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储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4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包括:侧框架、连接臂和搁板。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展开状态时,可满足用户的储物需要,在运输或闲置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的侧框架、连接臂和搁板联动地完成折叠过程,折叠状态下的所述可折叠储物架,所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摆放、运输,另外,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无需拆装零部件,有利于防止零部件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储物架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折叠储物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储物架一般包括两个侧框架和多块与侧框架间隔地水平连接的层板,但由于这种传统的储物架是以焊接不可拆和拆装形式为主。对于制造商来说,有着焊接工序繁琐和运送空间大而成本增加的问题,而拆装形式让使用者而言,安装这种储物架成为了麻烦,甚至有零部件丢失风险而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储物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包括:侧框架、连接臂和搁板。侧框架,包括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所述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后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连接臂,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第二连接臂一端分别铰接滑轴;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交连接;所述滑轴嵌在所述导向槽中,并沿所述导向槽滑动,当所述滑轴滑动到所述导向槽两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与所述第二侧框架分别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左、右侧;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与所述第二侧框架相互靠拢;搁板,包括左搁板和右搁板,所述左搁板的一端与所述右搁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铰接,所述右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搁板和所述右搁板均位于水平位置;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搁板和所述右搁板转动至相互靠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上部;当所述滑轴滑动到所述导向槽下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滑轴滑动到所述导向槽上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所述搁板为若干个,并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并与所述搁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第一锁紧装置或第二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连接臂;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锁片和调节件;所述第一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调节件一端、所述第一锁片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臂上;锁紧时,所述第一锁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另一端卡合连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锁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另一端的所述卡合连接的松紧;所述第二锁紧装置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二限位杆和第二锁片;所述第二锁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二限位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臂上;锁紧时,所述第二锁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另一端卡合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上端;所述顶板一侧与所述侧框架一侧铰接或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并且所述顶板可上下翻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支撑杆和悬挂装置;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悬挂装置连接在所述侧框架一侧;所述支撑杆一端卡接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卡接在所述侧框架一侧上,用于支撑所述顶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凹槽和挂杆;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顶板一侧;所述挂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架一侧上,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卡扣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为若干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的下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导向杆下端,用于支撑所述搁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第三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锁紧所述侧框架;所述第三锁紧装置包括第三锁片和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三锁片一端和第三限位杆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上,锁紧时,所述第三锁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杆另一端卡合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储物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展开状态时,可满足用户的储物需要,在运输或闲置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的侧框架、连接臂和搁板联动地完成折叠过程,折叠状态下的所述可折叠储物架,所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摆放、运输,另外,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无需拆装零部件,有利于防止零部件丢失。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框架与连接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相关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框架(100),包括第一侧框架(110)和第二侧框架(120);所述第一侧框架(110)、所述第二侧框架(120)后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130);所述导向槽(130)为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n连接臂(200),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一连接臂(210)、第二连接臂(220);所述第一连接臂(210)一端、第二连接臂(220)一端分别铰接滑轴(230);所述第一连接臂(2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20)相交连接;所述滑轴(230)嵌在所述导向槽(130)中,并沿所述导向槽(130)滑动,当所述滑轴(230)滑动到所述导向槽(130)两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连接臂(2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0)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110)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分别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左、右侧;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110)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相互靠拢;/n搁板(300),包括左搁板(310)和右搁板(320),所述左搁板(310)的一端与所述右搁板(320)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搁板(31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0)铰接,所述右搁板(3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搁板(310)和所述右搁板(320)均位于水平位置;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搁板(310)和所述右搁板(320)转动至相互靠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框架(100),包括第一侧框架(110)和第二侧框架(120);所述第一侧框架(110)、所述第二侧框架(120)后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130);所述导向槽(130)为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
连接臂(200),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一连接臂(210)、第二连接臂(220);所述第一连接臂(210)一端、第二连接臂(220)一端分别铰接滑轴(230);所述第一连接臂(2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20)相交连接;所述滑轴(230)嵌在所述导向槽(130)中,并沿所述导向槽(130)滑动,当所述滑轴(230)滑动到所述导向槽(130)两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连接臂(2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0)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110)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分别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左、右侧;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框架(110)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相互靠拢;
搁板(300),包括左搁板(310)和右搁板(320),所述左搁板(310)的一端与所述右搁板(320)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搁板(31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0)铰接,所述右搁板(3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0)铰接;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搁板(310)和所述右搁板(320)均位于水平位置;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搁板(310)和所述右搁板(320)转动至相互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110)、所述第二侧框架(120)上部;
当所述滑轴(230)滑动到所述导向槽(130)下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滑轴(230)滑动到所述导向槽(130)上端时,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300)为若干个,并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可折叠储物架还包括:导向杆(400);
所述导向杆(400)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并与所述搁板(3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储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装置(510)或第二锁紧装置(520),用于在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处于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连接臂(200);
所述第一锁紧装置(510)位于所述可折叠储物架后侧,包括第一限位杆(511)、第一锁片(512)和调节件(513);所述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威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