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二胺、二聚酸和内酰胺的共聚酰胺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00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9
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其中所述共聚酰胺通过使以下组分聚合而制备:(A)15重量%至84重量%的至少一种内酰胺,(B)16重量%至85重量%的单体混合物(M),其包含以下组分:(B1)至少一种C

Laminated multilayer polymer films containing copolyamides of diamine, dimer acid and lact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二胺、二聚酸和内酰胺的共聚酰胺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压多层聚合物膜(P),其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其中所述共聚酰胺通过使至少一种内酰胺(A)和单体混合物(M)聚合而制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所述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的方法,以及涉及所述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作为包装膜或可蒸煮的包装膜的用途。聚酰胺具有特别的工业意义,这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更具体而言,它们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耐磨性。它们用于例如制备钓鱼线、攀爬绳和地毯背衬。此外,聚酰胺用于制备包装膜和包装套管。作为包装膜和包装套管的用途以及其制备方法的综述记载于例如EncyclopediaofPolymerScienceandEngineering第2版,第7卷,第73-127页,第10卷,第684-695页(JohnWiley&Sons,Inc.,1987)。然而,该文中记载的聚酰胺膜非常硬并具有低抗撕裂扩展性和高密度。因此,对于包装膜和包装套管,常常使用兼具不同聚酰胺的有利特性的共聚酰胺。现有技术公开了各种共聚酰胺。EP0352562记载了由共聚酰胺构成的膜,其中共聚酰胺由ε-己内酰胺以及优选1至10重量份的二聚酸和二胺制备。然后共聚酰胺可用于制备平膜或吹塑膜。它们同样适用于制备复合膜。EP0352562中记载的共聚酰胺膜的缺点在于它们具有相对低的抗撕裂扩展性、高弹性模量和低戳穿强度。DE2846596记载了由己内酰胺、脂肪酸二聚体和六亚甲基二胺形成的共聚酰胺制成的成型体。然而,所记载的热塑性塑料不能挤出成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其具有改善的撕裂强度、改善的戳穿特性以及增加的柔韧性。该目的通过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实现,所述共聚酰胺通过使以下组分聚合而制备:(A)15重量%至84重量%的至少一种内酰胺,(B)16重量%至85重量%的单体混合物(M),其包含以下组分:(B1)至少一种C32-C40二聚酸,和(B2)至少一种C4-C12二胺,其中组分(A)和(B)的重量百分比各自基于组分(A)和(B)的重量百分比的总和计,并且其中所述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包含至少一个其他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层选自(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其他聚合物(FP):聚烯烃、聚(乙烯-乙烯醇)、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氯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以及(ii)铝金属和/或锡金属。下文中将本专利技术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也称为“层压膜(P)”。出人意料地发现,层压膜(P)在挤出方向和与其成直角的方向上均具有高的抗撕裂扩展性。当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膜(P)用作包装膜时,这是特别有利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膜(P)具有高的低温韧性。还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膜(P)的刚性小于现有技术中所记载的包含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的聚合物膜。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膜(P)在干燥状态下还具有低弹性模量和高抗戳穿性。当层压膜(P)用作包装膜时,高抗戳穿同样特别重要。在下文中详细阐明本专利技术。层压膜(P)根据本专利技术,层压膜(P)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至少一种共聚酰胺”应理解为意指正好一种共聚酰胺或者两种或更多种共聚酰胺的混合物。层压膜(P)的厚度例如为0.1μm至1mm,优选厚度为5至500μm,尤其优选20至200μm。除了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之外,层压膜(P)还可包含至少一个其他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层选自(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其他聚合物(FP):聚烯烃、聚(乙烯-乙烯醇)、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聚酯和离聚物,以及(ii)铝金属和/或锡金属。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意指正好一种其他聚合物(FP)或两种或更多种其他聚合物(FP)的混合物。适合作为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的聚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聚合物。显然,所述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不同于所述至少一种共聚酰胺。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选自聚烯烃、聚(乙基-乙烯醇)、聚(乙基-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聚酯和离聚物。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选自聚烯烃、聚(乙烯-乙烯醇)、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偏二氯乙烯。最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FP)选自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聚烯烃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优选的聚烯烃为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丙烯与乙烯和/或C4-C8-α-烯烃的等规或间规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下文中皆称为“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乙烯和至少一种C4-C8-α-烯烃的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特征是具有短侧链的长聚合物链。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侧链的长度通常比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中的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熔点优选为110℃至130℃;其密度为0.91至0.93g/cm3。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为乙烯和至少一种C4-C8-α-烯烃的共聚物。其熔点通常为110℃至130℃,密度为0.86至<0.91g/cm3。VLDPE中C4-C8-α-烯烃的比例通常高于LLDPE。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C4-C8-α-烯烃”应理解为意指具有4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的、优选直链的烯属烃,其在α位不饱和,即在α位具有C-C双键。其实例为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优选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优选的聚(乙烯-乙酸乙烯酯)为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例如,其使用82重量%至99.9重量%的乙烯和0.1重量%至18重量%的乙酸乙烯酯制备,优选使用88重量%至99.9重量%的乙烯和0.1重量%至12重量%的乙酸乙烯酯制备。优选的聚(乙烯-乙烯醇)可通过上述聚(乙烯-乙酸乙烯酯)的完全或部分水解而获得。例如,聚(乙烯-乙烯醇)包含50至75摩尔%的乙烯和25至50摩尔%的乙烯醇,基于聚(乙烯-乙烯醇)的总摩尔量计。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层可包含(ii)铝金属和/或锡金属,优选铝金属。在一个优选方式中,铝金属存在于所述其他层中。通常,铝金属和/或锡金属为箔或片的形状。在另一个优选方式中,包含铝金属和/或锡金属的其他层作为一个或多个内层位于层压膜(P)。优选的层压膜(P)如下: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聚烯烃的外层和至少一个包含铝金属和/或锡金属的层的层压膜(P)。包含以下层的层压膜(P):一个主要由聚丙烯作为聚烯烃组成的外层,相邻的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共聚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其中所述共聚酰胺通过使以下组分聚合而制备:/n(A)15重量%至84重量%的至少一种内酰胺,/n(B)16重量%至85重量%的单体混合物(M),其包含以下组分:/n(B1)至少一种C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3 US 62/642,2691.一种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包含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层,其中所述共聚酰胺通过使以下组分聚合而制备:
(A)15重量%至84重量%的至少一种内酰胺,
(B)16重量%至85重量%的单体混合物(M),其包含以下组分:
(B1)至少一种C32-C40二聚酸,和
(B2)至少一种C4-C12二胺,
其中组分(A)和(B)的重量百分比各自基于组分(A)和(B)的重量百分比的总和计,并且其中所述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包含至少一个其他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层选自(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其他聚合物(FP):聚烯烃、聚(乙烯-乙烯醇)、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聚酯和离聚物,以及(ii)铝金属和/或锡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组分(A)选自3-氨基丙内酰胺、4-氨基丁内酰胺、5-氨基戊内酰胺、6-氨基己内酰胺、7-氨基庚内酰胺、8-氨基辛内酰胺、9-氨基壬内酰胺、10-氨基癸内酰胺、11-氨基十一烷内酰胺和12-氨基十二烷内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组分(B)包含45至55摩尔%的组分(B1)和45至55摩尔%的组分(B2),各自基于组分(B)的总摩尔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组分(B2)选自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和十二亚甲基二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组分(B1)由选自不饱和C16脂肪酸、不饱和C18脂肪酸和不饱和C20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开始进行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共聚酰胺的粘度值(VN(C))为150至300mL/g,以所述至少一种共聚酰胺于重量比为1:1的苯酚/邻二氯苯混合物中的0.5重量%溶液测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共聚酰胺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C)),其中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TG(C))为20℃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多层含聚合物膜(P),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共聚酰胺具有熔融温度(TM(C)),其中所述熔融温度(TM(C))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S·努恩J·科斯塔P·S·盖尔M·D·道尔R·米恩克维兹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