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包括,安装壳体,所述的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接线柱,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下支板、线圈,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所述的线圈处于上支板、下支板之间,转动转盘,转盘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一转动,转盘转动180°时,容置壳体转动180°,当容置壳体翻转180°的过程中,接触器切换至常闭状态,当接线螺丝的底部接有导线时,接线板沿着导柱上移,限位板处于齿轮二的齿块之间,从而对齿轮二进行限位,避免齿轮二转动,从而避免容置壳体转动,从而保证接触器常开状态、常闭状态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单个接触器分为常闭与常开两种,接触器工作时,只能采用一种方式,接触器的使用较为单一,为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常闭与常开进行切换的接触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接触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包括:安装壳体,所述的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接线柱,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下支板、线圈,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所述的线圈处于上支板、下支板之间,所述的上支板上设置有支撑板、导杆、连接板、支撑柱、压板,所述的支撑板设置于上支板上,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导杆竖直设置于支撑板的一侧,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连接板套设于两导杆上,导杆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上支板相抵、另一端与连接板相抵,所述的支撑柱竖直连接于连接板的端部,所述的压板水平连接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为衔铁,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连通组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通组件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容置壳体、动触板、触块一、触块二、导柱、限位板、抵触板、导向壳体、推板,所述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水平连接于安装壳体内,容置壳体连接于连接杆一、连接杆二之间,容置壳体为两侧开口的长方体壳体,容置壳体内竖直设置有引导杆,动触板套设于引导杆上,引导杆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三,动触板套设于引导杆上,动触板处于弹簧二与弹簧三之间,触块一、触块二设置于容置壳体内,触块一处于触块二的一侧,触块一、触块二的端部与导线连接,动触板处于触块一、触块二的上方,动触板处于压板的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转盘、齿轮一、齿轮二,安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避让槽,转盘活动安装于避让槽内,所述的齿轮一固定套设于连接杆一上,齿轮二固定套设于连接杆二上,转盘的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齿块,齿轮一与转盘的齿块啮合,所述的调节组件还包括抵触板、导向壳体、推板,动触板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的抵触板插接于动触板的插接槽内,插接槽内设置有弹簧四,弹簧四的一端与插接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动触板连接,所述的导向壳体设置于安装壳体的内壁上,导向壳体靠近容置壳体,导向壳体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壳体,推板匹配插接于导向壳体内,导向壳体内设置有弹簧五,弹簧五的一端与导向壳体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推板的底部相连。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抵触板的端部呈弧形斜面,推板的上端面也呈弧形斜面,所述的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凸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壳体内竖直设置有导柱,导柱处于齿轮二的一侧,导柱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导柱上套设有接线板,接线板上设置有接线螺丝,接线螺丝穿过接线板,接线板的板面上竖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处于齿轮二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转动转盘,转盘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一转动,转盘转动180°时,容置壳体转动180°,当容置壳体翻转180°的过程中,接触器切换至常闭状态,当接线螺丝的底部接有导线时,接线板沿着导柱上移,限位板处于齿轮二的齿块之间,从而对齿轮二进行限位,避免齿轮二转动,从而避免容置壳体转动,从而保证接触器常开状态、常闭状态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组件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组件、连通组件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组件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板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板安装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0、安装壳体;110、接线座;111、支撑板;112、导杆;113、连接板;114、支撑柱;115、压板;116、导向凸块;120、上支板;130、下支板;140、线圈;20、切换机构;210、调节组件;211、转盘;212、连接杆一;213、齿轮一;214、连接杆二;215、齿轮二;220、连通组件;221、容置壳体;222、动触板;223、触块一;224、触块二;225、导柱;226、限位板;227、抵触板;228、导向壳体;229、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8所示,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包括:安装壳体10,所述的安装壳体10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10上设置有接线座110,接线座110上设置有接线柱,安装壳体10内设置有上支板120、下支板130、线圈140,上支板120、下支板130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10内,上支板120处于下支板130的上方,所述的线圈140处于上支板120、下支板130之间,所述的上支板120上设置有支撑板111、导杆112、连接板113、支撑柱114、压板115,所述的支撑板111设置于上支板120上,支撑板111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导杆112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安装壳体,所述的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接线柱,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下支板、线圈,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所述的线圈处于上支板、下支板之间,所述的上支板上设置有支撑板、导杆、连接板、支撑柱、压板,所述的支撑板设置于上支板上,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导杆竖直设置于支撑板的一侧,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连接板套设于两导杆上,导杆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上支板相抵、另一端与连接板相抵,所述的支撑柱竖直连接于连接板的端部,所述的压板水平连接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为衔铁,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连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壳体,所述的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接线柱,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下支板、线圈,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所述的线圈处于上支板、下支板之间,所述的上支板上设置有支撑板、导杆、连接板、支撑柱、压板,所述的支撑板设置于上支板上,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导杆竖直设置于支撑板的一侧,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连接板套设于两导杆上,导杆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上支板相抵、另一端与连接板相抵,所述的支撑柱竖直连接于连接板的端部,所述的压板水平连接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为衔铁,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连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组件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容置壳体、动触板、触块一、触块二、导柱、限位板、抵触板、导向壳体、推板,所述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水平连接于安装壳体内,容置壳体连接于连接杆一、连接杆二之间,容置壳体为两侧开口的长方体壳体,容置壳体内竖直设置有引导杆,动触板套设于引导杆上,引导杆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三,动触板套设于引导杆上,动触板处于弹簧二与弹簧三之间,触块一、触块二设置于容置壳体内,触块一处于触块二的一侧,触块一、触块二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思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