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包括脱硫塔壳体,脱硫塔壳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流板、喷淋层、平板式除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硫塔,使进入脱硫塔内的雾气能够均匀分分布在塔内;同时对雾气中的大颗粒阻挡处理,达到初级除尘的效果;喷淋层各管道内的脱硝液的流量压力相等,喷淋层全面覆盖喷射脱硫塔内的空间,不仅喷射覆盖率高而且喷射更加均匀,喷淋效果佳,能够极大的吸收雾气中二氧化硫,而且还能够过滤雾气中的大颗粒,脱硫、除尘效果佳;除雾装置采用两级除雾,保证除雾装置出口烟气中的雾滴小于75mg/m³,能将小于15微米的水滴除掉;极大地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
本技术涉及脱硫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
技术介绍
脱硫塔是现在关于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一种塔式的设备。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设备,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在企业的环保要求,然而,现有的脱硫塔塔内的雾气分布不均匀,致使脱硫效果差;有的脱硫他用喷淋设备,喷淋不全面,喷射覆盖率低而且喷射的也不均均,喷淋效果一般,物其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大颗粒不能有效去除。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使进入脱硫塔内的雾气能够均匀分分布在塔内;同时对雾气中的大颗粒阻挡处理,达到初级除尘的效果;喷淋层各管道内的脱硝液的流量压力相等,喷淋层中小圆形喷射面和大圆形喷射面的喷头布局设置,可以全面覆盖喷射脱硫塔内的空间,不仅喷射覆盖率高而且喷射更加均匀,喷淋效果佳,能够极大的吸收雾气中二氧化硫,而且还能够过滤雾气中的大颗粒,脱硫、除尘效果佳;除雾装置采用两级除雾,保证除雾装置出口烟气中的雾滴小于75mg/m³,能将小于15微米的水滴除掉;极大地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包括脱硫塔壳体,脱硫塔壳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流板、喷淋层、平板式除雾器,所述喷淋层等间距设置有三层;所述旋流板包括外圆框和内圆框和叶片,所述叶片以内圆框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度设置多个,所述内圆框的上下两端密封设置,所述叶片的两端固定在外圆框和内圆框上,所述叶片倾斜设置,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为15~30°。优选的,喷淋层包括一根主管,所述主管包括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所述第一主管通过变径主管连通第二主管;所述主管上垂直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包括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支管变径管连接第一副支管,第一副支管连接有喷淋层喷头,所述第一支管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连接主管的第二支管、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支管变径管连接第二副支管,第二副支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所述第三支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两根第四支管,所述第四支管垂直于第一支管设置,两根第四支管对称设置在第一支管的中线两侧;所述第四支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两根第四支管上的喷淋层喷头形成小圆形喷射面;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第二支管的长度>第三支管的长度,位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的喷头形成大圆形喷射面。进一步地,第一主管的管径>第二主管的管径>第一支管的管径>第二支管的直径>第三支管的直径。进一步地,第一副支管的管径=第二副支管的管径=第三支管的管径=第四支管的管径。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层喷头选用涡流碳化硅喷头。进一步地,所述平板式除雾器包括上除雾装置和下除雾装置,所述上除雾装置包括上进液管和位于上进液管上方的上除雾层;所述下除雾装置包括下进液管和位于下进液管下方的下除雾层;所述上进液管上设置有向上的除雾喷头,所述下进液管设置有向下的除雾喷头。进一步地,所述下除雾层包括组合在一起呈圆形的四个B模块、两个B1模块、四个B1a模块、四个B2a模块和四个B3a模块;B模块、B1模块、B1a模块、B2a模块和B3a模块均包含多个第一导流板,相邻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上下导通的第一导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弧形板、位于第一弧形板底部的第一竖板和位于第一弧形板顶部的第二竖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之间均平滑过渡;所述第一竖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球形凸起,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球形凸起,多个第一导流板通过条形卡槽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除雾层包括四个A模块、两个A1模块、四个A1a模块、四个A2a模块和四个A3a模块,上除雾层的各模块排布与下除雾层的各模块排布相同,A模块、A1模块、A1a模块、A2a模块和A3a模块均包含多个第二导流板,相邻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上下导通的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弧形板、位于第二弧形板底部的第三竖板和位于第二弧形板顶部的第四竖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侧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为弧形,所述支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除雾缓冲槽。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板与第二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条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加强筋,两条第二加强筋交错设置在第二弧形板的两侧。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使进入脱硫塔内的雾气能够均匀分分布在塔内;同时对雾气中的大颗粒阻挡处理,达到初级除尘的效果;喷淋层各管道内的脱硝液的流量压力相等;喷淋层中小圆形喷射面和大圆形喷射面的喷头布局设置,可以全面覆盖喷射脱硫塔内的空间,不仅喷射覆盖率高而且喷射更加均匀,喷淋效果佳,能够极大的吸收雾气中二氧化硫,而且还能够过滤雾气中的大颗粒,脱硫、除尘效果佳;除雾装置共分两级除雾,采用了一级粗除雾和一级精除雾,在湿法脱硫系统中应用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除雾装置出口烟气中的雾滴小于75mg/m³,能将小于15微米的水滴除掉;结构合理,除雾过滤效果佳,极大地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避免因烟气的夹带,带走大量的水;应用该除雾装置脱硫的系统压力降减小,不容易堵塞,更容易清洗,对于烟气中的烟尘、石膏等也具有除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旋流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旋流板的俯视图;图5是喷淋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平板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除雾器局部示意图;图8是下除雾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B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B1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B1a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B2a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B3a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第一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第一导流板与卡槽的连接示意图;图16是第二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N的放大图;1-脱硫塔壳体,2-喷淋层支撑架,3-喷淋层,30-喷淋层喷头,301-大圆形喷射面,302-小圆形喷射面,31-第一主管,32-第二主管,33-变径主管,34-第一支管,341-第一支管变径管,35-第一副支管,36-第二支管,361-第二支管变径管,37-第二副支管,38-第三支管,39-第四支管4-除雾层支撑架,5-平板式除雾器,6-上除雾装置,61-上进液管,62-上除雾层,65-第二导流板,651-第二弧形板,652-第三竖板,653-第四竖板,654-第三球形凸起,655-第四球形凸起,656-支板,657-除雾缓冲槽,658-第二加强筋,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壳体(1),脱硫塔壳体(1)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流板(10)、喷淋层(3)、平板式除雾器(5),所述喷淋层(3)等间距设置有三层;/n所述旋流板(10)包括外圆框(101)和内圆框(102)和叶片(103),所述叶片(103)以内圆框(102)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度设置多个,所述内圆框(102)的上下两端密封设置,所述叶片(103)的两端固定在外圆框(101)和内圆框(102)上,所述叶片(103)倾斜设置,所述叶片(103)的倾斜角度为15~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壳体(1),脱硫塔壳体(1)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流板(10)、喷淋层(3)、平板式除雾器(5),所述喷淋层(3)等间距设置有三层;
所述旋流板(10)包括外圆框(101)和内圆框(102)和叶片(103),所述叶片(103)以内圆框(102)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度设置多个,所述内圆框(102)的上下两端密封设置,所述叶片(103)的两端固定在外圆框(101)和内圆框(102)上,所述叶片(103)倾斜设置,所述叶片(103)的倾斜角度为1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
喷淋层(3)包括一根主管,所述主管包括第一主管(31)和第二主管(32),所述第一主管(31)通过变径主管(33)连通第二主管(32);
所述主管上垂直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包括第一支管(34),所述第一支管(34)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支管变径管(341)连接第一副支管(35),第一副支管(35)连接有喷淋层喷头(30),所述第一支管(34)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连接主管的第二支管(36)、第三支管(38),所述第二支管(36)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支管变径管(361)连接第二副支管(37),第二副支管(37)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30);
所述第三支管(38)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30);
所述第一支管(34)、第二支管(36)、第三支管(38)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支管(34)上设置有两根第四支管(39),所述第四支管(39)垂直于第一支管(34)设置,两根第四支管(39)对称设置在第一支管(34)的中线两侧;所述第四支管(39)的两端均连接有喷淋层喷头(30),两根第四支管(39)上的喷淋层喷头(30)形成小圆形喷射面(302);
所述第一支管(34)的长度>第二支管(36)的长度>第三支管(38)的长度,位于第一支管(34)、第二支管(36)、第三支管(38)上的喷头形成大圆形喷射面(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第一主管(31)的管径>第二主管(32)的管径>第一支管(34)的管径>第二支管(36)的直径>第三支管(3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第一副支管(35)的管径=第二副支管(37)的管径=第三支管(38)的管径=第四支管(39)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覆盖脱硫除尘用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喷头(30)选用涡流碳化硅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穹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