管道16,所述静电除污室右侧隔板2的下方设置通气口17,所述的静电除污室旁设置过滤室,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过滤网3,所述的过滤网3上方也设置排水管道16,所述的过滤室右侧隔板2的上方设置通气口17,所述的过滤室旁设置控制室,所述的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18、中央控制器19,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右侧壁上设置出气孔20,所述的出气孔20内设置排风扇6,所述的控制室与出气孔20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底部设置污水处理箱4,所述的污水处理箱4通过进水口21分别与静电除污室、过滤室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的后侧壁上设置储水箱5,所述的储水箱5通过管道与排水管道16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18、排风扇6电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9。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9为单片机。所述的过滤网3为蜂窝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的电离层13由高压静电板A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高压静电板A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为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包括油烟收集箱、清洗净化装置、过滤网、污水处理箱、储水箱、排风扇,所述的油烟收集箱底部设置吸烟网罩,所述油烟收集箱的内部沿底板边缘设置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顶部一侧设置出气管道,所述的集气罩上方设置清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内部设置隔板,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通过隔板依次设置进气室,静电除污室、过滤室、控制室,所述的进气室底部设置进气孔,所述的出气管道穿装于进气孔,所述进气室右侧隔板的侧壁上斜向下均匀设置通气孔,所述的进气室旁设置静电除污室,所述的静电除污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均通过固定柱设置于静电除污室内,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上方设置排水管道,所述静电除污室右侧隔板的下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静电除污室旁设置过滤室,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上方也设置排水管道,所述的过滤室右侧隔板的上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过滤室旁设置控制室,所述的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右侧壁上设置出气孔,所述的出气孔内设置排风扇,所述的控制室与出气孔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底部设置污水处理箱,所述的污水处理箱通过进水口分别与静电除污室、过滤室连通,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的后侧壁上设置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通过管道与排水管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排风扇电连接于中央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餐饮油烟收集、净化、清洗设备,包括油烟收集箱、清洗净化装置、过滤网、污水处理箱、储水箱、排风扇,所述的油烟收集箱底部设置吸烟网罩,所述油烟收集箱的内部沿底板边缘设置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顶部一侧设置出气管道,所述的集气罩上方设置清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内部设置隔板,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通过隔板依次设置进气室,静电除污室、过滤室、控制室,所述的进气室底部设置进气孔,所述的出气管道穿装于进气孔,所述进气室右侧隔板的侧壁上斜向下均匀设置通气孔,所述的进气室旁设置静电除污室,所述的静电除污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均通过固定柱设置于静电除污室内,所述的电离层、吸附层、排斥层上方设置排水管道,所述静电除污室右侧隔板的下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静电除污室旁设置过滤室,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上方也设置排水管道,所述的过滤室右侧隔板的上方设置通气口,所述的过滤室旁设置控制室,所述的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右侧壁上设置出气孔,所述的出气孔内设置排风扇,所述的控制室与出气孔连通,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鹏林眼杨海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联慧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蓝眼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