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6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根据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同步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数据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传统的RFID无线音频传输方案一般采用单信道信道传输,其传输带宽有限。同时由于空间难以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其他射频信号,该该传输信道产生干扰,使得该传输信道无法保持干净,即不能实现干净信道的数据传输。同时在传统方案中,其存在传输距离短,丢包率高,导致传输过程可能会断断续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所述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优选地,所述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包括:扫描所述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已有信号强度;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其中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越大,所述可用等级越低。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包括: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的大小顺序对所述RFID可用信道进行排序,并按照所述排序对应设置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或根据所述RFID数据的传输要求获取其对应的预设干扰信号的强度范围,并根据所述强度范围设置对应的可用等级排序;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与所述强度范围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包括:根据所述可用等级选取所述可用等级最高的两个RFID可用信道分别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或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可用等级对应的任意两个RFID可用信道分别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优选地,所述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包括:通过定时设置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优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所述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包括:A1、将所述RFID数据以数据帧为单位进行拆分;A2、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中任一信道传输一个或多个数据帧;A3、在所述任一信道传输完毕后切换至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中另一信道再次传输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A4、在所述另一信道传输完毕后切换至所述任一信道传输相邻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并执行所述步骤A3。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RFID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信道扫描单元,用于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对应的所有的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信道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同步单元,用于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RFID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所述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优选地,所述同步单元包括定时单元,用于通过定时设置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以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数据传输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RFID数据传输装置逻辑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包括:S1、扫描网络中RFID数据传输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即在建立RFID数据传输之前,通过信道扫描获取与RFID数据对应的传输信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支持该RFID数据传输协议的信道即RFID可用信道。同时,在扫描过程中或扫描结束后根据扫描结果建立所有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即,对扫描到的RFID可用信道进行评价,以确认该可用信道能够用来传输RFID数据的可能性,按照使用的可能性进行可用等级排序,其可能性越高,可用等级越高;其可能性越低,可用等级越低,在实际使用中按照该排序进行实际使用信道的选择。该网络可以理解为2.4GMz的带宽网络。S2、根据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同步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根据上面获取的可用等级排序,从其中选择两个满足条件的信道即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对该两个信道进行信道同步。在后面将基于同步后的两个信道进行RFID数据的传输。S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对RFID数据进行拆分分析,该RFID数据可以为原始数据,也可以为经过压缩算法处理后的数据。在对RFID数据拆分后,按照预设的规则即第二预设规则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传输,即处理后的RFID数据得到一个个小数据块,该小的数据块其可以通过其中一个信道例如第一信道传输,并在第一信道传输完整后通过另一信道如第二信号传输再次传输该数据块,再回到上一个信道即第一信道传输传输下一个数据块,依次形成两个信道对拆分后的一个个小的数据块的重复传输,其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跳频处理过程与跳频处理相似的处理过程。通过选取最优的两个传输信道进行通信数据的交替重复传输,其提高了通信质量,提高了数据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可选的,如图2所示,在步骤S1中,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包括:S11、扫描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RFID可用信道的已有信号强度;其在扫描RFID可用信道过程中,获取RFID可用信道的已有信号强度,即通过该已有信号强度判断该RFID可用信道是否已经被占用或者其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大。当该RFID可用信道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传输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n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n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所述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网络中与RFID数据传输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
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并同步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拆分所述RFID数据,并将拆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网络与RFID数据传输对应的所有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包括:
扫描所述RFID可用信道以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已有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其中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越大,所述可用等级越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的大小顺序对所述RFID可用信道进行排序,并按照所述排序对应设置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或
根据所述RFID数据的传输要求获取其对应的预设干扰信号的强度范围,并根据所述强度范围设置对应的可用等级排序;
根据所述已有信号强度与所述强度范围获取所述RFID可用信道的可用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等级获取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包括:
根据所述可用等级选取所述可用等级最高的两个RFID可用信道分别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或
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可用等级对应的任意两个RFID可用信道分别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所述第一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