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51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内设置有导液通道和导气通道,导尿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和充气球囊,导尿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与充气球囊相通,所述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通过导液通道与导尿孔相通,所述导尿管体的中部密封套设有接尿漏斗,所述接尿漏斗的内壁面自其表面向接尿漏斗中心依次粘附有防漏底层、拒水无纺布层、吸收芯体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和灭菌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起到吸收尿液、消毒灭菌的作用,避免尿液泄漏给病人带来的细菌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尿常规是检查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生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病重的男性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其尿液的排泄多采用导尿装置。临床在使用气囊导尿管的过程中发现,尿道口漏尿的现象较为常见,以往漏尿的处理多从原因入手,但老年病人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前列腺增生、膀胱结构或容量改变等各种原因导致尿道口漏尿现象仍时常发生,漏尿后常常造成病人皮肤的浸渍以及衣裤、床单的污染,既增加病人感染和压疮发生的机会,加大了病人的痛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内设置有导液通道和导气通道,导尿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和充气球囊,导尿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与充气球囊相通,所述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通过导液通道与导尿孔相通,所述导尿管体的中部密封套设有接尿漏斗,所述接尿漏斗的内壁面自其表面向接尿漏斗中心依次粘附有防漏底层、拒水无纺布层、吸收芯体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和灭菌涂层。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体的中部外壁表面设置有环状密封凸起,所述接尿漏斗的内壁设置有与环状密封凸起匹配的密封槽。进一步地,所述接尿漏斗由两块对合连接的漏斗单元拼装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排尿口连接有接尿容器,所述接尿容器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可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导尿管体的外壁上套设接尿漏斗,使阴茎容置于接尿漏斗内,通过接尿漏斗内壁设置的防漏底层、拒水无纺布层、吸收芯体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和灭菌涂层,可以起到吸收尿液、消毒灭菌的作用,避免尿液泄漏给病人带来的细菌滋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去掉接尿漏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接尿漏斗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是接尿漏斗的剖面图。图标:1-导尿管体,101-导液通道,102-导气通道,2-导尿孔,3-充气球囊,4-进气口,5-清洗液进口,6-排尿口,7-加压气囊,8-接尿容器,9-连接管,10-连接头,11-流量阀,12-环状密封凸起,13-接尿漏斗,1301-防漏底层,1302-拒水无纺布层,1303-吸收芯体层,1304-导流层,1305-亲水无纺布层,1306-灭菌涂层,1307-接尿单元,1308-导柱,1309-导柱孔,14-密封槽,15-干燥剂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体1,所述导尿管体1内设置有导液通道101和导气通道102,导尿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2和充气球囊3,导尿管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4、清洗液进口5和排尿口6,所述进气口4通过导气通道102与充气球囊3相通,所述清洗液进口5和排尿口6通过导液通道101与导尿孔2相通,所说进气口4处连接有加压气囊7,通过加压气囊7可以对充气球囊3充气,使得导尿装置固定在膀胱内,所述清洗液进口5可外接盛装冲洗液的容器,通过清洗液进口5可对膀胱进行冲洗,所述排尿口6处一体成型有接尿容器8,接尿容器8可以是接尿袋或接尿瓶等容器,所述接尿容器8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上一体成型有有可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头10,在所述连接管9上还安装有流量阀11,当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以将针管插入连接头10抽取接尿容器8内的尿液进行抽检。所述导尿管体1的中部外壁上可移动的套设有环状密封凸起12,导尿管体1的中部外壁上套设有接尿漏斗13,所述接尿漏斗1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环状密封凸起12相匹配的密封槽14,所述环状密封凸起12安装于所述密封槽14内使得接尿漏洞13与导尿管体1密封相连。所述接尿漏斗13的内壁面自其表面向接尿漏斗13中心依次粘附有防漏底层1301、拒水无纺布层1302、吸收芯体层1303、导流层1304、亲水无纺布层1305和灭菌涂层1306,其中,所述防漏底层1301采用硅胶制成,所述吸收芯体层1303采用海绵体制成,在海绵体内填充有干燥剂包15,能够较好的吸收尿液,所述导流层1304采用SAF超吸水纤维和活性炭纤维制成,通过活性炭纤维能较好的吸收异味,所述灭菌涂层1306为涂覆于亲水无纺布层1305表面的纳米银灭菌层。为了便于更换接尿漏斗13内的层状料体,所述接尿漏斗13采用两个半圆锥台状的接尿单元1307构成,两个接尿单元1307通过导柱1308与导柱孔插接的方式对合连接,其中导柱1308为硅胶材料,其外径略大于导柱孔1309的内径,以便于插接牢固,同时也可以额外增加绑带将两个接尿单元1307绑牢。本技术使用时,将导尿管体1的导尿孔一端插入膀胱后,调节环状密封凸起12,使其与接尿漏斗13形成密封连接,且连接完成后阴茎的尿道口能够容置于接尿漏斗13内,由此可知,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尿装置能够将尿道口泄漏的尿液通过接尿漏斗13内壁设置的防漏底层1301、拒水无纺布层1302、吸收芯体层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内设置有导液通道和导气通道,导尿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和充气球囊,导尿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与充气球囊相通,所述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通过导液通道与导尿孔相通,所述导尿管体的中部密封套设有接尿漏斗,所述接尿漏斗的内壁面自其表面向接尿漏斗中心依次粘附有防漏底层、拒水无纺布层、吸收芯体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和灭菌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内设置有导液通道和导气通道,导尿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和充气球囊,导尿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与充气球囊相通,所述清洗液进口和排尿口通过导液通道与导尿孔相通,所述导尿管体的中部密封套设有接尿漏斗,所述接尿漏斗的内壁面自其表面向接尿漏斗中心依次粘附有防漏底层、拒水无纺布层、吸收芯体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和灭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马双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